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

情感 更新时间:2024-12-02 17:35:26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春天是戀愛結婚的季節)1

作者:老談,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在這個萬物複蘇的季節裡,我們參加的、朋友圈裡記錄的婚禮,竟然那麼多。

中國古代有四大民間傳說,它們都與愛情有關,更具體點,皆與婚姻有關。四大傳說中,“牛郎與織女”的故事,産生時間最早、流傳最廣、影響也最大。畢竟,因為這個故事,甚至誕生出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聽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幾乎每一個讀者,都會感歎于他們的悲劇。但我們似乎絕少思考,牛郎和織女的婚姻,何以成為一個悲劇。

肯定有的讀者說,都是萬惡的天帝或者王母在作怪,是他們拆散了這一對神仙眷侶。然而,即便是神話中,也沒有哪個人是非黑即白的存在,如果天帝壞得如此徹底,為何又允許牛郎和織女,可以在七月七日相會呢?

牛郎和織女身上有太多的疑團,在這個婚姻紮堆的春天裡,我們先行讨論一下兩人的婚配。

1,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産生時間最早,絕非虛言。在《詩經·大東》中,遠古的勞動人民,就記錄了他們的名字: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單純從其字面意思,這幾句詩文作如下翻譯:

天上銀河寬又廣,像是鏡子亮堂堂。

織女星座三足立,一天七次移位忙。

雖然來回移動忙,織出花紋不成樣。

牽牛星兒閃亮光,不能用作駕車輛。

與我們傳統的認知不同,在《詩經》中,最早的織女,根本就不會織布;最早的牛郎,也不太擅長駕車,他們都是虛有其表罷了。

也有學者為他們打抱不平,并非牛郎織女不擅長勞動,是因為過于勞累,而效率低下。《毛詩序》就考證說,《大東》是一首諷刺之詩。

西周初年時,周公東征,平息叛亂的同時,也加重了對東方各個諸侯國的賦稅。而這首詩歌所記錄的,正是勞動人民受到壓迫之後的生活狀态;其所反映的,則是東方諸侯國對西周統治的不滿情緒。

清代學者有言,勞動人民生活負擔大,“忽仰頭見星,不禁有觸于懷,呼天自訴”,他們因為自己的機杼空空,轉而埋怨織女也不會織布,“因織女虛機,而怨及牽牛河鼓難駕服箱”。

這種埋怨就像是流感病毒,層層遞進不說,還具有傳染性。不得不說,在這個故事裡,織女和牛郎成了“無辜躺槍群衆”,沒有收獲愛情,還受到了嫌棄。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在《詩經》之中,最多算是破題。破題之後,則是長久的沉寂。直到漢朝時,他們的故事才被重新提及,兩人也被賦予了人世間男女的特征。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春天是戀愛結婚的季節)2

史學家班固,洋洋灑灑寫就《西都賦》,其中有如下之句:

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

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

《西都賦》所着力體現的,就是長安都城的壯麗宏大,後宮生活的萎靡奢侈。據學者考證,班固賦中的“昆明池”,也是真實存在的,它始建于漢武帝時期,原本是為了操練水兵,漸漸成為貴族們泛舟遊玩的湖畔。

昆明池的兩岸,各自有石雕人像一尊,分别就是牽牛和織女。古老的雕刻者,用不同的發飾、身形、表情以示男女之别。這兩對雕像,還是中國最早的大型石雕之一,因此又被後人稱作石婆、石父。

藉由這兩座雕像,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漸漸地由宮廷傳播至民間。東漢農學家,在描寫當時的民間習俗時,其中有如下之句:“設酒脯、時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請于河鼓、織女。”

在《詩經》中,牛郎和織女,更像是“工具人”;漢朝的傳說故事裡,他們開始被賦予人的特征。

既然生而為人,想當然就要知人事,行人情。不論古今,婚姻都是最重要的禮節應酬活動。他們的婚姻,究竟是如何開始,如何滅亡的呢?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春天是戀愛結婚的季節)3

2,民風

請允許我再賣一個關子。既然兩人的故事起源于漢朝,首先就有必要介紹當時的婚姻習俗。畢竟,即使是神話傳說,它同樣取材自民間,來源于生活。

漢朝剛建立時,百廢待興,民窮而财盡,史書上說,“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車”,連富有天下的皇帝,也不能湊出同一種毛色的馬車,宰相出行甚至要依靠牛車。可想而知,當時的民俗也相對簡約。

恰如史書裡記載的,漢初時,“其民好學,尚禮義,重廉恥”,其俗“厚重”、“敦厚”、“持重”。叫我說,并不是老百姓有多“重廉恥”,總體的生活水準低下,想要道德淪喪也沒有條件。

漢朝的皇帝順應民心,不斷地恢複生産,百姓逐漸安居樂業,社會的習俗也就開始向奢侈轉化。到了漢武帝時期,百姓果然就“淪喪”了,《漢書》裡是這樣說的:“郡國輻辏,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春天是戀愛結婚的季節)4

百姓生活好了,表現到婚姻等習俗上,就意味着彩禮收得越來越多。周朝時,結婚的“彩禮”主要以雁、束帛等象征性禮物為主,秦漢之際,尤其是漢武帝之後,彩禮變成了金錢、實物等更現實的物品。

而且,你若然不重視婚禮,甚至還要受到朝廷方面的譴責。西漢的第十個皇帝漢宣帝,專門下過一道诏書,《嫁娶不禁具酒食诏》,其诏曰:

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可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苟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

诏書是寫給官員的,後面幾句的意思是:各個諸侯國裡俸祿達到2000石的官員,有些人擅自制定苛刻的法令,禁止百姓在婚嫁時擺酒席慶祝。顯然,這樣是不對的。

禁止人民享樂,在皇帝看來,就意味着苛政。漢宣帝在诏書中,還引用了《詩經》中的詩句:

民之失德,幹糇以愆。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詩經》的文本難以理解,筆者照舊用白話翻譯出來:

人民為何失情誼?多因招待不周詳。

家中有酒拿出來,沒酒趕快出去買。

在這樣政策的感召之下,當時之人的婚嫁,究竟是何種規格?或者更直接點,漢朝丈母娘一般要多少彩禮?

