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劣币驅逐良币剖析

劣币驅逐良币剖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5:02

劣币驅逐良币剖析?劣币驅逐良币就是面值相同的貨币一起流通時,“做工好,分量足”的良币逐步退出流通市場;而“做工差,分量輕”的劣币會充斥市場,成為主流貨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劣币驅逐良币剖析?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劣币驅逐良币剖析(良币驅逐劣币帶你漲見識)1

劣币驅逐良币剖析

劣币驅逐良币就是面值相同的貨币一起流通時,“做工好,分量足”的良币逐步退出流通市場;而“做工差,分量輕”的劣币會充斥市場,成為主流貨币。

假如現在有兩種一元錢銀币,第一種重20克,第二種重10克,這兩種錢币因為面值一樣,所以購買力相同,假設都能買一碗面條。這時,有人會想,如果把20克的硬币融化掉,正好能造出兩枚10克重的一元錢,也就是說從原來的一元變成二元,購買力翻倍了,能買兩碗面條了!所以,劣币驅逐良币,本質上就是利益在驅動。 當然,實際環境中兩種同面值的貨币不會有這麼大的價值差距,這裡隻是方便大家理解。

這是被曆史多次證明的一個著名定律。那曆史上有沒有良币驅逐劣币的罕見現象呢?還真的有!

漢文帝劉恒一朝,頒布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政策:讓出貨币的發行權,私人可以鑄錢,而且可以在市場上自由流通!

而且,更神奇的是,居然出現了曆史上非常罕見的良币驅逐劣币的現象!

當時兩個大的私錢販子,鄧通和吳王劉濞。前者因為礦是文帝賜的,白來的不心疼,于是就超标打造自己的産品。後者是因為當地産銅,而且還靠海,能一邊鑄币,一邊賣鹽,也不差錢。所以,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都是超值足量的貨币。

而更為神奇的是,這種幾乎任何時候都百害而無一利的政策,居然成為了當時盤活經濟的妙招!

自商鞅變法後,極度的重農抑商讓人們一切隻認糧食,整個金融系統中,幾乎就沒有貨币,而拿糧食交換的成本太高,因為糧食太沉,而且也運不遠,經濟極度不發達。

所以,文帝的放手鑄币恰巧順應了那個時代的浪潮,往已經幹涸了很多年的金融系統注入了大量的貨币。随即,經濟的活力就被激發了起來。所以,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盛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