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經典遊記文言文

經典遊記文言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4:53:06

引自 木铎語文

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閱讀古詩文是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新北京版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在古詩文的編排上,形成有序的學習梯度。七至九年級,共編排十三個單元古詩文,為便于學習,我們将陸續推送古詩文單元。近期,主要推送文言遊記、文言家書、文言序跋等。相信通過循序漸進的古詩文閱讀與品鑒,我們的文化傳承能力與審美鑒賞能力會得到雙重提升。

7-9年級古詩文篇目

七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詩經》二首

關雎

蒹葭

絕句三首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終南望餘雪 祖詠

律詩二首

山居秋暝 王維

山園小梅 林逋

三峽之美,何等神奇!山明水秀,奇境叠出,不知赢得了多少人的贊歎;雄峻豪放,生機勃勃,不知引發了多少人的遐想。

三 峽

文 | 郦道元

郦道元(約470—527),字善長,範陽涿(zhuō)縣(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學家。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1)阙(2)處。重岩疊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4)。或王命急宣(5),有時朝發白帝(6),暮到江陵(7),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8)。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9),回清倒影(10)。絕巘(11)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12),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13),林寒澗肅(14),常有高猿長嘯,屬引(15)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16)。故漁者歌曰:“巴東(17)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水經注校證》(陳橋驿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标題為編者所加。

注釋

(1)略無:毫無,完全沒有。略,絲毫。

(2)阙(quē):通“缺”,缺口。

(3)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ī)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自非,除非,假如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陽光,這裡指太陽。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絕: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順水、逆水之船都被阻斷。襄,漫上。陵,山陵。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5)或王命急宣:有時帝王有命令要緊急傳達。宣,宣布,傳達。

(6)白帝:在今重慶奉節東。

(7)江陵:即今湖北荊州。

(8)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即使騎上快馬,駕着風,也沒有這麼快。奔,這裡指飛奔的馬。禦,駕。不以,不如。疾,快。

(9)素湍(tuān)綠潭: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水。湍,急流的水。潭,深水。

(10)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11)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巘,山峰。

(12)清榮峻茂:這裡指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13)晴初霜旦:雨後初晴的時光,下霜的早晨。

(14)肅:這裡是“寂靜”的意思。

(15)屬(zhǔ)引:接連不斷。屬,連接。引,延長。

(16)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空蕩的山谷裡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響,回聲。絕,斷絕,消失。

(17)巴東:今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1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2

這兩則短文,既描繪出景物的形,又傳達出景物的神,抒發了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誦讀課文,讓我們随着作者的筆觸,徜徉于青山綠水之間。

答謝中書書

文 |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華陽隐居,丹陽秣(mò)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思想家、醫學家。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胪(掌朝廷機密文書)。本文是陶弘景給謝中書複信的一部分。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1)。青林翠竹,四時(2)俱備。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3),沉鱗(4)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5)。自康樂(6)以來,未複有能與(7)其奇者。

選自《藝文類聚》卷三十七(唐代歐陽詢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注釋

(1)五色交輝:這裡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原指青、黃、黑、白、赤五種顔色,後泛指多種色彩。交輝,交相輝映。

(2)四時:四季。

(3)頹:墜落。

(4)沉鱗:潛遊在水中的魚。

(5)欲界之仙都:人間天堂。欲界,指人間。仙都,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

(6)康樂:指謝靈運(385—433),南朝宋山水詩人,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

(7)與(yù):參與,這裡指欣賞。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3

與朱元思書

文 | 吳 均

吳均(469— 520),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詳。本文是吳均寫給朱元思的書信。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1),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缥碧(2),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3)。急湍甚箭(4),猛浪若奔(5)。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6)。負勢競上,互相軒邈(7);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8);好鳥相鳴,嘤嘤成韻。蟬則千轉不窮(9),猿則百叫無絕。鸢飛戾天(10)者,望峰息心(11);經綸世務(12)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13),在晝猶昏;疏條交映(14),有時見日。

選自《藝文類聚》卷七(唐代歐陽詢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個别字據其他版本改動。

注釋

(1)從流飄蕩:(乘船)順着江流飄(漂)流蕩漾。從,順。

(2)缥(piǎo)碧:形容水清。缥,淡青色。碧,青綠色。

(3)直視無礙:可一看到底,毫無障礙。這裡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4)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

