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企業生産經營過程所發生的經濟記錄不能得到正确反映,出現了記載事項與事實不符的現象,是企業運行環境和人為因素内外交互作用的結果。
常見情形:賬表不符、賬賬不符、賬實不符、賬證不符
二、清理亂賬的準備工作1、了解企業目前規章制度
了解企業财務制度、業務流程、内部控制制度
2、清理企業會計檔案
搜集及整理财務資料,如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财務報表、采購合同、銷售合同及往來對賬單等
3、分析産生的原因
·企業内部管理混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業财務制度、會計核算不健全
·企業财務制度形同虛設,财務制度執行力不足
·财務人員配置及職業素養不足,不能滿足财務核算要求
·财務人員更換頻繁,前後任之間未做好交接手續
4、彙報工作
财務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梳理亂賬原因後,及時同企業領導溝通,獲取領導支持,做出可行性方案。
1、貨币基金
·庫存現金:由出納盤點所有貨币資金數量,主管會計在場,與現金日記賬進行核對;
·銀行存款:将全部賬戶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核對,不一緻調節未達賬項,若不一緻是記賬錯誤,經批準調賬;
2、往來款項
·根據明細賬、合同、出入庫單據等制作每個客戶或供應商對賬單
·内部銷售或采購人員核對賬單是否正确
·核對無誤後,将對賬單交與客戶或者供應商核實後,蓋章傳回
·如不一緻,編制“往來款項清查表”說明情況,對不符事項按照有争議、未達賬項、無法收回歸集分類,查明原因,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具體措施
3、存貨
·财務與倉庫人員進行實地盤點存貨,盤點存貨的數量、質量,與存貨明細賬、發票、合同、出入庫單據等進行核對
有發票,按照發票金額;無發票,按照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
·在産品、産成品,按照本企業财務制度規定,估計其價值
·原材料等有直接購入成本的按照采購成本入賬
·其它低值易耗品等金額較小,數量較少的,可直接費用化
·保證存貨賬實相符,如不符,查明原因,經批準調整證實相符
4、固定資産
·全部固定資産進行盤點制作固定資産卡片,制定固定資産盤存單,确定固定資産的品種、數量、型号、來源、産權、價值狀況等基本情況;
·與固定資産明細賬、發票、合同等進行核對;
·盤虧:應及時辦理注銷手續,按規定程序批準後,應按盤虧固定資産的原值扣除累計折舊、過失人及保險公司賠款後的差額,作為入賬價值;
·盤盈: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産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産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餘額,作為入賬價值;
5、檢查納稅申報情況
核對賬上納稅申報數據是否與納稅申報系統一緻,是否欠稅、申報等,如不一緻,應查明原因,并進行調整;
複制原來的賬套,一式兩份,其中一份留檔;
上述資料按照規定經相關責任人簽字領導審批後,編制資産負債表,逐項核對,調整至賬實相符;
賬上已登記,确有錯誤的,要根據經批準後的實際情況進行賬務處理;
尚未登記在冊的,經批準後建賬;
五、規範規章制度1、嚴格執行企業規章制度
2、企業規章制度化、流程化
貨币資金管理制度、費用報銷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發票管理制度、庫存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庫存管理制度
提示:
1、保持财務人員的穩定性,做好前後任交接手續
2、定期組織查賬、對賬
#做賬##記賬##亂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