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中,“樹”字多指樹木,名詞性質,其動詞性質的意義“把物體豎立起來”反而成了第二位的了,古時候,其動詞意義可能是首要的。下面就來看看這個“樹”字。
來自百度百科
在甲骨文中,樹字就是一個木,右側一隻右手形。“木”字字象本就是一棵枝葉和根須俱全的樹木,右手則表示用手扶正或栽培的意思,所以“樹”字本義就是動詞性質的“栽培樹木”。
《說文解字》以前的字形,基本上沒有在左側再加一個木字,以後的字形多個木字旁是繁化的結果,可能是演變成名詞性意義為主的結果。
古“樹”字的另一種寫法,即在木字之下加個“豆”字的意義,可能是為了強調樹木的姿态是垂直上下的方向,因為“豆”字是高腳杯的象形,隻有正放才能發揮盛放酒水的功能。
再後來進一步地演變,将木字改寫成了屮字,而屮字是生長中的植物的抽象符号,比木字更确切。
二十世紀漢字簡化時,将字形簡化成了樹,即中間的壴字簡化成了“又”,右側的右手簡化後成了“寸”。其實“又”字乃右手的象,具有艮卦意象,而艮卦又有樹根的具象;“寸”字巽卦字符,有用雙手進行某種行動的巽卦意象,巽又有高的意象,于是整個“樹”字從易學上講就有一個人把樹木的根栽培好,使樹木垂直向上的栽樹的意象,即樹字原始的動詞意義。
圖4中右手演變成了攴,而攴字也是巽卦意象的字符,有手拿工具從事某項勞作的象,與甲骨文“樹”字中“又”字的意象完全一樣。
總之,各演變字形的“樹”字,均有栽樹之意象,引伸就是指把某物體豎立起來。再引伸就指名詞性的“樹木”。
問:左手是震,右手不是艮嗎?
答:是的。但在樹字中,右手表示了栽樹這一巽卦意象,所以是巽卦意義。
漢字演變至今,其易之原則一直保持不變,這是關鍵。盡管東漢後的後世人雖不懂易理,但仍擺脫不了易之暗中控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