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2019年張工注冊給排水一模考試試卷開放下載啦!領取方式:關注本号 轉發此文,私信留言“一模試題”即可獲得下載地址!】
【《排水工程》第69講】
重要指數:★★★★
上一節主要講解第17章污泥處理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污泥處理的目的、污水廠污泥分類及其特性,詳見環保治理隻關注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同樣是一大重點,不容忽視。
本節主要講解污泥的産量與計量部分内容。對于污泥的産量,有兩種常用的方法,其一是估算法,其二是精确計算法。
對于估算法,《排水工程》上有相應的介紹,首先是P3每萬m3污水精處理後的污泥産生量一般為5~8t(按含水率80%計算);其次是P426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占處理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97%計算)。
對于精确計算法,分為以下6中情況:
01預處理工藝的污泥産量
預處理工藝的污泥産量,包括初沉池、水解池、AB法A段和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工藝等。
①不接收剩餘活性污泥時:
公式17-10
- △X1——預處理污泥産生量,kg/d;
- SSi、SSo——分别為進出水懸浮物濃度,kg/m3;
- Q——設計日平均污水流量,m3/d;
- a——系數,無量綱。初沉池a=0.8~1.0,排泥間隔較長時,取下限;AB法A段a=1.0~1.2,水解工藝a=0.5~0.8,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根據投藥量,a=1.5~2.0。
②初沉池不接收剩餘活性污泥,間歇排放:
公式17-16
- Q1——初沉池每日排泥量,m3/d;
- n——每日排泥次數,n=24/T,T為排泥周期;
- S——初沉池截面積,m2;
- hf,i——集泥池中初沉污泥排泥前泥位,m;
- ha,i——集泥池中初沉污泥排泥後泥位,m;
- Qi——初沉池排泥期間,集泥池(濃縮池)提升泵流量,m3/h;
- ti——初沉池排泥時間,h。
02帶預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法及其變形工藝剩餘污泥産生量
帶預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法及其變形工藝剩餘污泥産生量,按如下公式計算:
公式17-11
- △X2——剩餘活性污泥量,kg/d;
- f——MLVSS/MLSS之比值。對于生活污水,一般在0.5~0.75;
- Q——設計日平均污水流量,m3/d;
- Sr——有機物濃度講解量,Sr=Sa-Se,kg/m3。Sa、Se為曝氣池進水、出水有機物BOD濃度,kg/m3;
- V——曝氣池容積,m3;
- Xv——混合液揮發性污泥濃度,kg/m3;
- a——污泥産生率系數(kg揮發性懸浮固體/kgBOD),一般可取0.5~0.65;
- b——污泥自身氧化率,kg/d。一般可取0.05~0.1。
當剩餘活性污泥連續排放時,宜通過設置流量計方式進行計量,流量計設在剩餘污泥壓出管道上;生物膜法二沉池污泥間歇排出時,宜采用容積法計量。
03生物膜法二沉池污泥間歇排出
生物膜法二沉池污泥間歇排出時,宜采用容積法計量:
公式17-12
- △X3——剩餘活性污泥量,kg/d;
- Y——污泥産率系數,kgVSS/kgBOD5,20℃時為0.3~0.6;
- Q——設計日平均污水流量,m3/d;
- So——生物反應池内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 Se——生物反應池内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 Kd——衰減系數,d-1,一般可取0.05~0.1;
- V——生物反應池容積,m3;
- Xv——生物反應池内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平均濃度,kgMLVSS/m3;
- SSo——生物反應池内進水懸浮物濃度,kg/m3;
- SSe——生物反應池内出水懸浮物濃度,kg/m3。
剩餘活性污泥連續排放時,宜通過設置流量計方式進行計算,流量計設在剩餘污泥壓出管上。
公式17-17
- Vs——剩餘污泥排放量,m3;
- Qp——污泥提升泵流量,m3/h;
- t——排泥時間,h。
04帶有預處理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帶有預處理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計算,采用如下公式:
公式17-13
- △X1——預處理污泥産生量,kg/d;
- △X2——剩餘活性污泥量,kg/d;
05消化工藝處理後污泥量
消化工藝處理後污泥量計算采用如下公式:
公式17-14
- W2——消化後污泥質量,kg/d;
- W1——原污泥質量,kg/d;
- f1——原污泥中揮發性有機固體含量百分比;
- f2——消化污泥中揮發性有機固體含量百分比。
厭氧消化池進出泥量和沼氣産量需設置計量裝置或儀表:
- 消化池處理污泥量為初沉污泥和剩餘活性污泥之和;
- 出泥量需計量;
- 污泥消化池産生的沼氣計量裝置或儀表宜安裝在消化池出氣管道上,沼氣計量裝置應具有瞬時流量和累計流量讀取的功能;
06其他計量
其他計量規定有如下三條:
-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機械脫水輸送管線應設置計量泵;
- 污泥好氧堆肥廠應為進出廠污泥設置運行良好的計量設施,計量設施宜采用汽車衡;
-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總的排放出口,應記錄污泥輸出車次、重量、取樣測定含水率,并采用轉移聯單制度。
07本節總結
本節公式雖然比較多,但是實際上屬于再版教材新編内容,還從未考過,因此即便會考,也不會出題太深,建議大家把涉及到的這幾種污泥産生的條件重點勾畫,遇到此類型題目時,會照号入座即可。
本節内容就到此為止,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下方留言區留言交流!
————End————
2019年注冊給排水考試最全複習用資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這些資料,簡直就武裝到牙齒了!如何獲得上述資料?手機端閱讀本文,點擊文後第一張圖片即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