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
并不是随年齡增加而不可避免的結果。
預防骨質疏松主要抓兩方面:
一方面是“開源”,
盡量讓“峰值骨量”最大化;
另一方面就是“節流”,
盡量減少骨量的丢失。
具體可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
一、攝入足夠營養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需要注意每日攝入足量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見下表)。最好從飲食中攝取,酌情加用補充劑。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克/公斤體重。攝入充足的鈣,對獲得理想骨峰值、減緩骨丢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都大有裨益。牛奶、大豆、堅果、深色蔬菜等都富含鈣,其中牛奶最為推薦。市面常見的純牛奶中的鈣含量約為100毫克/100毫升,因此每天堅持喝300毫升牛奶,再加上其他食物的補充,鈣攝入達标還是很容易的。
中國營養學會膳食鈣參考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膳食維生素 D 參考攝入量
二、多曬太陽
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體内維生素D的合成。一般建議上午11時~下午3時,盡可能多地暴露皮膚于陽光下曬15~30分鐘。當然,也要注意避開強光,以免皮膚被曬傷。
三、堅持科學運動
任何年齡段的人,預防骨質疏松都需要堅持科學運動。對于青少年、兒童,身體處于生長期,運動對骨量積累有很大幫助,盡量讓“峰值骨量”最大化。有研究表明,跑跳運動(如打籃球、踢足球、打排球等)對骨量累積效果更佳。對于成年人來說,推薦規律的身體負重鍛煉(比如跑步、各種球類運動等),一周鍛煉五次,每次鍛煉30分鐘~1小時,鍛煉能增強肌力,提高神經、肌肉反應能力,降低跌倒風險。
四、戒煙,限酒,避免過度
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
已有大量相關研究表明,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導緻骨密度下降并增加骨折風險。
五、盡量避免使用會
增加骨丢失的藥物
如糖皮質激素。有報道稱,使用低至2.5~7.5毫克/天的潑尼松或等效治療時,即可出現骨折風險上升。
六、預防跌倒
中老年人應注意跌倒的預防,避免脆性骨折的發生。以下這些人群更易跌倒:年齡大于65歲者;曾經發生過跌倒者;肢體活動障礙、步态不穩者;聽力、視力下降者;貧血者;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服用影響意識行為藥物(如鎮靜安眠藥)者;營養不良者;虛弱、頭暈者;缺少照顧者;意識不清者;睡眠障礙者等。
預防骨質疏松的運動處方
1、增加肌力和耐力的運動方式
上肢拉力訓練及手的握力訓練,可用于防治肱骨、桡骨的骨質疏松。
單腿站立、下蹲加拉力訓練;
下肢後伸、外展運動;
靠牆下蹲訓練,可用于防治股骨近端的骨質疏松;
直腿擡高、軀幹伸肌等運動訓練,可用于防治胸腰椎的骨質疏松。
2、有氧運動
運動形式有散步、有氧體操、太極拳、太極劍等。可以通過刺激骨骼,增加骨量,防止骨量丢失。建議每日步行2000~5000米,防治下肢及脊柱的骨質疏松。
3、遊泳及水中負重訓練
遊泳不僅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強壯骨骼,還能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遊泳由于不過度增加膝關節及脊柱負荷,特别适合老年患者及有骨質疏松症合并骨關節炎及腰椎病變患者。
4、改善平衡能力訓練
包括站位、坐位、卧位的平衡訓練,可預防跌倒。
綜合:健康中國、健康咨詢報
來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