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宮頸癌是原發于子宮頸部位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新增宮頸癌患者高達60多萬名,其中有一半的人群因宮頸癌晚期而被奪走了生命。#健康科普行#
宮頸癌的緻病原因很明确,主要是由于感染高危疾病因素——HPV病毒,也就是人乳頭狀瘤病毒。
宮頸癌患病率高,緻死率高,會寄生在皮膚表表面,吸收人體的營養成分,逐漸誘發癌症。
随着病毒的不斷繁殖,皮膚逐漸會長出疣體,而且繁殖速度很快,一旦确診有90%以上的概率為惡性腫瘤。
宮頸癌的患病者一般都是年輕女性,年齡在20歲到30歲左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有宮頸癌的人群越來越多,所以日本政府開始給日本女性接種HPV疫苗,當時日本HPV接種率高達70%,但是現如今HPV疫苗的接種率卻不到1%,這是為什麼?
為何日本HPV疫苗的接種率僅有1%?
日本被譽為“長壽之國”,全國人均壽命排在全世界第1位,可為什麼一些發達的日本卻叫停接種HPV疫苗呢?
其實是因為大多數日本女性不信任接種HPV疫苗。
早在2010年,日本政府就将HPV疫苗列入國家免費接種計劃中,12歲以上的女性都能免費接受HPV疫苗。
随着疫苗的不斷普及,有很多地區曝光了女性在接種HPV疫苗後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 有媒體報道過,在10萬人當中大約就有15.6人出現過全身疼痛,呼吸困難,站立困難等不适症狀。
由于受害者一個個曝光,再加上媒體的添油加醋,不少媒體都紛紛抗議拒絕接種HPV疫苗。
可問題是HPV疫苗真的有害嗎?
從數據統計發現,在沒有接種HPV疫苗的取樣中,每10萬人中同樣有5.3人出現了上述中的不适症狀,而且根據一年的追蹤調查,接種疫苗的女性發病率要比未接種者低,所以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接種HPV疫苗之後會出現以上不良反應。
而且大家要明白,疫苗和所有藥物一樣都是有副作用的,在接種HPV疫苗之後,接種部位會出現紅腫發熱,低燒,呼吸異常等表現,但這種不适症狀仍在可控範圍之内,所以不必過于擔心。
雖然日本hpv接種率比較低,但是仍未全面叫停或者完全禁止接種,仍然在女性的接種項目之中。
注射HPV疫苗後有啥副作用?
女性在接種HPV疫苗之後可能會出現發燒,惡心,眩暈,嘔吐,肌肉疼痛等症狀,有些人症狀可能比較輕,有些人可能還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不過這些都屬于正常的,而且有衛生專家表示,所有的不良反應都是來源于接種人員的注射方式,而非疫苗本身,所以不必擔心在注射HPV疫苗之後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哪些人不适合打HPV疫苗?
有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慢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
發生了宮頸癌前病變的女性:如果已經患有宮頸炎症,接種疫苗之後沒有任何的效果。
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或正在哺乳期的女性:在接種疫苗之後,又突然懷孕,從醫學角度來講建議終止妊娠,因此在接種疫苗之後,在一年内請做好防護措施。
對酵母以及蛋白質過敏的人:對酵母或者是蛋白質過敏的不能接種HPV疫苗。
溫馨提示:
醫學技術的普及,現在市面上已經存在預防宮頸癌的疫苗:二價、四價、九價疫苗,有條件的女性可以定期接種疫苗,降低宮頸癌的發病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