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8 21:41:21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是一個“中國迷”,在他一生的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借鑒了中國文化的元素,尤其是一部由《趙氏孤兒》所改編的戲劇,更是在法國大為著名。至于其改編行為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完全與他的創作理念有關。伏爾泰的這句話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伏爾泰是法國文學家)1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在十八世紀法國資産階級啟蒙運動中,曾經湧現出一批泰鬥級大師,其中就包括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的伏爾泰。伏爾泰原名叫做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是18世紀時期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伏爾泰是法國文學家)2

伏爾泰的一生,一直為“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而奮鬥,同時也撰寫了許多著作,用于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其代表作有《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等。

伏爾泰所生活的時代,正值法國大革命發生的前夕。對于法國統治階級專政的蠻橫,伏爾泰早已厭倦不已,與此同時,在英國考察了英國資本主義階級革命的他,開始傾向于民主,他堅定地認為,隻有民主,才會讓法國走向更加輝煌的道路。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伏爾泰是法國文學家)3

伏爾泰曾說過一句名言,叫做“世界的曆史起源于中國”,正是這樣一句話,體現了他睜眼看世界的格局,同時也表明其自身對于古老的華夏文明的接納與包容。伏爾泰的思想過于先進,對于當時麻木的法國人并未形成太大的影響力,以至于他的“改變世風”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思想的禁锢,來自于統治階級的政治主張,在法國皇家内部,他們以麻痹的方式欺騙底層民衆,自己卻醉心于享樂之中。在如此觀念之下,社會道德體系開始迅速崩塌,人們也開始形成了唯利是圖的利己觀念,整個法國之内彌漫着一股奢侈浮誇之風。正是因為如此,伏爾泰決定以華夏儒家的精神理念喚醒世人,令社會體系迅速回至常态,經過反複篩選,他最終找到了中國著名的曆史故事——《趙氏孤兒》。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伏爾泰是法國文學家)4

《趙氏孤兒》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故事,曾被太史公記載于作品《史記》之中。《趙氏孤兒》講述的是,在晉國晉景公時期,以趙盾為首的趙氏家族控制着朝内的大權,但是晉景公本人卻崇信奸臣屠岸賈,二人合謀鏟除了趙氏家族,令其滿門皆滅,隻留下一位懷孕的趙莊姬。

趙氏家族中的家臣程嬰與公孫杵臼二人,為了能夠保住趙氏血脈,一人舍子、一人舍命,最終将前來搜查的屠岸賈欺騙,含辛茹苦在山中将趙氏孤兒趙武養大,并順利回到宮中為家族複仇,不僅誅滅了屠岸賈,而且還令趙氏家族再次興旺發達,成就了一段曆史佳話。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伏爾泰是法國文學家)5

《趙氏孤兒》作為一個著名的曆史事件,曾被各種戲曲形式所吸收,演繹出一幕幕脍炙人口的經典傳奇。在整個故事之中,主角程嬰為了能夠保住主人的血脈,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獻出,用“調包計”換來了希望,并在欺騙屠岸賈之時,背上了忘恩負義的罵名。與此同時,公孫杵臼不惜以性命為餌誘屠岸賈受騙,诠釋了忠義之士一生最執着追求的理念。

在中國傳統文化道德觀念之中,一直崇信“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核,生命固然隻有一次,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犧牲生命而取忠義之道,卻是一種被人稱道的追求。在程嬰與公孫杵臼的允諾中,二人都在盡全力保存趙氏骨血,相互之間也都踐行了自己的誓言,即使在趙氏孤兒大仇得報之時,年邁的程嬰也并未享受勝利果實,而是選擇了自盡,因為他急于去地下與公孫杵臼和趙盾相會,完成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誓約。

伏爾泰悲劇代表作(伏爾泰是法國文學家)6

伏爾泰所看中的,正是春秋戰國時期國人高尚的道德觀念,因為在他看來,這無異于是現代社會的最終理想目标。故此在伏爾泰的筆下,一部名叫《中國孤兒》的話劇就此産生,并在1755年8月20日開始在巴黎各大戲院正式上演,可謂是盛況空前。

《中國孤兒》的出現,受到了底層民衆以及貴族階級的歡迎,同時也影響了國外劇作家的創作方式。在此之後,英國的諧劇作家默非根據伏爾泰的劇本進行改寫,編著了一部英國版的《中國孤兒》,于倫敦地區上演之後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由此可見,“守信重諾”與“自我犧牲”并非是一隅之間,而是全世界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一種值得所有人肯定的美好品德。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