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肝為啥可以生吃

馬肝為啥可以生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3 11:18:15

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裡面寫了一個故事。

漢景帝時期,儒生轅固生,因為研究《詩經》,孝景帝時擔任博士。和另一位儒生黃生在景帝前争論。黃生說:“商湯、周武王不是秉承天命當了天子,是弑君奪位的。”轅固生說:“不對,夏桀、商纣暴虐淫亂,天下人心都歸向商湯、周武王,商湯、周武王順應天下人心而誅殺夏桀、商纣,夏、商纣的百姓不為他們所用而歸順商湯、周武王,商湯、周武王不得已而立為天子,不是秉承天命是什麼呢?”

黃生說:“帽子雖然破,戴在頭上;鞋子雖然新,一定穿在腳上。這是為什麼呢?是上下的制度名分。

如今夏桀、商纣雖然無道,但還是君主;商湯、周武王雖然聖明,但是臣下。君主有錯誤行為,臣下不能夠用正直的話匡正過失來尊奉天子,反而趁其過失而誅殺他們,替代他們南面稱王,不是弑君是什麼?”

轅固生說:“一定像你所說,那高祖代替秦朝登上天子的位置,不對嗎?”

于是景帝說:“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意思是,“吃肉不吃馬肝,不能算不知道味道;談論學問的人不談論商湯、周武王受命的事情,不能算是愚蠢。”于是就停罷。此後學者沒人敢講清是受命是弑君的問題。

這本來就是一個僞命題,封建社會,一個王朝的衰敗,必定有另一個王朝來代替,漢景帝作為一個聰明的裁判,很輕易的就化解了這個争論。由此可以看出,儒生也有迂腐的時候。

但是儒生保護文化的行為令人敬佩。

漢武帝時,有個儒生伏生,是濟南郡人原是秦博士。文帝時,想尋找能研究《尚書》的人,天下沒有,就聽說伏生能專研,想要召見他。當時伏生年齡已九十多歲,不能前往,于是就下诏令太常派掌故晁錯去向他學習。秦朝時焚書,伏生把它藏在牆壁裡。後來戰亂大興,人們四處流亡。漢朝平定天下,伏生尋找他的書,丢失了幾十篇,找到了二十九篇,就把這些在齊、魯一帶傳授。

秦朝末年,焚燒《詩》、《書》,坑埋儒生,六藝從此殘缺。陳涉自立為王,魯國的儒生們拿着孔家的禮器去歸附陳王。他們是借陳涉來發洩憤懑。

高祖皇帝誅殺了項籍,發動軍隊包圍魯國,魯國中的儒生還在講誦經書演習禮樂,如此鎮定自若,臨危不懼,令人仰慕。

《儒林列傳》是司馬遷為一批儒學大師作傳,介紹思想學說,讀過之後,我們基本的了解了儒學的興衰史。同時也懂得了,孔子不愧是一代至聖先師。

春秋戰國禮崩樂壞,孔子憂傷王道廢弛而邪道興起,于是論定編次《詩》、《書》,修訂興起禮樂。到了齊國聽《韶》樂,三個月都品嘗不出肉的味道。從衛國回到魯,然後使音樂端正,《雅》、《頌》各自得到了應有的位置。孔子是通曉《易經》的,魯國商瞿向孔子學習《易》,往後延續幾代都沒有中斷。

自從孔子去世後,他的70名弟子四散郊遊諸侯,成就大的人做了老師和卿相,成就小的人結交教育士大夫,也有的隐居不再出現。

叔孫通制定漢朝的禮儀; 董仲舒放下帷帳講誦《春秋》; 公孫弘“勸學修禮,崇化勵賢”,鼓勵學習修訂禮儀,崇尚教化,獎勵賢才;楊何因為對《易》通曉被征召;儒家學派從西漢初年漢武帝時期,逐漸的興起。

馬肝為啥可以生吃(吃馬不吃馬肝)1

馬肝為啥可以生吃(吃馬不吃馬肝)2

馬肝為啥可以生吃(吃馬不吃馬肝)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