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13:51:17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1

編者按:在論述文檢測答題時,如何實現快速閱讀,這裡給的出路是快速讀懂提問思維。讀懂提問思維,也才明白答題思維,因為,這是同一種思維模式。所以,本章節的關鍵詞是“思維”。本文适合中小學語文教師、閱讀研究者及思維研究者閱讀。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2

思維

在論述文中閱讀檢測中,命題人的提問,必定含有思維指向(也可以說,這些命題的目的之一,就是訓練閱讀者的思維)。這個思維指向,對于答題者,也就是答題思維。明确答題思維,不僅可以快速答題,也是有意識的磨砺思維。我們除了在題幹裡用篩選符号标注出指示答題思維的詞語外,還有必要在題幹的末尾标出具體的思維符号。常用的答題思維及符号如下:

(1)構成(…)

“…”為構成符号,也是要點符号,因為,事物的構成,必有其要點、要素。構成符号(…)也代表構成思維。[1]當我們識别并用 “…”标注需要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就應當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幾個要點、要素構成它的細部;于是,我們就應當盡量打開思路,尋求答案的多個要點,而不是隻抓住一點就沾沾自喜,而不及其餘。

論述文閱讀提問中,以下主題的提問,常常意味着要用構成思維解答:

①概念

一個概念,往往就是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又多是由兩個語素構成。因此,概念的含義往往包含有兩個要素、要點。理解概念的含義時,就要盡可能全面揭示概念的含義。例如:

作者所說的“靜趣”的含義是什麼?[2]

這裡就是對概念理解提問。“是什麼”指示我們要用構成思維答題,為了強化這個指示,有必要在問題末再标注上“”。對于“靜趣”,我們容易以偏正詞語推之,理解為“靜的趣味”,因而,理解“靜趣”就偏向了“趣”而忽視“靜”。但是,命題人的意圖是這個概念有兩個要點:“靜”與“趣”都必解釋。

參考答案是“‘靜趣’是指心界空靈(或擺脫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獲得無窮妙悟。”這個答案有兩個要點,前部分側重釋“靜”,後部分側重釋“趣”。也可以理解,“靜”是概念的主體,而“趣”是其功能,這是一個主謂式的詞語(與我們猜想的偏正式就不同)。

總之,為了避免概念理解上的偏漏,閱讀提幹時,宜在問題的後面标注上構成符号。這樣可以提醒我們全面思維,不偏不漏地理解概念,答出概念本身具有的要點、要素。

②句子

如果說,理解概念要關注組成概念的語素,那麼,理解句子,要關注組成句子的分句或短語,是順理成章的。我們可以在理解句子的提問後面标注上構成符号,以便提醒我們注意句子的構成要點、要素,力争全面理解句意。

③結構(思路)

前面說過,結構與思路,是硬币的兩面。在論述文閱讀中,我們也可以不做嚴格區分。這裡要說的是,閱讀命題要我們分析文章結構或思路,似乎有點吓人,但是,如果我們知道,結構或思路是由文章開頭、中間和結尾(或文章主體部分的層次組成),我們就豁然開朗了。說白了,分析結構或思路,就是文章的組成部分。例如:

文章題為“談靜”,但最後一段才寫到“靜”,請簡要說明全文的思路。[3]

題幹已經提示了思路的大緻構成:開頭并不談靜,最後一段才寫到靜。參考答案是“先由人生樂趣談起,提出人生樂趣一半來自于感受;再闡述感受力有強有弱,感受力強,能‘處處領略’,就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最後闡明領略趣味要‘靜’中得‘趣’”。

從這個答案可以看出,分析文章結構,表面上看,就是說明文章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這裡,也就是把文章分成了三部分。這三個部分的内容概括,也就是思路的要點。但實質上,這各部分内容裡面暗含着思維路徑。[4]不過,在這裡,我們最少要知道,思路是可分的,是有要點、要素的。

④中心(觀點)

