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是藍盈瑩正面回應她有野心的争議。
野心争議是怎麼來的?
導火索是上一期節目裡,藍盈瑩、黃齡、吳昕組成了三人團,為了讓節目更加豐富,隊長藍盈瑩提議加入樂器元素。
但玩樂器,隻有藍盈瑩和黃齡會,剩下的音樂小白吳昕該怎麼辦?
一旁的趙兆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對吳昕不太公平。
于是藍盈瑩又提議,說唱部分我們都不要了,都給吳昕,讓吳昕當主唱。
趙兆老師又指出,憑心而論,吳昕并不是主唱擔當。
老師們的意思很簡單,要玩就三個人一起玩,要麼就别玩。
其實到這裡,也就是大家互相交流想法碰撞的過程,成不成都無所謂。但藍盈瑩接下來的争取,卻顯得不那麼“科學”——
她讓吳昕十天速成貝斯,黃齡多幫幫就好了。
而黃齡的回複是啥?
“不可能。”
整個溝通過程藍盈瑩極度自信,同時認為自己能做到的事吳昕一定也能夠做好。
可黃齡都沒有底氣的事,吳昕就更不用說了。
最終,“女子樂隊”的想法被斃,而此時,一直沉默的吳昕突然埋頭哭了起來,她覺得自己拖累了大家。
觀衆的敏感點向來最容易被共情二字戳中,當晚,藍盈瑩和吳昕就都上了熱搜。
有人說藍盈瑩隻想突出自己,全然沒有顧及吳昕的感受。
也有人說,這是比賽,有好勝心不是很正常嗎?
從早期受盡好感的狼性學霸人設到如今兩極分化的評價,藍盈瑩的努力,錯付了嗎?
“不讨喜”的藍盈瑩
節目開播以來,藍盈瑩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努力的結果也是毋庸置疑的。
初評舞台,她在全開麥的情況下又彈又唱又跳,聲音好動作好眼神還精準地抓住機位。
結果是,她順利拿下第一名,大家眼中的初C位。
排練《得不到的愛情》,她反複死摳每一個細節鼓勵大家共同進步。
結果是,她帶着隊員們成功晉級。
第二次公演,她照樣毫不懈怠,在黃齡和吳昕都在休息的時候,她開挂了一樣讓老師給她摳動作。
用黃齡的話來說,藍盈瑩是拼命三郎,用吳昕的話來說則是,她像打了雞血一樣。
而藍盈瑩努力的目的很純粹——就是想“赢”,想通過“赢”,來證明自己。
《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藍盈瑩也一直是這樣努力奮進的狀态,微博上勤勤懇懇地打卡,閱讀、練琴、學雅思、健身,一個不落。
《演員的誕生》裡的一場哭戲,更是讓觀衆開始忘了“浣碧”記住了“藍盈瑩”,足見為擺脫角色刻闆印象,她在演技上也下了苦功。
藍盈瑩的“努力”人設算是立下來了。
要知道,普羅大衆對明星的記憶點,往往是人設标簽先入為主,隻要有一點細微之處不合拍,就有過于營造之嫌——
于是她勤奮分享出來的書單,因為“雞湯”,淪為了他人口中的“文化涵養不夠”。
于是她積極展現的尤克裡裡技藝,又因為“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變成了看客眼中的“賣弄”。
何況大部分觀衆都是唯成果論,講究成績匹配野心。
像《創造營2020》中喊出“是我站得不夠高嗎”的陳卓璇,總決賽通過一首《Bang Bang》飙高音力證實力在線,最後,以第四名的成績成團出道。
這時候再來看她前期的“璇言璇語”,是不是顯得挺合理的,是不是也不至于那麼觀感不佳了?
而無論是在戲路作品上,還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台上,藍盈瑩取得的成績,都還未出圈到比她的“有野心”更讓大家關注。
她的“争氣”,反倒成了一種吃力不讨好。
這一切,都把藍盈瑩推向“用力過猛”的風口浪尖。
不過,引起人設争議愛恨的,從來不是這個明星所做的事有多大争議,而是這件事,有沒有與呈現出來的人設産生違和。
藍盈瑩一直都是這樣努力的形象,可以說,哪怕有争議,藍盈瑩所做的事,跟她的努力都是對得上号的。
這也是為什麼,藍盈瑩個人再用力過猛,也扯不上人設翻車——
有的人對她的狼性喜歡不起來,有的人呢,就敬佩她這股勁。
這兩撥人沒吵起來,那是在吳昕出現之前。
“佛系”撞上“狼系”,
誰該乖乖聽話?
