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韬略 趙昱
“中俄背靠背,歐美空垂淚。”
歐洲一定沒想到,自己對俄羅斯的“制裁”這麼快就遭到了反噬。
不久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急速飙升,以600%的漲幅創下了曆史新高,每千立方米達到了3600歐元的“天價”。作為重要的能源,天然氣價格突然暴漲,影響的是百姓的生活。
究其背後的緣由,還是因為俄羅斯暫停了對歐洲供應天然氣的貿易,才導緻歐洲的天然氣供不應求,出現了重大缺口。
然而,在這一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危機中,中國卻幾乎“毫發無損”。
為什麼作為全球進口天然氣最大的國家,中國幾乎沒有被影響,甚至還能隔山觀虎鬥呢?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8年前中俄簽訂的一個貿易單子說起。
2014年5月,中俄在上海簽訂了一筆非同尋常的訂單,這份由兩國領導極力推進的天然氣供氣協議,不僅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簽訂的合作期限更是長達30年。
合同中的條款規定,俄羅斯從2018年起,每年以相對穩定的價格向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用以填補中國進口天然氣空缺的市場。
當時,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總裁米勒直言道,這是俄羅斯乃至全球曆史上最大的一筆天然氣生意,中俄簽訂的合作可以說達到了空前絕後的規模。
但事實上,這筆合作的達成卻遠沒有想象中來的容易。
為了簽這個“世紀大單”,中俄兩國整整談了20年。
1994年,中方收到了由俄羅斯石油企業提出的“從西伯利亞延伸石油管線到中國東北”的建議,中俄首次開始商議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合作事項。1996年,中俄兩國政府正式簽訂了共同開展能源的相關協議。
20年間,中俄不斷針對資源落實、管道走向、定價标準和付費方式進行讨論,重重難點導緻此項目一直未被推進。
直到2014年,烏克蘭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在全民公投之後加入了俄羅斯,事情出現了轉機。
克裡米亞“脫烏入俄”使得俄方與歐美的關系愈加緊張,為了制裁俄羅斯,歐洲多國開始抵制俄羅斯的天然氣,俄羅斯的出口天然氣訂單急劇下降。
在這樣的情形下,俄羅斯急于尋找新買家來填補市場空白,而中國的能源需求旺盛,經濟發展迅速,無疑是最佳買家。
因此,中俄兩方迅速鎖定了彼此,天然氣的貿易終于得以開展。
然而,此次合作也存在着諸多争議,其中最為核心的矛盾點就是價格。
在中俄簽約之後,不少我國網友高呼:中國當了“接盤俠”、“冤大頭”,俄羅斯總統普京也開玩笑地說道“中國人是在喝我們血!”顯然,中俄雙方對于商定的價格都不滿意。
那麼我國花4000億美元買的天然氣,到底虧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俄羅斯給到中國的價格并沒有實惠,但這個合同一簽就是30年的時間,它的标價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再加上俄羅斯對于永久凍土的維修成本和管道建設費用,中國拿到的價格一定是相對便宜的。怎麼來看,這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不過,這筆訂單真正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低廉的價格。
它不僅為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提供了保障,還優化了國内天然氣的結構,助推了人民币的國際化進程。從今天的角度出發,它甚至使國内市場免受天然氣價格的沖擊,造福了每一位百姓。
不得不說,8年前的這一波神操作,無形中增強了我們的底氣!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