文 | 娛析
編輯 | 娛析
魏積安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出了11年的時間,他為人們帶來了許多印象深刻的作品。
生活中,他也是一個十分孝順的孩子和稱職的丈夫,他為了母親拒絕上春晚,和妻子結婚後一直都沒傳出過绯聞,還會不計後果的幫助老鄉。
那麼,一直活躍在舞台上的魏積安為什麼會突然銷聲匿迹?如今他過的怎麼樣?
●○為母親拒上春晚○●
2006年底,魏積安正在北京等待春晚的彩排,他每次外出工作的時候都會給母親打電話報平安。
但這次他給母親打電話,對面始終都沒有接通,這讓他腦海中瞬間就産生了不好的預感,立刻打電話給姐姐詢問情況。
面對他的詢問,姐姐總是支支吾吾的說不清楚,在他不斷的詢問下,才得知母親生了一場大病,正在醫院進行治療。
這樣的情況是魏積安一直都不知道的,母親害怕耽誤他的工作,專門囑咐孩子們不要告訴他。
他了解情況後,立刻回家帶着妻子一起趕回山東老家去醫院照顧母親,他到病房後看着躺在床上虛弱的母親,内心感到十分愧疚。
那段時間,母親完全吃不下任何東西,他就細心的把葡萄糖化開,一勺一勺喂給母親,同病房裡的人看見後,都說她真是好福氣,有個這麼孝順的兒子。
魏積安在醫院照顧了一段時間,母親的身體有所好轉,春晚那邊的彩排也開始緊張起來。
他本來想繼續留在醫院照顧母親,但母親害怕他耽誤春晚的彩排,就勸他回去,他為了不讓母親為自己擔心,隻好選擇了回北京。
魏積安到北京後,就開始專心準備春晚的彩排,但還沒過幾天,他就接到了家裡的電話,表示母親病情加重,很可能挺不過去了。
他得知情況後,立刻找導演說明情況,導演表示如果他現在選擇離開,就沒法上春晚,他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選擇了回家照顧母親。
面對他的情況,導演隻能尊重他的選擇,因為他心裡清楚,春晚年年都有,但母親隻有一個,自己不呢個錯過最後的時光。
遺憾的是母親在臘月二十九離開了他,大年三十晚上,他強忍着内心的痛苦,在台上為大家帶來了優秀的小品。
電視機前的妻子早就淚流滿面,因為她知道魏積安雖然表面上給人們送去了歡樂,但他内心在承受着失去母親的痛苦。
演出結束後,他立刻飛回老家,送母親最後一程。
魏積安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孝順,但他總覺得自己為父母做的這一切,完全比不上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那麼,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成名之路○●
1956年魏積安出生在山東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們一家人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靠種地,家裡一共有5個孩子,他是最小的一個。
魏積安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好好學習,賺到錢後回家孝順父母。
他從小不僅學習好,也十分喜歡表演,18歲的時候他成功考入了話劇團。
魏積安剛進入劇團的時候,一直出演的都是小角色,但他對待這些角色都十分認真,并沒有因為是小角色就敷衍了事。
他在話劇團表現十分優秀,正是因為這些磨練,他在新疆軍區的對外招生時,成功在第一批招生的隊伍中入選。
從這時起,他就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在軍隊中,他還是選擇去了文藝團,依舊是從最底層開始做起。
他始終都知道,隻要自己不斷的努力和進步,肯定有一天能夠成功。
魏積安在文藝團繼續演出着小角色,同時也能更好的磨練自己的演技,經過不斷地打磨,他的進步速度十分快。
他的努力也在慢慢的被人看見,他還在1981獲得了戲劇梅花獎,這是他的第一個榮譽,也讓他對之後的道路更加有信心。
終于部隊的領導看見了他的能力,決定将他推舉到更大的舞台,讓更多的人能看到他。
在領導的推薦下,他獲得了登上大舞台的機會,這是部隊裡所有人都羨慕的機會。
魏積安得知這個消息後,他感到十分榮幸,立刻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一場演出,中間的過程根本不敢出現任何馬虎。
終于在1991年,他帶着作品《鄉音》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沒想到這個節目帶來了很好的反響,台下的觀衆掌聲不斷。
尤其是他的一句:“我說,夥計啊。”帶着很濃的山東口音,這句話也成為了經典,他也成功的火遍全國。
從此之後,魏積安就成為了“電視舞台大戶”,和黃宏亮搭檔演出《擦皮鞋》,再次獲得了觀衆的喜愛。
之後他有和高秀敏一起表演的《柳暗花明》、和陳佩斯搭檔的《小偷》等都獲得了不少好評。
魏積安成名之後,他并沒有感到驕傲,但他在采訪中表示自己隻是個演員,給大家帶來快樂是他應該做到的。
除了演出小品之外,他還參與演出了很多電視劇,畢竟演員才是他最終要追求的目标。
《那麼多嬌》、《炊事班的故事》等電視劇中都有他的身影,他依舊對待每個角色都十分認真,也成功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他在成名後就一直在北京工作,他也第一時間把母親接到北京生活,但一直在村裡生活的母親并不适應城裡的生活。
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的母親就提議想回山東老家,他本想勸母親留下來,但又想到自己平常沒有時間陪她,隻好把母親送回了老家。
他每個月都會抽空回家看望母親,順便還會幫村裡的人解決一些事情,不管他們有什麼困難,他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而且魏積安還把自己在北京的家變成了父老鄉親的落腳點,隻要是老家的人來北京找他幫忙,他一定會讓人住到家裡。
除了這些之外,他對待自己的妻子也十分好……
●○婚後無绯聞○●
魏積安和妻子董貞瓊是在一次演出中認識的,當時他跟着劇團一起演出,遇到了還是舞蹈老師的董貞瓊。
