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皮膚科 林歡兒教授團隊原創。希望我們的科普能夠幫助到大家。
燙傷在我國各地時有發生,僅哈爾濱某醫院急診今年春節期間就接診燙傷患者60餘例。
而任何人都有燙傷的風險,明星也不例外。
衆所周知,兒童安全是廣大父母就關心的話題,而燙傷,在兒童意外事件中,位居首位!
燙傷是由高溫液體、高溫固體或高溫蒸氣等所緻的損傷,多見于兒童,燙傷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紅腫、水疱,以及疼痛,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治療不及時,容易造成瘢痕增生、感染,嚴重者可導緻休克。
因此發生燙傷後,正确及時地應急處理,有助于傷情的緩解;而不當的處理,隻會讓傷情更嚴重。
目前,由前輩們整理出正确急救五字決:沖、脫、泡、蓋、送。
沖——立即脫離熱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面,降低傷面溫度,減輕高溫進一步滲透所造成的組織損傷加重。燙傷後,最佳急救措施隻有前2分鐘。因此,若孩子不幸發生燙傷後,家長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沖涼水,沖的時間越早越好。
脫——沖洗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盡量避免将水疱弄破。千萬不要強行剝去衣物。 泡——對于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20-30分鐘。此時,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一般來說,浸泡時間越早,水溫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凍傷),效果越好。但傷處已經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蓋——可用燒傷膏塗燒傷部位,然後使用幹淨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于傷口,并加以固定。對于面部燒傷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勢,将清潔無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後蓋在面部。
送——送醫就診,尋求醫生的救助。出現燙傷後,首先要觀察燙傷部位的傷情,以判斷是否需要及時送醫。一般而言,若燙傷部位皮膚變黑、變紅等,就需要立即去醫院。
由于小兒皮膚嬌嫩,一旦燒燙傷,受傷程度往往比成人嚴重得多,傷勢較輕者可能會留下瘢痕,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因此,廣大家長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孩子的監護和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從源頭上避免兒童燙傷的發生。
1.讓孩子遠離熱源。讓熱水、熱湯、火焰以及各種電、火等危險裝置如熱水瓶、電飯鍋、火鍋、熱水壺和水杯等,放在孩子的活動範圍之外和手腳夠不着的地方
2.家裡的電插闆、電源線等要遠離孩子,防止被電擊。
3.冬天使用電取暖器,注意遠離孩子,或加圍欄,熱水袋、暖手寶等也要時刻注意其溫度不能過高。
4.把家裡強力清潔劑,如除污劑、堿水、濃硫酸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被孩子誤食或潑灑到臉上或其他暴露的皮膚上,導緻化學性燒傷。
5.大人在家端熱湯或熱水時,要大聲告訴孩子不要靠近,以免撞翻。
6.抱孩子時不要抽煙、喝熱水、熱湯,以免打翻煙頭和杯碗,傷及寶寶。
7.做飯時最好不要讓孩子進入廚房,那裡對孩子充滿了潛在危險。
8.給孩子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調水溫40度左右。
9.加強對孩子的看護,最好有專門的保姆或手腳靈便的老人照看,千萬别把孩子長時間仍在一邊不管。
10.教育孩子認識火、熱、電的危險性。
值得注意的是,燙傷部位的水泡,切勿自行挑破,否則很可能造成傷口感染。最好等待水泡自行吸收或到醫院,讓專業的燙傷醫生處理。
當不幸發生燙傷後,請别在傷口上“亂撒鹽”,比如塗抹醬油、豬油、牙膏、食鹽、面粉等。否則隻會“偷雞不成蝕把米”,除了造成傷口感染外,還會影響醫務人員判斷傷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