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3:28:37

作者:周琛方;編輯:徐無鬼

  參觀博物館,大概是我們最熟知的文化活動,是我們感受古代社會、了解當地曆史的最佳途徑之一。

博物館裡,常有自己的明星器物,還通常有一尊鎮館之寶。它們很受好奇的人們圍觀。然而,除了拍個照片、發個朋友圈,也隻徒添一句“此物應該很值錢”之類的感歎。很多時候,人們對古器物的認知,隻停留在膚淺的表層,并受盡工藝精美、傳世之作之類的形容詞洗耳,而心有震撼。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牛首三足鬲)1

但是,對古器物的準确認識,應該在精美的外觀之外,去了解與探索文物産生的時代,是個何等的社會狀況,當時的審美情趣又為何如此,此器物用于祭祀還是日常生活等等。從古器物的方方面面去認識與掌握,那才稱得上是對中國古文物的觀摩與解讀。正是基于此,作為吳越古文化博物館的館長,我拟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推出“鎮館之寶”系列講座。不定期地推出我所收藏的鎮館之寶,用有趣、易懂的圖文,解讀這麼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此古物到底好在何處。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牛首三足鬲)2

鎮館之寶第一講:牛首三足鬲

提起青銅器,人們通常想到的是鼎。而提到鬲的時候,很多人甚至不會讀。鬲,音“麗”,是古代的一種炊器,通常用來煮粥。鬲的出現,也說明人類已經開始廣泛品嘗熟食。但作為本館的鎮館之寶,牛首三足鬲是青銅藝術美的标本,而絕非僅僅是一隻年頭比較久遠的飯鍋。

沉睡了近3000年,當這尊鬲再次見世之時,人們歎為觀止,驚喜萬分。真是十分感謝前藏友的惠讓,使這隻牛首三足鬲能夠在吳越古文化博物館内熠熠生輝。

如果此文物會說話,他将如此自白:

大家好,我是牛首三足鬲,目前在博物館裡算“一哥”,優越感之一:我有多位堂兄弟在世,不孤單。那是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伯矩鬲,他是燕國的“行人之官”,負責迎接周王使者等外交禮儀活動。雖然主人分封國燕,但仍是周朝中的要人。主人掌管禮儀諸事,審美品位很高。對了,我還有好多兄弟姐妹,什麼伯矩鼎、伯矩簋、伯矩壺等等共有20位,是大家族。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牛首三足鬲)3

但是,曆史的浪潮洶湧,我們大家都流落天涯,天各一方。據說,伯矩壺在美國華盛頓弗裡爾美術博物館。而我最思念的是我的伯矩簋妹妹,她這一百多年裡,颠沛輾轉到英國,據說後來被拍賣了80萬英鎊。唉,說起來全是淚,令人唏噓不已。不過,伯矩鬲已經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第三批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之一,該為他驕傲。

我的優越感之二:顔值高。當下是個看臉的時代,而在我們商周,青銅器也有自己的穿衣風格,商周青銅時裝周的流行款是——獸面紋(或稱饕餮紋)。甲骨蔔辭中記載,商人非常迷信,有時占蔔活動幾乎每天都有,還常常殺牛、羊、豕來祭祀鬼神,數量從幾頭到千頭不等,想想真是罪過。牛是那時重要的犧牲,牛頭紋也是青銅器的常見紋飾。我身上的七頭牛也是各有特色,蓋鈕的兩隻牛頭十分逼真,耳朵的弧度還能體現出牛耳的柔軟;蓋面是兩隻浮雕牛頭,牛角上有凸起的鱗片狀紋飾,還有四顆獠牙;三隻袋足上均有一隻浮雕牛首,朝向三個方向,牛角翹起凸出器身,鼻梁及牛口兩側都有夔紋作為裝飾。當時的青銅器,像我身上背着這麼多花樣翻新的牛頭的可就稀罕了。在祭器上雕刻動物紋飾,或多或少繼承了原始圖騰崇拜的色彩,它們是溝通人與神的媒介。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牛首三足鬲)4

我的優越感之三:我為青銅藝術代言,想象一下大名鼎鼎的後母戊鼎和商人面紋方鼎的樣子,你是否感覺到莊嚴神秘,甚至望而生畏?在我們商周,青銅禮器都是在祭祀和大型典禮時使用的。大型典禮可不是春晚那種難忘今宵的氣氛,我們在典禮上是奴隸主貴族們尊嚴和威嚴的象征,是用來震懾奴隸的。

三足鼎的耳和足的位置(牛首三足鬲)5

我們的美,是莊嚴雄沉、獰厲神秘的,正如商周時代神秘的巫術文化、祭祀活動所傳遞出的感覺。三千年前,我作為陪葬物品被埋入土中,孤獨地在地下等待了三千年。三千年的埋葬,腐蝕了我身上的黃金般的璀璨光芒,隻留得處處青綠色的斑駁鏽迹。三千年的遺忘,祭典上的火焰早已熄滅了吧,主人風姿也無人記得,漸漸變得模糊不清,好像隻有我與這片土地守候到了今天。

好了,今天的主題演講就到這裡了,我該回館裡歇息了。是的,我的身上,全是曆史的符号與信息,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結晶與象征。

再見,請記得來看我,我是優越感十足的牛首三足鬲。

作者簡介:周琛方,古器物藏家。自謂吳越古文化守望者,現為吳越古文化博物館館長。 本文已授權刊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