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DAY
聲音裡的中國
淮海戲《白馬吟》:一聲人語沖出口,先把我秋哥叫個夠。叫個夠,叫不夠,我的秋哥呀……
淮安裡運河戲劇表演
盛夏時節,江蘇淮安人民大會堂正在舉行“幸福淮安 文旅惠民”演出。這個夏天,淮海戲、淮劇以及京劇在這裡輪番上演,帶給觀衆豐富的藝術享受,也生動地展現出淮安地處南北過渡地帶奇妙的人文景觀:淮安北部流行粗犷豪放的淮海戲,淮安南部流行婉轉柔美的淮劇,而因大運河而興的京劇在這裡也深受人們的喜愛。
淮安裡運河
宋長榮京劇《紅娘》:相公識書習經典,豈不知非禮勿能言,崔家世代為官宦,老夫人治家最謹嚴,素無瓜葛非親眷,你娶妻之事有何幹?今日幸在紅娘面,不然你性命就難保全……
淮安裡運河中洲島
有着2200多年曆史的淮安,正好處于中國南北分界線上,臨江近海,四水穿城,讓這裡成為南船北馬交彙之地。南糧北調,北鹽南運,皆經此地,讓淮安有“運河之都”的美譽,而百花齊放的曲藝也見證了這座千年古城綿延不絕的繁榮景象。
01:39
淮安——壯麗東南第一州
淮安話叫賣:鏟刀磨剪子、賣小闆凳、洋火、洋面,賣茶葉喽……
千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僅令淮安繁華如錦,更讓南北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舊時淮河以北的民居多為紅瓦土牆四合院,淮河以南則是典型的青磚黛瓦,淮南愛吃米,淮北愛吃面,而屬于江淮官話洪巢片的淮安方言正好呈現出兼容并蓄的特征,著有《淮安方言考》的淮安方言學者朱小飛說,淮安人常以字正腔圓的“淮平子”自居,口語中多有“南蠻北侉”之說。
淮安方言專家朱小飛
朱小飛:語音特點,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鼻音“n”和“l”不分。比如南京的“南”和藍天的“藍”我們分不清楚。翹舌音和平舌音不分,比如說“z”“c”“s”與“zh”“ch”“sh”,我們分不清楚。淮安話之所以說是方言,實則就是古音。布布方言裡面所用許許多多的詞彙就是古語的遺存。比如“姑姑”這個詞,淮安話會說“布布”。這種如果說要是細說,那真是太多太多了。
淮安河下古鎮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地道淮安人,朱小飛在《淮安方言考》中收錄了大量《西遊記》中使用過的淮安話。
朱小飛:《西遊記》第九十六回說,“你這夯貨,隻知道吃,正是那槽裡吃食、圈裡擦癢的畜生。”這個就是典型的諺語,是說豬八戒在豬食槽裡吃過食,身上癢的時候就在豬圈牆上蹭癢。如果你要是知道這是淮安經常說的一種口頭語的話,你看到了肯定會心一笑,為什麼?說到你心裡去了,多親切啊。
淮安淮揚菜博物館
襟吳帶楚客多遊,壯麗東南第一州。綿延千裡的大運河,跨越千年時光流淌至今,靜靜地講述着淮安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這裡是如詩如畫的水上明珠,這裡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天堂,這裡的人們熱愛傳統,胸襟坦蕩,這裡,是南來北往客的遠方和故鄉。
淮安新城
淮安童謠《拐磨拐》:拐磨拐呀,請舅奶呀,舅奶舅奶沒在家,趕快去請大舅媽,大舅媽燒水秃腳丫……
長按掃描關注
監制丨高岩
策劃丨武俊山 李謙
記者丨盧燕 景明 孫西嬌 索浩陽 任柯源
播講丨姚科
制作丨單丹丹
新媒體編輯丨廉金亮
編輯丨李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