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阿裡巴巴和小米的銷售額

阿裡巴巴和小米的銷售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8 00:14:46

阿裡巴巴和小米的銷售額(從年融百億到京東)1

記者|楊松 編輯|江昱玢

2022年剛過去僅一個月時間,京東與小米兩大平台,幾乎在同一時間,關閉了旗下社交電商平台。

1月17日,小米旗下社交電商平台有品有魚發布公告稱,因業務調整,将于2022年3月17日10時終止運營;僅隔一天時間,京東的“東小店”以同樣理由告知用戶,其将于2月28日關閉。

無獨有偶,一個月前,由明星張庭林瑞陽夫婦創辦的“庭秘密”深陷傳銷危機,這個自稱注冊用戶超500萬的App,也是生活消費品社交電商平台。

更早時間,有着“社交電商第一股”雲集(YJ.US)發公告稱,連續30個工作日的收盤價低于1美元,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

巨頭争相逃離,明星加持的平台前途未蔔,行業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低迷。社交電商怎麼了?

阿裡巴巴和小米的銷售額(從年融百億到京東)2

在微信用戶高速增長期,社交電商也曾是資本重金布局的賽道。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該行業融資總額高達109.3億元。2019年,雲集成功赴美上市,有品有魚與東小店也在這一年成立。

曾在直銷公司出任高管,有着社交電商從業經驗的富餘告訴《21CBR》記者,若以拉人頭“分享賺錢”為目的來定義社交電商,早在雲集上市的2019年,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

偷師傳統直銷模式,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裂變出的社交電商,借助微商大V畫出一個個“喜提瑪莎拉蒂”大餅,迅速崛起。而在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等新模式擠壓之下,大餅夢破滅,其亡也忽焉。

以下為富餘自述,内容有删減。

01

平台——小米們不賺錢

小米旗下的有品有魚關閉并不意外,平台不賺錢。

我有位朋友給平台供貨,長時間賣不出幾件商品。從供應商考慮,交好幾萬押金,一個月隻賣幾件貨,肯定不願意再投入。

從大方向看,在雲集上市的2019年,小米與京東覺得模式已經成熟,同時入局。實際上,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從定義上看,直銷本質是跳過中間商,把産品直接帶給消費者,是以人脈為基礎的營銷;而社交電商,則是微信等社交平台發達之後,“直銷模式”逐漸轉移到線上,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向好友分享商品鍊接。

人脈累積,需要長周期培育。而以社群承載的社交電商,在資本與技術等因素推動下快速起量,也在短時間内消耗掉人脈。

阿裡巴巴和小米的銷售額(從年融百億到京東)3

某社交電商平台的招募海報

直銷模式,歸根到底是“搶人頭”——做微商也好,社群也罷,都需要一個大的IP。

社交電商火起來時,平台都在争奪有影響力的團隊,不惜花數百萬招攬大V團隊,快速推高平台業績。

很多大IP不用賣貨,帶着人脈在不同平台來回切換。社群大V快速拉一個幾百人的群,給群員上課,通過營銷話術收割部分交費會員。再拉一撥人,循環往複。

大V是掙錢了,沒有後續服務,會員被吃幹抹淨之後,無奈成為接盤者。

這種操作模式下,導緻社交電商平台運營成本過高,購買貨品與人流均需要支付大筆資金,小米們是不賺錢的。

而韭菜終有收割光的時候,平台支付大筆費用拉來的人,難形成持續購買力。

從消費零售領域的“人貨場”三大要素看,社交電商模式原有的基礎,在快速流失。

02

人——沒年輕人“接盤”

早期,直銷行業興起時,市場上商品種類偏匮乏,人們獲取信息渠道有限,通過強個人的人脈關系,投身其中者也有賺到錢的。口口相傳的造富“神話”烘托下,行業齒輪得以持續轉動。

到了社交電商時代,商業模式并沒有改變:商品還是原來那些品類,同樣是多層級分銷(注:超過三級通常被視為傳銷,為我國法律所禁止),一樣的現金激勵。對于年輕一代,模式沒什麼吸引力了。

