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分級管理與審批制度?定義指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術風險程度、複雜程度、難易程度和資源消耗不同,對手術進行分級管理的制度,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手術分級管理與審批制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定義
指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術風險程度、複雜程度、難易程度和資源消耗不同,對手術進行分級管理的制度。
基本要求
要點釋義
1、何謂手術分級?
手術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使用手術器械在人體局部進行操作,以獲取或去除病變組織、修複損傷、移植組織或器官、植入醫療器械、緩解病痛、改善機體功能或形态等為目的的診斷或者治療措施。
按照《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衛辦醫政發[2012]94号)的規定,根據風險性和難易程度不同,手術分為四級。
一級手術是指風險較低、過程簡單、技術難度低的手術。
二級手術是指有一定風險、過程複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的手術。
三級手術是指風險較高、過程較複雜、難度較大的手術。
四級手術是指風險高、過程複雜、難度大的手術。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機構目前開展的手術情況、醫務人員的手術能力和圍手術期管理能力等因素制定本機構手術分級管理目錄。
2、手術風險性和難易程度的具體考量指标有哪些?
一般來說,手術分級主要從技術難度、手術過程和手術風險等相關指标進行考量,具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項。
(1) 技術難度相關指标包括手術複雜程度、對手術醫師資質要求、手術所需人員配置、所需手術器械和裝備複雜程度等。
(2) 手術過程相關指标包括手術時長、麻醉時長等。
(3) 手術風險相關指标包括手術死亡率、圍手術期死亡率、手術主要并發症發生率等。
3、如何理解手術醫師資質與授權管理?
醫療機構進行手術醫師資質與授權管理是保障手術質量、患者安全的基礎和必需的手段。手術醫師資質是醫療機構對醫師是否具備相應級别手術能力的認可。手術醫師授權是指醫療機構是否準許醫師開展某項手術并給予相應手術權限的過程。
醫療機構應根據自身的功能任務與醫療資源的實際狀況,依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授予的醫院級别、核定的診療科目和推薦的手術分級管理目錄,在明确本機構手術分級管理目錄的基礎上,制定本機構手術醫師資質與授權管理制度及規範文件。手術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必須落實到本機構每一位醫師,并建立周期性醫師手術能力評價與再授權機制,确保每一位醫師的實際能力與其手術資質與授權情況相一緻。
4、限制類技術如何執行手術分級管理?
醫療機構開展限制類技術項目涉及手術的,必須首先符合相應的技術規範要求,方可将其納入本機構手術分級管理目錄;同時,還需明确相應的資質授權與人員準入要求,就該技術項目的手術醫師資質與授權進行專門管理。
5、如何開展手術分級授權?
醫療機構應建立本機構手術分級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并持續改進。
醫師手術分級授權工作内容及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個人申請→科室進行評估與考核→醫療管理部門複核→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醫療機構行文公布→納入醫師個人技術檔案。
6、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應注意的要點有哪些?
(1) 醫療機構應對本機構開展的每一種手術進行授權管理,而不是僅僅按照手術分級對醫師進行授權。
(2) 手術分級授權管理應落實到每一位手術醫師。
(3) 手術醫師的手術權限與其資質、能力相符。
(4)醫療機構應根據醫師的手術技能、手術數量、手術效果、手術質量與安全指标、開展手術的年限,結合技術職稱以及醫師定期考核結果對醫師手術資質與授權實施動态管理。
7、醫療管理部門如何進行手術分級管理督查?
醫療機構應建立手術分級監督管理系統,使其醫療管理部門能夠在事前、事中和事後管理階段全面掌握臨床科室及醫師對手術分級管理制度的執行與落實情況,特别是限制類技術、急診手術和本機構重點監管技術項目的相關情況。
醫療管理部門應在手術分級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手術醫囑、手術通知單、麻醉記錄單等運行環節的檢查,重點關注手術醫師資質與手術級别是否一緻、是否存在越級手術情況、臨床科室和部門内部自查自糾情況以及問題督查意見是否落實等。
8、如何管理緊急狀态下的越級手術情況?
醫療機構應建立關于患者生命安全處于緊急狀态下的越級手術管理制度,明确規定針對急危重症患者搶救生命安全的緊急手術範圍。
遇有急危重症患者确需行急診手術以挽救生命時,如現場無相應手術資質的醫師,其他醫師可以越級開展緊急手術,但同時應向本機構醫療管理部門(夜間向醫院總值班或醫療總值班)報告。醫療管理部門在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協調有資質的醫師前往現場--如手術尚未結束,由該有資質的醫師接續完成手術;如手術已經完成,則由其對手術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并指導後續治療方案。
9、手術分級管理與醫師職稱有何關系?
手術分級授權與醫師職稱并非完全對應,授權評估應根據醫師手術能力、已開展手術效果、發生的手術并發症以及存在的風險、隐患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醫師職稱可作為手術資質評估的參考條件之一,但不以職稱為唯一依據。
如何建立手術醫師的技術檔案?
(1) 醫療機構的醫療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為本機構内每一名手術醫師建立個人技術考評檔案,并存有手術醫師個人的資質文件(經審核的醫師執業證書、文憑、學位、教育和培訓等資料複印件)。
(2) 手術醫師的技術檔案中,應記錄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醫師開展手術的年限、手術數量、手術效果、手術質量與安全指标完成情況,科室對手術醫師年度考核結果等。
(3) 手術醫師技術檔案應至少每年更新一次,由醫療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共同負責管理與使用,相關文件按照檔案管理的有關要求進行保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