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土家人就十分的尊崇自己的祖先,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節日來對祖先表示思念和祭奠,春節、清明節、牛王節等等,同樣土家月半節也不例外,民間俗稱“鬼節”,佛教叫”盂蘭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節日期間,民間家家迎請祖先亡魂,頓頓擺酒食供品奉獻。
月半節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村寨内外到處是牛角聲、鑼鼓聲和歡笑聲。從初十開始,各家各戶都擺上魚、肉、酒等,歡度節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節日的最後一天,也是最熱鬧的一個晚上,這個晚上,家家戶戶都做出最好、最豐盛的飯菜,主賓歡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豐登。晚飯後,姑娘、小夥子身着節日盛裝,對歌跳舞,直到雞鳴晨曉,人們才進入夢鄉。
“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駕”。這俗諺說的就是鄂西土家月半節。在鄂西土家地區,月半節是最大的節日,比過年還要隆重。而且月半節的時間很長,從農曆的七月初一到十五均叫月半節。農曆七月初一到十五新老亡人的靈魂都要回家探望親人。七月初一,廟裡開始撞鐘,以召喚那些新老亡人和孤魂野鬼。初五備酒醴,燒香紙,迎接亡人。初七為放河燈,各家各戶事前用紙糊篾紮做成彩燈,燈底塗上桐油,放于清江河中。
月半期間也有許多禁忌。飛進屋中的青蟲,不能動它,比如青螞蚱等等,據說這是親人的魂魄歸來。另外就是未滿12歲的小孩子不能剃光頭,說是怕被亡人認錯帶走。如今看來這是迷信,但山裡的土家人則一直将這種習俗保存了下來。從南北朝時期到今天,這種習俗一直被我們保留下來,并非常重視的對待。
土家人非常重視月半節,這是合家團聚的節日,也是祭奠祖先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包含了土家人太多太多的情感了,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裡,土家人還能把這些古老的節日與習俗保存下來實屬不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