他見到董貞瓊的第一眼就被深深的吸引,深思熟慮了一段時間後,他決定勇敢追愛,直接向董貞瓊表白。
但魏積安并沒有成功,董貞瓊當時雖然也被他深深的吸引,但她在北京工作,而魏積安則是跟着劇團在新疆。
兩人相隔實在是太遠,長時間的分居兩地,感情道路上充滿了變數。
但魏積安并不這麼認為,他就認準了董貞瓊是自己的另一半,不管要經曆什麼困難,他都要走到董貞瓊的身邊。
他為了讓董貞瓊看見自己的決心,直接承諾,自己一定會努力工作,盡快的去到她身邊,并且還囑咐一定要等自己。
從這之後,他就開始更加努力的工作,隻有讓自己出人頭地,才能盡快去到北京。
1983年,他終于等來了一個機會,雖然是調去南京,但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他立刻把這個喜悅分享給了董貞瓊。
魏積安的這份真誠,很快就打動了董貞瓊,她想都沒想就奔赴到了南京和他結婚。
兩人結婚後沒多久,就有了兒子魏川,但他當時的工作十分繁忙,董貞瓊就先帶着兒子回北京生活。
同時魏積安也在不斷的努力,争取早日能到北京和他們母子倆團聚。
終于兩年後,他成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直接一戰成名,他也終于到了北京和母子倆團聚。
雖然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但他每次回家身上都沒有任何明星架子,為人十分親和,在他的影響下,妻子和他一起盡力的幫助老鄉。
有時候他在外忙着演出,老鄉們到北京後,都是妻子在忙前忙後的照顧,有時候她也會抱怨幾句不滿,但他總是會耐心的勸說妻子。
直到有一次回老家,董貞瓊内心的不理解才終于消除,同時也十分支持丈夫這樣的行為。
有一年魏積安帶着一家人開車回老家探親,沒想到中途直接就下起了暴雨,回村的路十分不好走,他們的車直接就陷進了地裡。
他立刻下車查看情況,剛想打電話叫拖車,沒想到村民全都出來幫忙,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把車挪了出來。
有了這次經曆後,董貞瓊徹底改變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她也終于理解了丈夫的做法,因為魏積安永遠都沒有把自己的身架擡的很高。
正是因為他的這份真誠,讓他收獲了很多朋友,當他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伸出援手。
魏積安家庭美滿,事業也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但他卻選擇離開春晚的舞台……
●○後來的生活○●
魏積安在2012年和郭冬臨合作演出完《面試》後,就再也沒有上過春晚的舞台。
很多人都不願相信他離開春晚的這個事實,他最後一次演出小品是在2018年江蘇春晚的舞台上表演的《家風》。
時隔6年最後一次演出小品,魏積安的風采完全不減當年,這次的演出後他就告别了舞台,開始回歸家庭。
因為他忙于工作的這些年,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妻子忙活的,因此他知道自己一直都對妻子有虧欠。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妻子發高燒,而他要趕着去煙台演出,哪怕面對兒子的哀求,他還是選擇了工作。
但董貞瓊并沒有任何抱怨,頂着高燒堅持下床做飯,沒想到一個不注意,直接把手燙出來個大泡。
這件事在他心裡一直都是十分愧疚,所以他告别舞台後,就專門回家照顧妻子,所有的家務活全都交給了自己。
他之前也說過,沒有董貞瓊就沒有現在的他,所以他才會選擇回歸家庭,開始專心在家照顧老婆。
如今的他已經66歲,和其妻子相伴了39年,始終都沒有傳出過任何一個绯聞,他們的孩子也長大成人、事業有成,成為了他們的驕傲。
魏積安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他還是會上台進行一些演出,畢竟表演是他一直在堅持的一件事,他不會這樣輕易放棄。
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在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家庭上,雖然有時候家裡會招待一些老鄉,他和妻子很難有單獨相處的時間。
但他總是會趁着空閑的時候,主動呆在家裡陪妻子,家務也不會讓妻子插手,兩人恩愛的生活既平淡又幸福。
魏積安平時外出的時候,也總是能被人們認出,他從來不會刻意的回避人們的目光,大家也十分親切的叫他“夥計”。
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這些觀衆的支持,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他的那些小品也不會有人看,所以在他心中,人們永遠都是他的“夥計”。
魏積安從小身體中就有一股幹勁,他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該往那個方向去前進。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一步步的走向從成功,也完美的娶到了自己的初戀,他不僅工作順利,生活也十分美滿。
他雖然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當中,但是他能做到潔身自好,出道這麼多年完全沒有任何绯聞,不炒作、不驕縱,他始終把自己當做一位“夥計”,對待鄉親們始終如一。
同時他也知道自己身為男人的一個責任,身為丈夫他應該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身為演員,他會盡力演好每一部作品。
更為幸運的是,他有一位善解人意,一直陪伴他的妻子,為他排解了不少困難,相信他之後的生活也會一直幸福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