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發布,核心賣點簡單暴力:骁龍8 ,3499元起,頂配3999元。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是歐加系(綠廠系)首台骁龍8 手機、第二台搭載骁龍8 的非遊戲手機。新機首發LPDDR5x内存和Pixelworks X7獨立顯示芯片,支持廣電/移動的N28 5G頻段。
但講道理,它最Surprise的,其實是12 256版3999元的定價。這是一台3個檔位,價差隻有500元的手機。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100W氮化镓快充頭,型号VCBAJACH,最高11V 9.1A=100.1W,電流達到誇張的9.1A,超出常見功率測試儀的量程(實際峰值能到79W,而非大部分媒體測試的71W)。
1米長的充電線,也因此升級成粗壯的10A線材。最大遺憾是,依然是私有協議的爆改A口,要線頭配合才能全力。
真我GT Neo3、真我GT2 Pro、真我GT2大師探索版 ↑
外觀上,真我GT2大師探索版最矚目的就是直屏超窄邊。熟悉綠廠的用戶,估計已經都對這屏幕有印象了。
側邊1.48mm,下巴2.37mm,“上巴”1.84mm,94.2%屏占比确實不開玩笑(四邊等寬的iPhone是2.42mm)。
另外,回看真我GT2 Pro,它除“上巴”寬點,也足夠窄邊了。
真我GT Neo3、真我GT2 Pro、真我GT2大師探索版 ↑
機器有硬箱·曠野(素皮)、冰島(白)、蒼岩(墨綠)三種配色,我們手上這台是造型最為特殊的硬箱·曠野版,簡述就是:大膽,極為大膽。
素皮 四角的金屬鉚釘,而相機矩陣又是玻璃的,甚至手機殼都相應增加了很多細節,确實有用心做。
但講道理,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複古英倫風的旅行箱,所以個人意見簡述就是:買白色或墨綠色。玻璃後蓋簡單大方好打理,散熱還好。
質感與手感:質感和做工都不錯,深古銅色的中框也挺漂亮的。但素皮版195g、玻璃版199g,再配上直邊中框,就不要對手感抱太高預期了。
短焦指紋:位置低,但速度快。
隐藏式壓感肩鍵:肩鍵在右邊框,能自定義映射,有單鍵和雙鍵映射(即一邊松開、一邊按下,也能映射不同的操作)。在吃雞、原神等常見遊戲裡,有預設好的映射能直接用。
壓感肩鍵在響應速度和盲操上吃虧,要稍微熟悉一下位置,體驗肯定赢不了實體肩鍵。但隐藏式方案的代價小,這波不虧,如果系統能開放肩鍵的日常功能映射就更好了。
杜比全景聲雙揚聲器:最大音量無破音,單元素質一般,雖有Dolby Atmos和Hi-Res雙重認證,雙揚音量和高低頻特性差距大,導緻聽感相當一般。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原色模式sRGB色準↑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觸控采樣率↑
京東方的6.7英寸120Hz 2412x1080中置打孔OLED,類鑽排,局部峰值1000尼特,JNCD≈0.4。5代大猩猩玻璃,Pixelworks X7獨立顯示芯片(能讓遊戲從30fps插幀到120fps),360Hz觸控采樣,瞬時1000Hz。
實際日常觸控120Hz,遊戲中360Hz。
這塊屏觀感OK,大角度下的亮度衰減控制相對較好,平均灰階偏離控制也不錯。峰值亮度和色準比同門屏幕低一些,主因應該是3個顯示模式的伽瑪值都在2.02上下(标準值為2.2),讓暗部更明亮,影響了色準表現。
調光模式在亮度條的60%-70%區間切換,此時亮度在150尼特左右。開發者模式有類DC調光,不是假DC,能和120Hz同開。
系統是Android 12底層的realme UI 3.0,當做真我版的ColorOS 12就好了。特征依然是流暢舒服,但後台管理極為嚴格。新版本中,調節亮度滑塊時會有舒服的振動反饋,負一屏的健康碼等生活便捷功能好用,面向用戶的系統和自帶應用全都已經64位化,其他就不細說了。
5000mAh雙電芯,200尼特亮度,經30分鐘《和平精英》(HDR高清 極限幀數 抗鋸齒)、30分鐘B站1080P視頻播放、30分鐘微博短視頻、各30分鐘的Wi-Fi和5G沖浪,共2.5小時的續航測試後,剩餘電量77%,表現優秀。
持平vivo X80,遠好于GT2 Pro和150W快充版的GT Neo3。LPDDR5x有功勞,但保守的CPU調度功不可沒。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首發綠廠系的100W快充,電流達到誇張的9.1A,超出常見功率測試儀的量程。
電流因卡在8.1A,導緻大部分媒體測的都是71W峰值,實際上真我GT2大師探索版峰值是能到79W的。和120W快充還有距離,但這是5000mAh電池,貌似也不能要求太多。實際充滿耗時30分鐘,和綠廠系80W 4500mAh搭配的總時長一緻。
骁龍8 性能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是第二台骁龍8 的非遊戲手機(“第一台”是小米12S/12S Pro/12S Ultra),一定程度上提前劇透了綠廠系之後的骁龍8 機型的調教風格。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這顆骁龍8 ,CPU調度相當保守,特别是多核調度。
GeekBench成績用于看峰值性能,而日常表現可參考RAR測試成績,它是冷門工具,不帶跑分優化。而同樣不在跑分白名單的GeekBench 5.1,單核1044,多核3572。
在RAR測試中,即便是GT模式(真我的遊戲模式),CPU大部分時間都是2.4G 2.1G 1.8G的半摸魚狀态,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倒是GPU調度比較積極,能咬着紅魔7S Pro這種遊戲手機。而閃存方面,随機讀取不錯,随機寫入偏弱。