對于文章的中心或主要觀點的概括,同樣不要隻局限于一個要點。尤其是思辨型論述文,中心或主要觀點往往是多個分論點(觀點)的綜合。于是,中心或觀點,也是幾個要素組成的。我們用構成符号标注題幹,就意味我們要做好多方綜合的準備,而不摘其一點,就以為是文章的中或觀點。

⑤态度

态度包括觀點,但觀點不包括态度。我們說态度時,可能指觀點(認知),但更多的指情感,以及在認知、情感基礎上的行為傾向。我們常說,文章要态度鮮明,但鮮明并不意味着簡單、單一。因此,我們思考文章态度時,仍要考慮其是否有多個要素。例如:

作者指出人們往往對異類持什麼态度?作者認為應該持什麼态度?[5]

參考答案是“排斥、打壓,缺少起碼的寬容。肯定具有積極意義和帶來創新結果的異類,容忍無害的異類現象。”人們對異類的态度有三個要點,排斥、打壓是外部行為,缺少寬容是内心情感的。作者認為應該持的态度有兩點,一是肯定,二是容忍。肯定和容忍,都是建立在對異類的充分認知基礎上的情感傾向。

如果我們把概念、句子、結構(思路)、中心(觀點)、态度等都視為是不同的生命體,我們用構成符号(…)标注、提醒,就顯得合理合法、自然而然了。因為,生命體是有機的整體,但也是可以分節的整體。否則,就不會有關節等動物學名詞,也就不會有頭、身、尾這些日常用語。

要特别說明的是,在寫答案時,如果要點的字數稍長,可以用序号①②③等标出,這樣容易窮盡要點。但是,要注意,标序号适合分析答題,如果在此基礎上還要綜合,就不宜用序号标注。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3

(2)原因(←)

當題幹中提問“為什麼”的時候,即是在指示我們需要探求問題(現象、話題)産生的原因(理由、前提)。我們在問題後面标注“”,用來提醒回答這個提問需要進行原因思維。[6]如果,事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就是多元素構成,于是,這裡的原因思維裡面,又可能包含構成思維。隻不過,我們為了标注的簡便,原因思維隻用“”标注,而不再疊加構成符号。例:

在“詩的境界”形成的過程中,隻能有“直覺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這種說法正确嗎?為什麼[7]←

“‘詩的境界’形成的過程中,隻能有‘直覺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可視為一個結論,這裡要追問的是結論産生的前提。結論也就是結果,前提也就是原因。[8]有果必有其因,有結論必有其前提。參考答案:“正确。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将全副精神專注于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就形成不了‘詩的境界’。”這個答案是可信的,因為文章就這樣講理由的。[9]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4

(3)功能(→)

當題幹中出現“會怎樣”、“作用”等詞語時,往往是要我們分析事物的功能、作用、影響。也即是要求我們對事物進行功能思維。[10]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在題幹末标注“”以示強化功能思維指向。例如:

本文引用魯迅的話有什麼作用?[11]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敏感,可以在“作用”下面标注、篩選,并在題幹後标注“”,以示答題需要對事物功能進行思考。參考答案:“魯迅的話與《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對比,對本文作者觀點是一個有力論據。”這裡是分析名言的作用,答案有兩個要點,一是對比作用,一是論據作用。這個答案是基本可信的。[12]又如:

簡要談談,如果缺乏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對人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13]

參考答案:“ ①從人對社會的融入(社會角度)看,少了一種擴大交往面、凝聚交往對象的重要場域,對價值合理性社會意義的關注以及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都可能趨于淡化;②從個人發展角度看,少了一個提升個人素質的平台,一條讓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人的發展進程中可能出現畸形走勢。”這是對如果缺乏志願精神行動的影響分析,答案是可信的。

原因思維是由果溯因,功能思維是由因推果,它們在因果走向上互為逆反,故用相反的箭頭符号表示。原因思維與功能思維,都屬于因果思維。[14]因果原則是世界最普遍法則,也是人智力的最普遍的形式。康德認為,因果律是人先天悟性。叔本華認為,人在直觀時,已有自果溯因的悟性。[15]

