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主角。今天我們關注的主角是他們——科技工作者。
1
很多人第一次看見冰川,就“震撼地喜歡”上了它的純潔和壯麗,中科院院士姚檀棟就是如此。
姚檀棟是冰川環境與全球變化學家,40多年來,為了給冰川做“體檢”,他幾乎走遍青藏高原。
有人問,如何給冰川做“體檢”,需要哪幾步?
事實證明,通向科學巅峰的道路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的積累,數年數十年如一日地探索。
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姚檀棟和科考隊員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在惡劣多變的天氣中,忍受着強烈的高山反應,在山上連續工作,不眠不休,甚至面臨生命危險。
由最初的喜愛到執着的堅持,從堅定的選擇到不忘初心的堅守。姚檀棟說:“把科考當作豪邁的事業,永遠執着地做這個事。”
2
科研路上每一步都不容易,有快樂與艱辛,也有收獲與成長。
科研工作很多時候需要“萬裡挑一”。從理論上來說,選育的新品種同時具備兩個優良性狀出現的概率隻有1.4萬分之一。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水稻品質育種所所長、研究員聶守軍要做的,正是從1.4萬粒種子中找到那一粒。
圖為聶守軍在試驗田裡觀察水稻長勢
科研工作有時就像拆“盲盒”。殷宗軍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他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從成噸的沙石樣品中,用顯微鏡檢查每一顆沙石,篩選出可能有化石遺迹的樣品。
圖為殷宗軍
科研的味道有時還不怎麼好聞。90後博士生導師王信水帶學生科考時曾睡在羊糞堆上。王信水常年堅持野外科考,并對此樂此不疲。十多年間,他翻山越嶺,帶回一千多塊石頭樣品,他說,“能一心一意搞科研,這就是最幸福的事。”
圖為王信水和他的學生
科研工作漫長且繁瑣。但很多科研人員,甘願傾注畢生心血在所研究的領域。“喚醒沉睡的高山,讓它們獻出無盡寶藏。”上世紀50年代,歐陽自遠被這句話打動,立志将科研道路與國家需要緊緊相連。從地質勘探到太空探測,他攻克難關,帶領團隊将“嫦娥奔月”的傳說變為現實。
圖為歐陽自遠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今天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無數科技工作者仍在科研攻關一線頑強拼搏、突破創新,緻敬他們的奮鬥和堅持,也緻敬他們的智慧和浪漫。
3
上圖是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學家用延時攝影記錄下的動人畫面。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德氏兜蘭跳起了芭蕾,舒伯特蔥盛放如同夜空中的煙火……
花朵綻放,宛如起舞的精靈。畫面治愈又驚豔,釋放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
科學研究大概就是這樣吧。無論探索的過程多麼漫長、艱難,隻要不斷嘗試、用心堅持,終究會等來綻放。
監 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 劃:李潔瓊
文 案、視頻制作:馮文雅
審 校:曹 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