超大核在高負載和開某些肥胖的app時,能上3.2GHz。但凡中核不是A710,這就是以前骁龍870的劇本了。這一代,安卓旗艦終于在CPU性能上稍微拉近了和蘋果的距離,但CPU和GPU的整機單烤功耗都是10W級别,所以就算是換成台積電4nm,骁龍8 長時間中高負載還是會有點溫熱的,但遠遠遠遠遠遠好于骁龍888和骁龍8 Gen 1機型。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首發LPDDR5x内存,但骁龍8 最高支持6500Mbps的LPDDR5(天玑9000是支持7500Mbps LPDDR5x内存的),所以這裡主要用處是降功耗。真我官方數據對比LPDDR5綜合功耗降低20%,長視頻降低25%,遊戲降低30%,但其實更多是骁龍8 的功勞,而非内存 。
雖然SoC能效比骁龍8 Gen 1的真我GT2 Pro更高,但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散熱總面積(37904mm²)是骁龍870的初代真我GT大師探索版(12387mm²)的3倍有餘。夾着主闆的雙VC均熱闆面積達到4819mm²,緊跟在K50電競版,明顯抛離其他正常機型(單位mm² ):
• Redmi K50電競版,4860雙片
•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4811雙片
• vivo X80,4285
• 真我GT2 Pro/GT Neo3、一加Ace,4129
• Redmi K50/K50 Pro,3950
• iQOO 9,3923
• 一加10 Pro和Find X5 Pro,3161
• vivo X80 Pro,2961
• 小米12 Pro,2900
真說哪裡不對勁的話,就是素皮版浪費這個散熱配置了。除非是特别喜歡素皮版的設計,否則我們都無腦推薦玻璃版。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CPU調度雖然保守,但GT模式的溫控極為兇猛,魅族看了都直點頭。
20分鐘3DMark Wild Life Extreme穩定性測試,正反面都能沖破50度,邊框已經燙手了,但素皮後蓋體感依然比較舒适。
兇猛的溫控,換來兇猛的3DMark Wild Life穩定性。200尼特亮度,室溫25度,真我GT2大師探索版在非Extreme和Extreme場景(各種連跑20輪)的穩定度都在92%左右,遠遠好于小米12S Ultra。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在原神沒降分辨率,是720P渲染。
200尼特,室溫24.8度,63%濕度,WiFi,極高畫質60幀,關閉動态模糊,璃月港大直路來回20分鐘。
原神溫度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平均幀率59幀,整機平均功耗4.97W,最高溫度42.3度,表現遠超預期,成績已經超過了天玑9000的vivo X80。台積電牛逼!要知道,我們這台還是帶着素皮debuff的(雖然我們手上的X80也是)。
因為空調開猛了,測試環境溫度偏低,加上真我極為保守的CPU調度,這顆骁龍8 竟然還有餘力,CPU平均占用率隻用64%左右,看來以後的測試溫度得往上調才行。
另外,希望後期調度能把CPU放開點,雖然現在安卓平台的平均幀率上去了,但原神裡,因突發加載造成的偶發性卡頓,依然是挺膈應的。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相機log信息↑
除了超廣角的光圈從F2.2縮小到F2.4,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相機硬件,基本就是複刻了真我GT2 Pr:帶OIS的IMX766配5000W JN1的150度超廣角,再加上獨苗級的顯微鏡微距。
本來同一家廠接近但相機硬件是沒什麼好比的,但真我這次的算法變化,是很特殊的樣本,所以特意詳細比一下。
超廣角樣張
超廣角場景1、2,全景與中央放大
超廣角場景3、4,全景與中央放大
超廣角場景5、6,全景與高光處放大(這白平衡,人都看傻了)
超廣角場景7、8,全景與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
主攝場景1、2,全景與中央放大
主攝場景3、4,全景與中央放大
主攝場景5、6,全景與中央放大
主攝場景7、8,全景與中央放大
主攝場景9、10,全景與中央放大
主攝場景9、10,全景與中央放大
高像素模式,全景與中央放大
“2倍變焦”全景與中央放大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多幀合成比真我GT2 Pro積極很多,特别是超廣角。現在夜景模式是按下快門立刻顯示倒計時,比延緩顯示倒計時的GT2 Pro看着自然多了。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暗部壓得更用力,黑的部分更黑,玄學點是影調更有Find X5 Pro的味道了。高光壓制大有進步,達到頂級旗艦水準,夜景細節和降噪都有一定程度提升。
超廣角這邊,光圈從F2.2縮小到F2.4的影響明顯,非弱光場景的噪點控制和細節都不如GT2 Pro,且白平衡不穩定。但同樣因為夜景算法提升,它在暗光時反而比GT2 Pro更強。
其餘甚至連8合1處理的2倍變焦、AI 5000萬像素模式,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表現都對比GT2 Pro要稍稍強一丢丢。我願稱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為“真我最強拍照”。
除了屏幕,真我GT2大師探索版在拍照、充電上都有小提升。而用上台積電4nm的骁龍8 ,堪稱勵志,性能更強,功耗卻低一大截。高通!Arm!你知道我們這兩年是怎麼過來的嗎?其餘像散熱和壓感肩鍵,算兼職當遊戲手機的贈品。
真我GT2大師探索版的頂配和小米12S的乞丐版同價,入門版差500元,高配差700元,和小米12S Pro更是差了1200元。
理智告訴我,曲屏、120W快充、IMX707成本高,但終究還是被3499改變了我。
畢竟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哪有那麼多錢(受虐滑稽.jp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