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我的老家在豫中鄉下,這裡古稱中原,正是那個“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
我們村以前是個小城,現在還遺留一小段過去的古城牆,隻不過沒了磚瓦,隻是一段高高的土坡,老年人稱其“寨牆”。
村裡還遺留了過去的護城河,它圍繞我們村轉了一圈,就是一條O形的轉圈河。因為北方天旱少雨,河裡大多數年頭是幹涸的,河底和邊坡上也被勤勞的鄉親們種上了莊稼。如果哪年雨水特别大,河裡也會存幾年水,于是不久後就會天然生出魚蝦,給大家帶來了荷花搖曳、湖中泛舟的北國江南的樂趣。
河南的地理位置,按官方的說法屬于華東地區。因為全省大部分地區地勢平緩,所以号稱“中原”。這個“中原”其實屬于華北平原。另外還有個“中南六省”(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河南、海南)的說法,河南就在其中,可見河南基本位于我國中東部。我的老家,又位于中原之中!
我覺得“中原”的這個“中”字,有兩層含義:一是地理位置位于中國之央,二是河南人性格溫和、不強勢,不愛拔尖、事事愛居中的意思。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河南人,看是不是這樣。
閑聊半天,再說我老家的規矩和風氣。
一,老家人的勤勞讓人壓抑和窒息
我總覺得勤勞是對的,但是太過于勤勞而不懂得半點享受生活也沒啥意思。我們村的人就是這樣,家家戶戶比誰過得好,比誰家的莊稼種得好,比誰家的房子蓋得漂亮,恨不得全年無休,恨不得大年初一也要去地裡看看,恨不得在每年的“四月八”古廟會上也要幹點農活。
我就喜歡忙是忙、閑是閑的日子,不喜歡每天都像拉滿的弓,覺得勞逸結合才是對的。有條件了就得跑着玩玩,四處轉轉,享受悠閑時光。當年我是考上了學外出工作了,就算當年落榜了,我也忍受不了老家這樣枯燥、單一、緊張的生活,而會出外發展。
二,老家人的節儉到了極緻
我們村其實不小,有十個生産大隊,總人口最多時有三千口人。就這三千口人,硬是養不活一個飯館。村裡曾陸續開過幾個飯館,沒幾天都關門大吉了,原因都是沒生意。聽有的鄉親說,飯館裡的飯味道也一般,一碗撈面條敢要七八塊,我自己在家做不香嗎?總成本不到兩塊錢,還管飽。哈哈,聽了讓我真是無語。
三,老家人非常重視教育,愛比誰家的孩子有出息
老家人也許經濟條件比不上城裡人,但是非常重視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一點不輸城裡人。如果家裡的孩子出個學習的料,絕對是砸鍋賣鐵也供。并且看得出來,他們提起孩子時滿臉都是幸福和希望。
另外,如果誰家的孩子好吃懶做,或者在外打工不學好,這家人上街都是低着頭。
四,老家的婦女賢惠、守婦道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的婦女們,根本沒有喝酒、抽煙、打牌的,更别說男男女女們在一起喝酒、打牌、胡鬧。她們隻知道幹農活、做飯、照顧家庭。最多是幾個女的在夏季的晚上在路燈下打個撲克牌。
現在有幾個愛熱鬧的嬸子、大娘,最多也是愛跳個廣場舞,愛拍個家長裡短的抖音。我有時刷到她們的抖音,都會點贊。
五,老家的喪葬規矩很好,公家會出面管
我們村很大,有門戶大的,有門戶小的。對于男婚女嫁、孩子滿月吃酒(我們老家叫吃喜面條)等紅事,一般由主家自行處理。但對于白事,如果是門戶大的人家,不需要村委出面幫忙,也是他們自家人自行處理。
但是對于門戶小的人家,因為本家沒有幾個人,辦白事就很艱難了。這時村委就會出面,根據村裡現有的人手,有條不紊地安排報喪、打墓、買棺木、聯系唢呐班、過節靈棚、吃喝煙酒事務、擡棺、填墳等人選。主家隻需準備好錢就行,基本不要他們操心。
因為村裡是風清氣正的,基本都是正能量,所以我們村越過越好,幾乎家家戶戶都蓋了小洋樓,買私家車的也很多。街道都是平整的水泥路,兩邊是排水溝、花木,還修了路燈,公廁,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燃氣、網絡,可以說日子蒸蒸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