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父母愛情》裡安傑和江德福組成的婚姻雖然是幸福的,但永遠是不平等的,不管從哪方面來說,然而一般出于對文化人的尊敬和欣賞,很多人都會喜歡有文化的安傑,可是在江家,好像安傑和江德福的孩子們卻很少尊敬母親,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江家孩子缺少對安傑的尊敬,隻是相對來說的,江家孩子對江德福和江德華的尊敬程度明顯比安傑要高。然而作為文化女性的母親,安傑有文化,長得漂亮,并且知書達理,為何卻得不到孩子們充分的尊重呢?江家的五個孩子,他們雖然有安傑這樣的母親,但是他們也跟海島上的孩子一樣野,幾乎沒有什麼差别,那麼安傑對孩子們的影響力為何如此微弱呢?
在我們的一般認知裡,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深遠的,因為在一般家庭裡,母親跟孩子們相處的時間最長,所以母親的言行和三觀會給孩子們打上深深的烙印。然而為何在安傑這裡卻成了例外呢?
劇中自然是因為安傑和江德福的五個孩子都是江德華給帶大的,在孩子們的心裡,江德華雖然是姑姑,卻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着母親的角色。孩子們跟安傑不太親,安傑上着班,跟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不長,所以孩子們受她影響比較小。
其實在原著裡,安傑嫁給江德福是被現實所迫,婚後的安傑過得并不幸福,連帶着跟江德福生下的孩子,她也不喜歡,跟孩子們不太親近,所以孩子們自然也跟她不親。原著裡的孩子們更願意跟父親江德福親近!
而且他們生活長大的地方是海島,并不是大城市,他們的眼界見識都極其有限,在海島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沒有文化的土著居民,人都是有從衆心理的,孩子們自然也不能例外,受環境影響,安傑這樣的母親反而在海島上是“異類”,或許因為安傑這樣的母親,讓她的孩子們感覺到了不能融于大家的難堪,這可能也是孩子們不太尊重安傑的原因吧?
結合當時的曆史文化背景,當時的知識分子是不受尊重的,那個年代不僅批判地富反右壞,而且知識分子也是被歧視的對象。所以劇中江家的孩子們正處于好動,又不太懂事的年紀,多次拿母親的出身說事,甚至對母親安傑不太恭敬。
因為安傑不僅出身成分比較高,還是被人鄙視的臭老九,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孩子們不尊重安傑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時代的烙印,是時代獨有的産物,并非孩子們的本性有多差勁,青春期的孩子們本身就叛逆,加上安傑又是一個高傲的母親,所以雙方起沖突也是在所難免。
可是後來這些孩子們長大了,對安傑也是很孝順的,隻是他們家的情況特殊,父親和姑姑都是農民出身,也沒有多少文化,孩子們受江德華的影響比受安傑影響要深,可能在孩子們的心裡,對有文化的人并不那麼感冒吧?尤其是青少年,狗都嫌的年紀,在孩子們單純的眼光裡,文化人安傑、葛老師、歐陽懿和安欣都是被打壓的對象,所以安傑作為文化女性的身份,對孩子們自然沒有什麼震懾力和吸引力,你們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