前面說了,藍盈瑩和吳昕的實力是有對比的。
而且和藍盈瑩的狼性不同,在大家印象裡,“佛系”才是吳昕的關鍵詞。而她的佛,又不是心外無物全然放下的那種——
她的佛,受制于她的實力和處境。
于是,當藍盈瑩表現出努力又勢在必得的樣子,吳昕感到的是壓力大于鼓勵。
再加上女明星之間的你來我往,都會被娛樂圈放大,一言一語,也都會被上價值。
這樣标簽一對立起來,藍盈瑩和吳昕的相處之道,才變成了以她們為代表的狼系人設和佛系人設之間的争持。
到這個時候,觀衆的代入感已經很強了,他們看到藍盈瑩,就像看到了學生時期班上的尖子生,那個當自己正在看綜藝打遊戲,她卻已經跑到圖書館埋頭苦讀的室友。
又或者,是那個自己喜歡996,卻要求别人和她一起加班的“讨厭”同事……
而他們,都極易讓人産生“競争焦慮”的情緒。
但也就像吳昕說的,鼓勵肯定是有的,本質上,這是一個團隊成員互相磨合的問題——
藍盈瑩在争取無果後,也放棄了玩樂器的想法;
吳昕在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時,也變得更加主動起來。
藍盈瑩的“争”,是有積極作用的。
那麼,讓藍盈瑩“敗好感”的真的是她的努力、她的野心,和她那一臉想赢的欲望嗎?
之前為了幫助隊員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藍盈瑩不吝惜地把她的秘密武器沙袋送給了大家。
但,這份“禮物”顯然不适合所有人。
像本就頸椎不好的鄭希怡,戴上沙袋就吃不消了,别看這隻是增加了身體負重,往嚴重了說,搞不好也容易出事。
可藍盈瑩是怎麼說的?
“再吐槽也沒用,該戴還是要戴。”
是不是跟前面她讓吳昕咬咬牙十天速成貝斯的“成功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一次,黃齡明明是一個非常強的Vocal擔當,她卻讓吳昕去當主唱,讓這兩個人都“難以發揮”,是不是又顯得不夠尊重隊友?
在藍盈瑩的概念裡,沒有量力而行的特殊,隻有全力以赴的常态,自己能行的事,别人一定也能行。
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拿自己的标準去衡量别人,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所以,藍盈瑩真正做不好的地方,是她不應該逾越界線,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替别人做選擇,以及,用自己定義的成功去向别人提出要求。
但,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們可以對藍盈瑩說——
“你的努力有錯!”
“你的野心太赤裸了吧?”
當我們在如此指責藍盈瑩的同時,我們自己,不也變成了那個“規訓”别人的藍盈瑩嗎?
規訓一個有野心和欲望女性,除了符合東亞社會中女性要聽話一點的故事性審美,它真的對女性友好嗎?
格鬥公主張偉麗在成為首位UFC格鬥冠軍之後,别人給她貼上“暴力女友”、“會家暴”的标簽,她卻始終熱愛、用拳頭說話,繼而說出,“八角籠裡沒有垃圾話”。
張曼玉在拿到柏林、戛納雙料影後之後,40幾歲玩起搖滾,别人說她唱得難聽,她卻說,請再給我20次機會……
哪一個能成為典範的女性,不是因為不服從規訓才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那麼我們,又怎麼能因為藍盈瑩個人努力,就說她不該用力過猛;又怎麼可以因為她想赢,就給她扣上精緻利己主義的帽子呢?
跳脫出人與人之間的底線問題,努力上進沒有錯,熱情蠻幹沒有錯,藍盈瑩不甘平凡的野望,其實,一點也都不可恥。
隻是,如果藍盈瑩可以更有同理心、更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一點,那會更好。
無疑,“正确”的價值觀還是更偏向藍盈瑩這種做派的,但嘲諷吳昕這類性格,其實也大可不必。
因為無論是對兩個人設中任意哪個的嘲諷,其實都是一種偏見。
要知道,不求輸赢的佛系,未必是你想要的标簽,而優勝劣汰,也未必會是你所喜歡的遊戲規則。
我們,都有着各自的活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