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嫦娥五号為什麼不降落阿波羅旁邊

嫦娥五号為什麼不降落阿波羅旁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00:27:27

嫦娥五号為什麼不降落阿波羅旁邊?在嫦娥五号平穩降落在地後,一直守在屏幕前的網友發現,不遠處突然有一隻小動物正好奇的盯着嫦娥五号并尋尋覓覓的走過,當時很多網友都在說是“玉兔”跟着回家看看,不過這次嫦娥五号回來的有點急,“玉兔”沒跟上,過來守護嫦娥五号的是草原的精靈——沙狐,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嫦娥五号為什麼不降落阿波羅旁邊?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嫦娥五号為什麼不降落阿波羅旁邊(嫦娥五号歸來首先迎接她的)1

嫦娥五号為什麼不降落阿波羅旁邊

在嫦娥五号平穩降落在地後,一直守在屏幕前的網友發現,不遠處突然有一隻小動物正好奇的盯着嫦娥五号并尋尋覓覓的走過,當時很多網友都在說是“玉兔”跟着回家看看,不過這次嫦娥五号回來的有點急,“玉兔”沒跟上,過來守護嫦娥五号的是草原的精靈——沙狐。

為什麼說沙狐是草原的守護精靈呢?

在内蒙古的自然環境中,除了人類的過度開墾和放牧,齧齒類動物是造成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這些齧齒類動物不僅吃各種植物的枝葉,在食物短缺的季節,它們甚至連植物的根系也不放過。内蒙古草原生态脆弱,草皮一旦被破壞需要很長的時間來修複,加之齧齒類動物繁殖能力極強,稍不加控制數量就會以驚人的速度爆發,那時會嚴重影響到草原的生态平衡,所以一直遏制着這些齧齒動物的數量的,沙狐算是一大主力。

沙狐(學名:Vulpes corsac):體長50-60厘米,尾長25-35厘米,屬于典型的大尾巴狐狸。沙狐比常見的赤狐體型略小,體重約2-3千克,和一隻中等大小的狗一樣高,是一種長腿,紅灰色的狐狸。沙狐有典型的狐狸特征,臉短吻尖,耳朵下寬上尖,背部呈淺棕灰色或淺紅褐色,底色為銀色,下颏至胸腹部呈淡白色至黃色,腹下和四肢内側為白色,尾基部半段毛色與背部相似,末端半段呈灰黑色。夏季毛色近于淡紅色。

這次在鏡頭中,沙狐是慢慢的、尋尋覓覓的走過,這也和它們的覓食習慣有關。沙狐以齧齒類動物為主要食物,鳥類和昆蟲次之。達烏爾黃鼠、黑線倉鼠和布氏田鼠在沙狐食物組成中超過50%,其它齧齒類動物,如草原旱獺、褐家鼠和跳鼠科等所占比例小于25%,剩下的就是偶爾遇見的一些鳥類和昆蟲。

盡管沙狐的奔跑速度并不快,并且是中國狐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但是它們在對付齧齒類動物的時候卻非常有心得,沙狐的聽覺、視覺、嗅覺皆靈敏,齧齒動物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它的追蹤。鏡頭中它就在邊走邊聽地下獵物傳出的聲音,估計嫦娥五号着陸時的聲音,吸引了這隻在周邊遊蕩的沙狐,過來看看有什麼吃的,結果成功搶了鏡。

相比其它狐屬,沙狐更具群居性,甚至多隻個體共住同一洞穴。在冬季,為了彌補奔跑速度的劣勢,沙狐在長期的捕獵過程中形成了極佳的配合默契,它們結成小型覓食群體,群中有配偶和成年子女,它們住在類似“沙狐城”的相鄰洞穴,當然你這些洞也是順手搶來的,原主人大多是像旱獺這種稍大動物,因為沙狐并不擅長掘洞,它們考慮的隻是怎麼把原主人吃掉然後暫居。

沒有哪隻沙狐的一隻定居在一個地方的,它們主要栖息于幹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帶,遠離農田、森林和灌木叢,喜歡在草原和半沙漠中生活,最初源自蒙古草原,這樣的環境并不能持續提供足夠的食物,它們天生是流浪的獵手,四處遊蕩,無固定居住區域,在覓食困難的冬雪季節,它們甚至會向南遷徙。

沙狐生活的範圍大且流動性強, 盡管一些研究揭示了有關沙狐的行為和生态的信息,但很少有關于沙狐種群分布情況。随着人類活動的威脅和環境的破壞,沙狐的種群數量勢必會有所下降。截止2016年該物種總體生存并未受到威脅,目前沙狐在一些自然保護區(該地區的最高保護狀态)以及中國、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和蒙古的國家公園得到保護。

好在沙狐的繁殖能力和适應能力很強,交配期固定在每年的1-3月,妊娠期約在50-60天,春末夏初環境最适宜、食物最充沛的時候産子,每胎産仔2-6隻,也有一窩11隻的紀錄。沙狐2歲性成熟,壽命約6年。

在動物園中生活的沙狐,也能适應動物園中相對獨立的環境,隻要吃飽喝足,它們的繁殖似乎不受影響,在20世紀60年代的莫斯科動物園裡,一對沙狐一共繁殖了6窩幼崽。

這次嫦娥五号降臨後,沙狐也算是在大衆面前露露臉了,以後估計會有更多的人注意到這種在草原遊蕩的守護精靈,在這種巧合情況下都能見到沙狐,說明内蒙古的生态環境治理真的見成效了。

在内蒙古,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中,近些年發現了多種絕迹多年的野生動植物重新回到沙漠中,包括天鵝、野兔、胡楊等100多種絕迹多年野生動植物再次出現,2013年甚至來了70-80隻灰鶴,2014年又出現了成群的紅頂鶴,庫布其沙漠生物種類從不足10種增加到530種,降雨量從每年不足100毫米增加到每年456毫米,一系列數據下,都是近30年的各方艱辛治沙的成果。

向堅守在内蒙古環境治理一線的英雄們緻敬,您才是真正的草原守護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内蒙古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