史家主要記錄統治階層的生活,從史料中星星點點的記錄,我們還是能看出些許端倪的。

漢朝初年時,劉邦甚至找不出同一毛色馬匹的年代,當時的制度規定,皇後的聘禮為黃金萬斤。“娉皇後,黃金萬斤”。到了呂後嫁女兒時,這個數字增加至兩萬,此後成為定制。

西漢末年,王莽嫁女兒時,聘禮除了黃金,“為錢二萬萬”。王莽為了讨個好名聲,自己“打折”到錢四千萬。毫無疑問,這同樣是一筆巨款。

漢朝的司馬相如,可能是為數不多的,“空手套白狼”的典範。他結婚時沒有花太多錢,後來,卓王孫給女兒的嫁妝,包括了“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财物。”靠着這些嫁妝,司馬相如平地一聲雷,陡然而富。

由于“奢侈”之風盛行,對于底層的百姓而言,結一次婚,也許就意味着傾家蕩産。據當時的文人記載,百姓酒宴之上的“一食之所費”,甚至給他們帶來“破終身之本業”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出發,漢宣帝诏書中施行“苛政”的官員,似乎也沒有那麼可惡。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春天是戀愛結婚的季節)5

3,彩禮

織女的身份是什麼?

《史記》中的說法:“織女,天女孫也。”司馬遷的表述,即,織女是天帝的孫女。

南朝梁殷芸《小說》中雲:“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即,織女乃是天帝的女兒。

孫女也罷,女兒也好,織女和“天帝”總是能搭上親戚關系。所以說,按照當時的“行情”,天帝嫁織女時,收取多少“彩禮”相對合适?

諸位不要以為老談在開玩笑,古書中還真就記載了。《太平禦覽》第31卷《緯書》中,記錄了一句話——這也是目前可見的傳說中,天帝為何将兩人拆散的最早記載。

《太平禦覽》書中雲:“牽牛娶織女,取天帝錢二萬,備禮,久而未還,被驅在菅室是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牛郎很窮,且不像司馬相如那樣有才,他在娶織女時,向天帝借了二萬錢,因為久久未歸還,天帝勃然大怒,這才将他們拆散。

對比前文之統計,民間帝王嫁女兒時,動辄“黃金二萬斤”,天上更尊貴的天帝,嫁女兒時候,也才要了區區二萬錢,天帝要的很多嗎?

更不消說,因為牛郎沒有錢,天帝甚至還借給他。借錢卻不還,那就是牛郎的“征信問題”了。

查詢一圈資料下來,我總有某種感覺:在最古老的故事中,牛郎和織女似乎都有些好吃懶做。《詩經》中的兩人不擅長勞作;《太平禦覽》裡的牛郎不努力工作,欠錢長久不還。

時間來到梁朝,殷芸在《小說》裡如此說道:“(織女)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

殷芸的意思是說,織女的本職工作是織布,天帝心疼她,将其嫁給了牛郎。怎奈,結婚後的織女就懶惰了,不再工作了。于是乎,憤怒的天帝,這才責令她返回“工作車間”。

長久以來,我們往往會譴責封建社會的罪惡。坦率地說,在今天的環境下,能夠遇見這麼善解人意的老闆,我們應該欣慰才是。

牛郎織女的愛情經驗(春天是戀愛結婚的季節)6

順着“牛郎欠錢”的思路,漢魏詩人寫的那些古詩,簡直就沒法看了。

東漢的詩文,《古詩十九首》有雲: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織女“涕泣零如雨”的原因,除了是因為思念牛郎,還有可能是因為欠錢……

三國時期曹丕寫的《短歌行》,其中有如下幾句: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在詩歌中,曹丕表現出疑問:竟然被天河所阻擋,你們究竟是犯下什麼罪過?根據當時的傳說,我們似乎可以回答曹丕了:牛郎犯了欠錢不還、不講誠信的罪過。

以上的傳說故事,出自于史書、筆記最早的記錄。随着時間的流逝,牛郎和織女的形象,漸漸也發生了變化,這種改變,不在今天的讨論範圍之内,希望各位知悉。

範偉老師的話,“我不想知道我是怎麼來的,就想知道是怎麼沒的。”當我們考據出,在最最古老的傳說裡,牛郎織女的愛情“沒了”的原因,竟是因為“娶不起”的時候,反正筆者還有些傷感。

這可真是一個現實的、悲傷的故事啊!

參考資料:

1,彭衛、楊振紅:《中國風俗通史:秦漢卷》

2,徐傑舜主編:《漢族風俗史》第二卷

3,班固:《漢書》卷八本紀第八宣帝劉詢

4,趙逵夫:《論牛郎織女故事的産生與主題》

-作者-

老談,always talk,老是誇誇其談之人,除此外,别無長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