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奉獻?“我深知成績的取得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它不斷提醒和鼓勵着我,不僅要全力經營好公司,更要在脫貧攻堅的路上貢獻一份力量,發揮好青年先鋒的作用”濟南伊品齋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馬琛琛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公益奉獻?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深知成績的取得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它不斷提醒和鼓勵着我,不僅要全力經營好公司,更要在脫貧攻堅的路上貢獻一份力量,發揮好青年先鋒的作用。”濟南伊品齋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馬琛琛說。
說她是一位商人,源于她的白手起家、勤勞奮進;說她是一位公益使者,源于她的善良、奉獻。她,就是馬琛琛,一個從3張小桌白手起家的“80後”,一個熱心公益的創業者。
“公益沒有那麼遠,隻要心中有愛,公益人人可為”
全省道德模範、“齊魯最美青年”,在大部分人眼中,集衆多頭銜于一身的馬琛琛,無疑是成功的,她的創業故事被大家所熟知。但這個從小金莊走出來的姑娘是如何踏上公益之路的,卻鮮有人知。
事情要從2012年說起。臨近年關的一個冬夜,馬琛琛的父母在寒冷的街頭發現了一位凍得瑟瑟發抖的老人。在為他尋家無果的情況下,他們将老人帶回了家。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馬琛琛真切感受到父母待老人如親人的真誠與善良。這在馬琛琛的心裡埋下了善良的種子,也讓她明白了“人人可善”的道理。
2013年,馬琛琛懷揣着1200元錢,從3張小桌做早點開始了她的創業路。雖然是白手起家,但心中那份“隻要心中有愛,公益人人可為”的人生信念未曾改變。
創業之初,雖然資金緊張,但馬琛琛不忘幫助身邊的困難群體。“那時候沒什麼錢,拿不出大筆資金救助别人,但是我有燒餅,我就想着可以免費提供給環衛工人吃。”就這樣,從最開始的一個環衛工,到後來整條街上的環衛工都可以從馬琛琛的早餐攤領取免費的牛肉燒餅,馬琛琛開啟了她的公益路。
“人生就像一塊電池,公益就像給電池充電,隻有不停地充電,人生才會繼續”
由于經營方式的轉變,2014年6月,馬琛琛
專門做起了牛肉醬。随着事業的逐漸向好,馬琛琛又将公益目光投向
了小金莊村裡的困難家庭。
“2013年開始,隻要經濟條件允許,我都會走訪幾戶困難家庭,也沒有很貴重的東西,都是米面油等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不值得一提。”談起這些事,馬琛琛說得輕描淡寫。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除了幫助員工解困之外,她和愛人堅持每年走訪困難家庭和探望百歲老人,為他們送去關懷和溫暖,從五六戶到十幾戶,從定期到不定期就這麼堅持了7個年頭,她們用奔波忙碌的腳步踐行着矢志于公益的初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襲來,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她主動請戰,報名參加了社區抗疫志願服務隊。志願服務期間,她發現社區工作者冒着正月的嚴寒24小時堅守崗位,卻隻能拖着疲憊的身軀吃泡面,她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幫不上太多忙,就想着發揮自己做餐飲的優勢,讓社區一線防疫人員能吃頓熱乎飯。就這樣,我把附近的員工召集起來,連續半個多月每天為社區工作人員送去愛心午餐,牛肉面、羊肉湯、牛肉燒餅頓頓不重樣。”馬琛琛說。
“公益并不限于捐款捐物這種單一方式,還可以讓受助者獲得脫貧的技能,實現‘造血式’慈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馬琛琛來說,她并不滿足于單純的資助。“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讓他們掌握生存的技能才是真正的慈善。”
馬琛琛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2016年,她回村創業成立了濟南伊品齋食品有限公司。當時廠裡的工人都是來自本村和附近村裡的農村家庭婦女,帶着她們一起創業既能照顧家庭還能有經濟收入。如今,她創立的“回香伊品”品牌已經走出濟南市,走出山東省,甚至走出國門。
談到在創業路上的艱辛,她說自己險被困難打倒。“一路走來,遇到的無論好與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外界給的評價、他人的看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再能帶動他人的話那就更好了。”馬琛琛笑着說道。
2018年,正是她想要大幹一場的時候,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為濟南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她的工廠也在拆遷範圍之内。一邊是家鄉的發展大機遇,一邊是剛剛投入心血建成的新廠房,馬琛琛的内心矛盾起來。
成功與收獲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創業路上,荊棘叢生,困難與麻煩接踵而至。“這一形勢下,我還是一咬牙一跺腳選擇了帶頭拆遷,可是回頭看看和我一起創業的員工面臨着失業,心裡有說不出來的心酸。”她說道。
劉大媽老伴兒常年身體不好,就靠大媽一個人的收入過日子;老姜攢錢為兒子結婚蓋新房;徐阿姨年齡大了再去哪裡工作……“老闆咱能不能不散夥,我們還想跟着你幹!”徐阿姨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馬琛琛的心窩子。
“困難擺在面前,我就考慮如何利用新契機,安置她們就業,帶領信任我的員工繼續沿着老路子蹚出新路來。最終決定,從食品生産加工轉入餐飲行業。”
想方設法為困難群體提供更多的再就業崗位,是馬琛琛的努力方向。在街道和區有關部門幫助下,最終,她的首家“馬大琛酥餅牛肉”餐飲連鎖店開業。今年年初,第二家餐廳也順利開業了。在她的店裡,有下崗職工,有貧困家庭群衆……“下一步,我要再預留出一部分崗位,幫助更多的家庭,實現‘造血式’扶貧。”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經過不懈努力,如今,在馬大琛餐廳工作的員工人數已經超過30人。她不僅改變了自己,還帶着大家在這個舞台上實現着自己的幸福小康夢,更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幾年下來,變化的是我的事業目标,而不變的是我想要帶着父老鄉親一起創業緻富的責任。”馬琛琛說。
“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次攙扶,都是善舉。今天我幫助了他人,事後他們就會将這份愛傳遞下去,公益事業就會因此生生不息。”就是這樣,馬琛琛用她的公益故事感動了身邊的一個個人,她也報名參加了2020“愛湧泉城”公益評選活動。
“我知道前行的道路還很遙遠,我會一直堅守初心,把企業做好,盡我所能讓更多人和我一起走上創業緻富的幸福小康路。”這就是馬琛琛,一個普普通通的創業青年,“我将在幫扶的道路上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本報記者郭歌郝磊)
來源: 濟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