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混改已經一年有餘,但作為天津最大的市屬國有房地産企業,天房集團的混改之路卻一直不甚明朗。而天房集團開發的位于天津市河西區的樾梅江(又名:粵翠名邸)項目,亦因質量問題将拆除重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今年4月,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對粵翠名邸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處理情況通報:該項目個别棟号存在混凝土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質量問題。因此,天津天房鼎信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建設單位沒有認真履行質量管理職責,給予該公司全市通報批評。
樾梅江項目由天房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天津天房鼎信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目前一共銷售了500餘套房屋。
因為混凝土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将會導緻結構強度不夠,帶來極大的安全隐患。天房集團決定,将該項目全部完成的18棟住宅主體建築拆除重建。
關于該項目問題的解決和後續處理,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樾梅江項目,并采訪了相關工作人員。
樾梅江項目售樓部(每經記者 王佳飛攝)
“我們這個項目出了點問題,暫時還不發售。”該工作人員表示。
當記者詢問項目出了什麼問題時,該工作人員說:“我們僅有幾棟樓用的水泥有些不達标,可能會導緻建築強度不夠,但我們是國企,本着負責的态度,公司決定将所有的已建建築拆除重建。”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對于重建而導緻的交房延誤,我們向業主提供了兩種賠償方案:第一種方案是業主選擇退房,公司向業主一次性賠償總購房款的6%;第二種是業主接受延期交房,在延誤期内,我們會每月向業主支付賠償金,直至支付完成總購房款的10%。”
對比兩種賠償方案,不難看出天房集團是傾向令業主選擇第二種賠償方案的。選擇此種方案,業主既可以得到符合質量标準的新房,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購房款賠償,所要付出的隻是更多的時間成本。
事實的确是這樣。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一共銷售了500餘套房屋,大部分業主選擇等待交房,僅有30多戶業主選擇退房并獲得6%的購房款賠償。
該工作人員說,“目前拆除的招标已經完成,公司正在确認一些拆除細節,同時也在将樓體清理幹淨,該回收的回收,最近就會拆除。”
交談中,該工作人員多次強調作為天房的國企屬性,表示會承擔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并表示,“如果是小私企的話,老闆早就跑啦。”
交房時間延長兩年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天房的賠償方案還沒有開始執行,自己最擔心的還是房屋的質量問題。
該業主表示,“肯定對賠償方案不滿意啊,不過一些維權的業主也沒有結果,天房内部也有問題。”該業主露出了一言難盡、不可細講的神态。
記者聯系了天房發展的董秘,但是得到的回應是:不在單位。記者又試圖和天房其他相關部門接觸,經傳達室内部溝通後,告訴記者的是:“你可以再約。”
樾梅江項目的宣傳冊上,依舊醒目地标注着“十餘載凝練,榮歸梅江”。針對此次事件,天房承諾再次交房的時間是2020年,将“榮歸”的時間生生又拉長了兩年多。
記者 |王佳飛 編輯|魏文藝 李淨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