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5:22:32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1

譚嗣同畫像

譚嗣同(1865——1898),字複生,号壯飛,湖南浏陽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父親譚繼洵曾任湖北巡撫。一八九四年中日戰争後,發憤鑽研并提倡新學,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倡辦“南學會”,主辦《湘報》,宣傳變法維新,救亡圖存。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一八九八年在康、梁領導的百日維新中,被光緒帝任命為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變法失敗,他被捕入獄,慷慨就義。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2

昔日潼關

潼關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注】一八八二年春,作者從浏陽動身,秋天路經潼關,到達甘肅蘭州父親任所。潼關:關名,在陝西省潼關縣,關城雄踞山腰,下臨黃河,形勢十分險要。終古:自古以來。簇:圍繞。這句說:黃河在廣闊的原野中奔流還感到受拘束。解:懂得。這句形容在進入潼關以後,所有的山巒都突兀高峻,不再有平緩的山勢。以上兩句語意雙關,表現了作者對現實政治的不滿。

古往今來,有多少歌詠潼關的詩。可是,在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青年詩人的筆下,黃河、群山仿佛都是有感覺的,“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這就透過壯闊險峻的背景把潼關寫活了。同時,這也是詩人傲岸奔放性格生動的自我描繪。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3

南嶽視融峰

晨登衡嶽祝融峰(選一)

身高殊不覺,四顧乃無峰。

但有浮雲度,時時一蕩胸。

地沉星盡沒,天躍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龍。

【注】一八九一年秋,作者遊衡山,作詩于此。衡嶽:即南嶽衡山,在湖南省東部。祝融峰是它的五大主峰之一。度:漂浮。日初熔:形容日出以前,太陽好像剛剛放進爐子裡去冶煉,光焰染紅了天邊。勺:舀水的器具。半勺:極言其小。這裡是說從高處下眺,洞庭湖看上去隻有半勺水的容量。這句說:秋寒水落,憩息在洞庭湖中的蛟龍也待不住了,好像要騰空而起。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4

祝融峰巅

詩的前四句突出衡山祝融峰的高峻,五六兩句寫登上祝融峰巅所看到的黑夜消逝、晨曦初露的情景,七八兩句寫在山頂上遠眺洞庭湖,這一切似乎都是信手拈來,可是卻顯得很有氣勢。詩的末句,更是寄寓了詩人奮發向上、躍躍欲試的心情。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5

譚嗣同著作

有感

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注】此詩作于一八九六年春。合:應。蒼冥:蒼天。這句說:隻應向着蒼天恸哭一場才罷。末句含有國土淪喪、神州陸沉的意思。

甲午中日戰争之後,民族危機日益深重。詩中的“春愁”純然是指對國事的無限憂慮和悲痛。這種思想情緒和廣大人民群衆是一脈相通的。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6

譚壯飛畫像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注】望門投止: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形容人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狀。張儉:東漢末年高平人,曾做過東部督郵。因為彈劾宦官侯覽,被侯覽反誣為結黨營私,被迫逃亡。人們看重他的聲望品行,都冒着危險接納他。這句是設想逃亡的康、梁等人必然會受到人們的救護。

杜根:東漢安帝時郎中,曾上書要求臨朝聽政的鄧太後還政于皇帝,觸怒太後,被裝進口袋在殿上摔死。幸而執法人手下留情,載出後蘇醒過來。太後派人探視,他裝死三天,目中生蛆。後隐身酒肆。鄧太後死後,複官為侍禦史。這裡作者以忍死的杜根自比。去:出奔,指康、梁等。留:指作者自己。政變發生,作者就做了犧牲的準備,并在勸梁啟超出走時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将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指光緒帝)”。肝膽兩昆侖:比喻去者留者都是光明磊落,肝膽相照,象昆侖山一樣的巍峨高大。

譚嗣同潼關的名句賞析(譚嗣同感懷賦潼關)7

譚嗣同故居

此乃一八九八年九月,譚嗣同被捕後題在獄中牆壁上的一首詩。詩中借兩個曆史人物的遭遇,表達了對變法維新的堅定信念,對頑固勢力的僧恨和蔑視,以及願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英雄氣概。當政變發生時,朋友們曾勸他出奔避難,他斷然拒絕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段話和他寫的這首詩互相輝映,充分表達了以身許國、慷慨赴難之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文化# #閱讀# #近代詩# #曆史文化名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