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雲:“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一個人的運氣,不是别人給的,而是自己創造的。
很多老人,分明是有吃有穿,還能健步如飛,卻活得愁眉苦臉,似乎全世界,都欠他很多。
實際上,一個人在六十歲的時候,能如願退休,就是寓意着苦日子熬到頭了,好日子已經開始。千萬不要懂得太晚,把幸福弄丢了。
通常來說,一個老人做好了以下幾件事,好運自然會來臨。
02
交談時:不怨聲載道。
俗話說:“一歎窮三年。”
當一個人總是在抱怨人生的時候,壞的情緒就滋生了。從而,吃不好,睡不着,悶悶不樂。
我的一個老鄰居,退休兩年後,發現自己每個月比同齡的老同事少二十多塊錢,因此他隔三差五去原單位找“原因”。
原來,老鄰居在好幾個單位上過班,其中一個單位在繳納養老金的時候,選擇了最低檔次。
事情搞清楚了,按理說,内心的疙瘩就解開了,但是老鄰居還是抱怨。聚會時,總會向身邊的人吐槽。
“一個月二十,一年二百,十年二千”,老鄰居的算法沒錯,但是因此弄丢了無價之寶——坦然。
事實上,社會真的很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公交車,也有公園、花園,都免費對老人開放;很多公共場所,都寫着“老年人優先”的宣傳标語;生活有困難的老人,可以得到救助;五保老人可以免費住養老院......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去感恩社會對老人的關愛,卻總是把一切的關愛當成理所當然呢?
年紀越大,越要學會感恩,而不是怨聲載道。不抱怨,你的心情就好了,身邊的人才會對你微笑。
03
吃飯時:不挑三揀四。
《随息居飲食譜》裡寫道:“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随着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我們再也不要為吃飯穿衣而發愁了,但是很多老人,卻為吃什麼而發愁。
也有一些老人,喜歡攀比,希望自己能每天過皇帝一樣的生活。
其實,很多老人,都經曆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苦日子。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家裡有可能斷了炊煙,不知道去哪裡尋找食物。
把過去和現在比一比,你就會明白,真正的好日子,不是錦衣玉食,而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吃什麼,不挑三揀四,習慣了粗茶淡飯,自然就會感悟到運氣和福氣。
04
生病時:不失去精神。
作家甯白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他在住院的時候,臨床住着一位六十多歲的周爺爺。
周爺爺患了重病,很不好過。
有一天,周爺爺的父母走到病房,一開口就說:“兒子,早點回家。”
周爺爺說:“快了,過幾天就回。”
那一刻,病房裡特别溫暖。
有這樣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要死,也要問一問父母是否答應。”
還有什麼比一家人其樂融融過日子更好的呢?不管多大的年紀,生了什麼病,都不要灰頭土臉,要知道,你的精神好了,家人才會心安,生活才有希望。
作為老人,臉色好一些,積極配合治療,兒女也就放心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這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了家庭。
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最怕的是心病。好好活着,是你的責任,也是父母的希望,還是兒女的期盼。大家的願望彙集在一起,哪有什麼活不下去的呢?
05
花錢時:不自私自利。
平時,老人出門買東西,要想一想家裡人還需要什麼;買菜的時候,想一想大家喜歡什麼口味。
學會把金錢與家人分享,這是傳遞親情和愛。
真正走大運的人,還會照顧到社會。
據《資治通鑒》記載,西漢大臣疏廣為官多年,但是沒有給兒女帶來什麼好處,大家很不理解。
他說:“我的錢,都是皇上給的,所以我願意和同鄉、同族的一起分享。如果把錢财都給兒女,他們會滋生懶惰;那些心眼小的人,會怨恨他們。”
生活中,當老人願意幫助周圍的人的時候,生活環境會變得溫馨,人與人之間,會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
老人自私自利,憑什麼要年輕人大方?不要因為你年紀大了,就應該獲得很多的好處。要感謝年輕人,守護平安,帶來和平,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06
育兒時:不偏愛偏心。
有一個可汗,叫慕容阿柴,他生了二十個兒子。
在他很老的時候,把兒子們叫過來,給他們每個人手裡拿一支箭。并讓一個兒子,把箭折斷。然後把所有的箭放在一個兒子手裡,說:“孤則易折,衆則難摧,汝曹當戮力一心,然後可以保國甯家。”
誠然,每個兒女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大家團結一心,長處就會累加起來,變成巨大的堡壘。
很多父母,習慣對某個兒女偏愛,因此導緻家庭變成一盤散沙。尤其是老人在分配财産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
作為老人,在家裡講話有分量,但更要尊重兒女們的建議,不要居高臨下。
07
《蘇菲的世界》中寫道:“沒有人天生該對誰好,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 。”
老年人,你要常常扪心自問,幸福的生活,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并不是因為你之前上了班,奮鬥了很多年,就應該得到一切,而是因為時代變好了,家庭和睦了,科技進步了,城市 和鄉村基礎設施更完善了。
要懂得,好運氣,不是空穴來風的,而是别人關照你,你關照别人,通過互敬互愛得來的。
願你我,感恩時代,感恩家庭,感恩身邊所有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