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去過北京故宮後,沈陽故宮就沒什麼看的了,去了會後悔,但是我想畢竟到了沈陽,不去看一次可能會更後悔。
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比占地72萬多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沈陽故宮内陳列了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但總體收藏不算多,而北京故宮收藏了100多萬件文物珍寶,最近看了中央電視台介紹《台北故宮》的專題片,了解到台北故宮也收藏了當年從北京故宮、沈陽故宮、熱河行宮運到台灣的65萬多件珍寶。雖然沈陽故宮面積小,收藏少,但是沈陽故宮在建築上卻有自己的特色,它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又以其獨特的曆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于北京故宮,它集漢、滿、蒙族建築藝術為一體,是我國現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導遊介紹說:沈陽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沈陽故宮是後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1625年開始修建的,努爾哈赤駕崩後,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所以又叫“後金故宮”、“盛京皇宮”。沈陽故宮的建築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甯宮、關雎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沈陽看看。整座皇宮樓閣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沈陽故宮雖然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宮”,但這裡卻實實在在有過四位皇帝的蹤迹(還有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帝10次東巡盛京的痕迹)。
走出沈陽故宮,想起了平時經常看的清史電視劇,這曆經百年滄桑的紅牆綠瓦背後曾經發生過那麼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