過去直銷模式,不管是通過發傳單拉陌生人,還是拉親友入夥,通過線下各種活動,還能沉澱一定的熟人關系。

線下活動,行業稱之為“聚氣聚力”。

從事這一領域,外界某種程度上會戴着有色眼鏡,這一群體在經濟與精神上承受雙重壓力,需要通過參與線下活動與同類交流,一方面抱團取暖,并找到可仰望的榜樣作為堅持的動力。

從這個角度看,社交電商天然帶有O2O屬性,線下與線上結合,建立信任基礎。持續兩年的疫情,影響線下活動開展。

社交電商拓客模式,變成在社交網絡中粗暴拉群畫餅,掙錢難,新人參與動力不足。收到别人發的平台商品鍊接,最直觀的反應是,你要賺我的錢了。

實際上,在社交媒體上,無論是影響力大的KOL還是偏小的KOC,有更多賺錢的途徑,比如直播帶貨,為品牌方撰寫軟文等。這些方式遠比深陷“拉人頭”的社交電商,更簡單也更體面。

03

貨——商品暴利不再

社交電商的産品,多數為暴利的化妝品、保健品等,均是高毛利商品。

我們内部曾交流過,化妝品進貨價在1.5折-2折,才敢玩多層級銷售。

如此看來,号稱不做廣告、沒有經銷商的社交電商,流轉效率并不高效。當然,很多社交電商平台賣的是人頭費,而不是商品。

此前,市場商品并非極大豐富,業務員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搞定老闆,類如讓公司采購動辄上萬台空氣淨化器等。

現在,這樣的故事不可能再發生。

不管是京東平台,還是拼多多的直播間,産品價格一目了然,太多品牌可供選擇。這些商品在價格、售後等方面,吸引力遠高于“微信好友”強推的産品。

從聚焦“五環外”人群的拼多多,到近兩年興起的社區團購、直播電商,新的商業模式崛起,供需兩端的中間層級數大幅度減少。憑借流量優勢以及國内強大的供應鍊,平台将商品性價比玩到極緻。

比如,我老爸剛在拼多多上買了個多功能充電寶,不僅僅配齊了各種數據線,還有照明功能。類似這樣的産品,讓消費者認識到,以人脈強推的高價産品是在收智商稅。

上述衆多平台上,商品信息極度透明,高性價比商品觸手可及。消費者變得更為精明,任憑你口若懸河,也難說服别人。

所以,現在主打社交電商渠道的産品,多集中在養生保健領域,通過一套套話術吸引用戶。

04

場——人脈效應消退

社交電商銷售場域多在微信聊天框,或是通過線下面聊。本質是把長時間積累的人脈變現,完全依靠個人信任背書。

反觀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等新業态,則有多重信任背書。

以直播電商為例,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及平台主播共同構建的場域中,信任值遠比單人信譽要高。他們對品牌方的影響力更大,往往能拿到更有競争力的貨源。

事實上,很多嗅覺靈敏頭部社交電商大V,早将精力轉到直播電商領域。

像張庭、林瑞陽夫婦,在短視頻平台積累上千萬粉絲。不過,他們與一般帶貨主播仍有區别,内在模式還是社交電商那套——許以重金提成,誘導用戶到自建平台購買産品。

阿裡巴巴和小米的銷售額(從年融百億到京東)4

某TST代理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代理他們的産品很難盈利,大量囤貨、發展下線,存在傳銷嫌疑。

此外,正規的品牌方親自下場,加大力度收割社交平台上的私域流量。加上微信對于微商行為的打擊,拉人賣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一方面是社區團購、直播電商新模式沖擊,微商暴富神話不再,也難吸引新人加入;另一方面,遊走在灰色地帶、靠拉人頭收取會費的社交電商,在互聯網遭遇強監管的大背景下,風險也随之增大。

當這種模式淪為雞肋,小米、京東此時關閉旗下社交電商平台,也在意料之中。

(富餘為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