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究竟能帶給孩子什麼?
看到身邊那麼多孩子在學編程,很多家長都有相關的疑惑。編程真的已成剛需?确實,編程在孩子思維能力鍛煉方面有不小的影響力。
“當你學會編程,你會開始思考世界上的一切過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的這句話,說明了編程對人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很大。
那麼編程到底能帶給人什麼思維模式呢?妙妙給大家總結了一下,編程對孩子形成這6種思維模式有不小的幫助——全腦思維,計算思維,邏輯思維,拆分思維,抽象思維,批判性思維。
調動全腦,提高綜合素質
全腦思維就是調動全腦,從多角度、多視野去生發和聯想的思維模式。
研究表明,大腦的每一面都控制着思維和信息處理的不同部分。左半球通常與邏輯、技術和分析思維相關聯,而右半球則與想象力,藝術性和直覺性思維相關聯。
但最有創造力的思想家和問題解決者可以有效地同時調動左右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藝術與科學”結合在一起,建立蘋果公司的喬布斯。
美國十分推行的STEAM教育,就是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它打破了學科界限,有效提升了孩子的綜合素養。而編程正是其中的學科之一。
思維缜密,高效解決問題
計算性思維并不是指編寫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種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編程思維,小到洗衣做飯,大到公司決策,都能用到。編程思維能夠将一個問題清晰具體地描述出來,并将問題的解決方案表示為一個信息處理的流程。谷歌公司将編程思維概括成這四大步驟:
1.分解:把一個複雜的問題,拆解成好理解的小部分;
2.模式識别: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決所有問題;
3.抽象:聚焦最重要的信息,忽視無用細節;
4.算法:設計一步一步的解決路徑,解決問題。
▲看我們小學員做的筆記
編程思維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就開始接觸思維能力訓練的孩子,思維謹密,語言表達豐富,創造力強,不管在學業還是職場上都比較容易取得成功。
遠離拖延症,提高時間管理能力
邏輯思維是指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确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編程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這就像一個項目,怎麼分工,哪個人、團隊負責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這裡面都涉及到宏觀的設計能力和邏輯思維。設計電腦程序去完成任務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種邏輯思維用到生活中,就是時間管理能力——孩子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從被動到主動,媽媽再也不用追着孩子吼了。
▲家長的真實反饋
做事不馬虎,告别小迷糊
拆分思維就是将複雜、龐大的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分别解決的思維路徑。
舉個例子,學編程就是個小項目,我們可以把作業拆解成5個部分:
孩子觀看視頻學習——孩子做編程作業——運行程序并檢查,修改BUG——提交作業——老師批改并提建議。
在編程的過程中,孩子鍛煉了拆分思維,并且可以将它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做事不再馬虎,告别小迷糊。
抓住本質,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抽象思維是用詞進行判斷、推理并得出結論的過程。抽象思維是思維的最本質特征,也是人的思維和動物心理的根本區别。
學編程的過程中,需要孩子了解一些抽象概念,尤其是學到後面的高階代碼編程。如果不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那麼在深入地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孩子将會遇到一些困難。
所以說,學編程的孩子,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會強于其他同齡人小朋友。而由于掌握了抽象概念,自然就擁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後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如魚得水。
經常反思,提高自我糾錯能力
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就是通過一定的标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
妙小程的編程課程,會引導學生多方面看問題,并且進行自我改正。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會逐漸培養起來,同時也能提高自我糾錯能力。
▲家長在群裡的分享
批判性思維已經被普遍确立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可見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非常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