但是,我們卻要說,即便如哲學家所說的,人有先天的因果悟性,也并不是說我們的教育就沒有必要訓練因果思維。就如我們先天就會呼吸,但并不是就沒有必要鍛煉我們的肺活量。提高悟性是有意義的,就如鍛煉肺活量是有意義的。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5

(4)辯證(∪∩)

有時候,命題者會提出兩相矛盾的現象,讓閱讀者思考它們各自存在的理由。這時的答題思維,就是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是一種抽象的構成思維,思維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兩個極端合起來,就是其種概念、特征、性質的整體性質。[16]

辯證思維也是一種角度變換,即由贊成或反對轉換為既贊成其中某些方面又反對其中的某些方面。[17]辯證思維,不論角度如何變換、對事物的态度如何改變,所得結論都應有其前提、理由。故辯證思維一定含有因果思維,否則,辯證沒有理由,就隻能是“辯”,而不能“證”,證即證明,證明就需要理由。

因此,我們用辯證思維回答問題時,一定要對不同的角度的結論找到它們各自的理由。我們用(∪∩)标注題幹,也就是為我提醒我們,此問題需要辯證地、變換角度地思考。辯證思維符号,之所以用“∪∩”,主要是表示思維角度的變換、反轉,強調其相反性、矛盾性。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6

(5)比較(∝∞)

有些問題,需要我們用比較發現兩事物的相似(或相同)之處和相異(不同)不同之處,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比較思維。事物通過和另一個事物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各自的特征差異自然就顯示出來了。許多中西文化特征的比較研究的學術論文的文章立意也必須運用比較思維的方法,[18]可見比較思維運用較廣。比較思維用“∝∞”标注,意味着兩事物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但究竟同在何處,異在何處,需要我們仔細辨别。例如:

西班牙的奧特洛、帕布羅斯與美國的利文斯通對“蒙娜麗莎微笑之謎”的解釋有哪些相同之處?主要分歧是什麼?[19] ∝∞

“相同”、“分歧”這些詞語提示了我們,此題應當用比較思維的方法解答。我們有必要篩選出這些詞語,并在題幹後面标注上比較思維符号(∝∞),以強化這種答題思維。參考答案:“相同之處:都以人的眼睛視物的生理學和光學原理為依據;都認為視杆細胞能夠收到蒙娜麗莎的微笑。主要分歧:視錐細胞能否感受到蒙娜麗莎的微笑。”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7

(6)措施∠∠

有時候,閱讀命題會要求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措施等,這個時候我們要明白需要進行的是措施思維。措施思維是一種間接的因果思維,因為,所謂解決問題的措施的提出,是對因果思維中的原因、功能分析之後,所設想的一種應對辦法,其目的是為了克服某種原因、功能的負面影響。[20]例如:

從事科學研究與藝術創作的人,要分别怎麼做,才更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才更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1] ∠∠

“怎麼做”提示我們當用措施思維解答,故應篩選出來,再在題幹後标注“∠∠”以示進一步提醒。參考答案:“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該學習藝術,以不斷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和創造能力。從事藝術工作的人,應該學習科學,以不斷提高理性思維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藝術的規律。一個既懂得自然科學,又有藝術素養,二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發展。”這個答案,采用先分析後綜合的方法,答出了各自的“應對辦法”,這些辦法也是克服了自己的負面(容易欠缺)的因素而提出的。

措施思維,之所以用“∠∠”标注,一是“∠”可以想象一種工具(铧、鏟等),工具又暗示着辦法、手段、措施。兩個“”表示,措施往往不止一種。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8

注釋:

[1]構成思維包含構成分析和構成綜合。構成分析,就是對認識對象事物的内部構造的詳細情形進行解剖、清理、描述。構成綜合,則是對構成分析後對分析的思維成果——各個元素、因素特征、規律的把握——進行總體的歸納的概括的認識。參見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40頁。

