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開,馨香滿懷。為學習前沿理論,提升教師素養,構建生本課堂,10月28日上午“漢台區小學數學教師外出學習分享暨優質課展示活動”在漢中市實驗小學舉行。漢台區教體局副局長何光昭、漢台區教研室主任劉海生主任、漢台區教研室小教科科長殷琦、漢中市實驗小學校長張紅安、小教科教研員張惠萍、陳平平、李麗明以及漢台區各學校200多名數學教師參加了聽課學習。漢台區教研室教研員張惠萍主持了本次數學研讨交流活動。
活動中,漢中市青年路小學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付波老師執教了六年級數學《百分數的認識》。他深入專研教材,創造性的處理教材,善于構建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引發學生思考,在問題沖突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巧妙地利用課堂生成資源,讓學生在遊戲中解答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漢台區教研室的漢中市名師、漢中市學科帶頭人龍君老師執教了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再認識(一)》。龍君老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等,讓學生重新認識了分數的意義;通過動手分一分、拼一拼等活動,調動起學生探究和思考的熱情,讓學生再次感悟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獨立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課後兩位上課教師認真細緻地進行了說課和反思,評課交流中,聽課教師積極參與,暢談收獲與啟示。聽課教師對兩位執教老師課堂上巧妙的預設、靈動的生成和良好的教學效果給予充分的肯定,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和留下的遺憾,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議。互動交流氣氛熱烈,見解獨到深刻。
漢中市實驗小學南關校區教師、漢中市教學能手陳秋歌老師以《新思想如沐春風,妙課堂開闊視野》為題,從“棄抽象形式,則具象嘗試”、“變程序教學,為發現教學”、“數學課需要人情味”三個方面,彙報了赴成都參加第八屆《巴蜀課堂》暨全國小學數學名師優課教學觀摩研讨會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新理念,新方法,使與會老師如沐春風,受益良多。
漢中市青年路小學的付波老師為大家作了以《''學''為中心 發展為本》為主題的第八屆《巴蜀新課堂》全國小學數學名師優課觀摩研讨會學習報告,他以研究對象的改變、知識觀和教育觀的改變、核心素養的提升等為主題,闡述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和教育、教學、學習三者之間的關系,引起了全體培訓教師的共鳴,現場掌聲不斷。
漢台區教研室主任劉海生在本次活動總結中強調:教無止境,學無止境,研無止境。全區教師要加強新課标及相關理論的學習,努力轉變教學理念,圍繞“三維目标”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中心,規範備課行為,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強化教學反思,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漢台區教體局副局長何光昭最後作重要講話,他指出:各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區教體局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五育并舉。要大力提升教師專業化成長,實現教科研一體化,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提高全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給漢台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本次活動,充分挖掘了優質教育資源,通過開展校際聯盟、合作教研活動,加快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
圖: 葉畢玉 王 敏
文: 安 紅 劉亞平
審核:劉海生 殷 琦 張惠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