[2]此問題出自2010年江蘇卷的論述文閱讀第三題的部分提問,文章是朱光潛的《談靜》(選自朱光潛《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3]2010年江蘇卷的論述文閱讀第二題的部分提問。文章是朱光潛的《談靜》(選自朱光潛《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4]這篇文章的思維路徑是:人生樂趣一半來自于感受(再強調感受力強,生活就多樂趣),而感受力又出自“靜”。文章由人生樂趣開始,不斷追問原因,逐層深入,思想深刻。但也應看到,文章對于“感受力”用筆過強,而“靜”反而得不到應有的強化,因此,文章有主題不突出之嫌。

[5]2009江蘇卷,詹克明《說“異”》。

[6] 原因思維包括原因分析和原因綜合。原因分析,就是對某種自然或社會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結果、現象、狀态産生的先在性、環節性、過程性原因的追問、探究、追溯。原因綜合,就是對導緻某種存在現象産生的原因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之後,對這些多種原因進行的整體概括性的認識,從而得出最系統最關鍵的原因的認識過程。(見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38頁)

[7] 2008廣東卷,《詩與直覺》(朱光潛)。

[8]王國維在《釋理》有言: “然吾人若就外界之認識,而皆以判斷表之,則一切自然界之原因,即知識上之前提,一切結果,即其結論也。若視知識為自然之一部,則前提與結論之關系,亦得視為因果律之一種。”見《王國維文學美學論著集》,北嶽文藝出版社,1987年4月版,128-129頁。

[9]對于問答題,參考答案不應是唯一正确的表述,還可以有大緻相同而又合理的表述。此題,實質也是說明“直覺的知”和“名理的知”的各自功用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而隻有直覺的知才是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需要的。

[10]功能思維包含功能分析和功能綜合。功能分析,就是對某種自然或社會事件存在的結果、現象、狀态将會産生的直接或間接的功能——作用、影響、意義——進行推斷、預見、前瞻。功能綜合,就是對某種存在現象産生之後将會産生的直接或間接作用、功能、影響、意義做出分析之後,對這些多層次、多方面的作用、功能、影響、意義進行整體概括性的認識,從而得出最系統最關鍵的功能、作用、意義的認識的思維過程。(見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38、39頁)

[11] 2008江蘇卷《純樸的嗜血者》,原題為“本文認為《水浒》作者對李逵持什麼态度?本文作者對李逵持什麼态度?引用魯迅的話有什麼作用?”

[12]說基本可信,是因為如前(材料與觀點)已述,事例、事理(名言)作論據是不可靠的,但人們習慣上說成是論據。較為準确的說法,應當是對作者的觀點起說明、渲染作用。

[13] 2010湖南卷。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9

[14]因果思維可以分為三種最基本的操作模型:原因思維、背景思維、功能思維。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38頁。

[15]《王國維文學美學論著集》,北嶽文藝出版社,1987年4月版,130、134頁。

[16]相關内容見馬正平主編《中學寫作教學新思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版,178頁,及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42、64頁。

[17]角度變換,就是角度思維,是構成思維之一。橫看成嶺側成峰、逆向思維、做翻案文章等都是角度變換。相關内容見馬正平《廣義寫作思維原理論綱》(智慧的探索:面向21世紀的中國寫作學學術研讨會交流論文,1999年9月23日)及馬正平主編《中學寫作教學新思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版,178頁。

[18]比較思維的相關内容,可見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255頁。

[19]2010天津卷。

[20]措施思維包含措施分析與措施綜合。措施分析就是對解決某個問題所提出的戰略與戰術、方法、途徑、手段等等。措施綜合,就是對分析出來的各種措施進行整體觀照、考察。見馬正平主編《高等寫作學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254頁。

[21]2007廣東卷,王生平《創新與想象》。

論述類文本閱讀常見題型及答法(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