(5)奔:這裡指飛奔的馬。

(6)寒樹:形容樹密而綠。

(7)軒邈(miǎo):意思是(這些山巒仿佛都在争着)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這兩個詞在這裡都作動詞用。

(8)泠泠(línglíng)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形容水聲的清越。泠泠,拟聲詞。

(9)千轉不窮:長久不斷地鳴叫,沒有停歇的時候。轉,通“啭”,鳥叫聲。

(10)鸢(yuān)飛戾(lì)天:鸢飛到天上。這裡用來比喻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鸢,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1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功名利祿的心。

(12)經綸世務:治理政務。經綸,籌劃。

(13)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着。柯,樹木的枝幹。

(14)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4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5

中庭月色,竹影交錯;茂林修竹,小潭清幽。兩位作者以簡潔傳神的筆墨,描繪了承天寺和小石潭的美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令人遐想。

記承天寺夜遊

文 | 蘇轼

蘇轼(1037—1101),字子瞻,号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本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承天寺,在今湖北黃岡南。

元豐六年(1)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2)。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4)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5)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轼文集 》卷七十一(中華書局2004 年版)。

注釋

(1)元豐六年:公元1083 年。元豐,宋神宗年号。

(2)張懷民:作者的朋友,當時也貶官在黃州。

(3)相與步于中庭:一起在院裡散步。相與,共同,一起。步,散步。于,在。中庭,院裡。

(4)藻荇(xìng):泛指水草。藻,泛指生在水中的綠色植物。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

(5)但少閑人:隻是缺少清閑的人。但,隻是。閑人,清閑的人。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6

小石潭記

文 | 柳宗元

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唐代文學家。本文寫于作者貶官永州期間。記,古代的一種文體。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1),聞水聲,如鳴佩環(2),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3),為坻,為嶼,為嵁,為岩(4)。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5)。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6),俶爾遠逝(7),往來翕忽(8)。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9)。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0)。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11),龔古(12),餘弟宗玄(13)。隸而從(14)者,崔氏二小生(15):曰恕己,曰奉壹。

選自《柳河東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注釋

(1)篁(huáng)竹:竹林。

(2)如鳴佩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環佩相碰擊發出的聲音。佩與環都是玉質飾物。

(3)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卷,彎曲。以,而。

(4)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呈現出坻、嶼、嵁、岩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岩,崖岸。

(5)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意思是(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随風飄拂。蒙,覆蓋。絡,纏繞。搖,搖動。綴,連結。

(6)佁(yǐ)然不動:呆呆的,一動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7)俶(chù)爾遠逝:忽然向遠處遊去。俶爾,忽然。逝,去,往。

(8)翕(xī)忽:輕快疾速的樣子。

(9)鬥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隐時現。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10)悄怆(qiǎochuàng)幽邃(suì):幽靜深遠,彌漫着憂傷的氣息。悄怆,憂傷的樣子。邃,深。

(11)吳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貶在永州。

(12)龔古:作者的朋友。

(13)宗玄:作者的堂弟。

(14)隸而從:跟着同去的。

(15)二小生:兩個年輕人。生,後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經典遊記文言文(文言遊記智者樂山)7

湖心亭看雪

文 | 張岱

張岱(1597— 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嬛文集》等。

崇祯五年(1)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2)矣,餘拏(3)一小舟,擁毳衣爐火(4),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砀(5),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6)、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7)、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9)而别。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10)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選自《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注釋

(1)崇祯五年:公元1632 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檢年号(1628—1644)。

(2)更定:初更以後,指晚上八點左右。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3)拏(ná):撐,劃。

(4)擁毳(cuì)衣爐火:穿着毛皮衣,帶着火爐。毳,鳥獸的細毛。

(5)霧凇(sōnɡ)沆(hànɡ)砀(dànɡ):冰花一片彌漫。霧凇,指在有過冷卻霧或毛毛雨時,附着于地物迎風面上不透明的固态凍結物。這裡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氣彌漫的樣子。

(6)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隻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7)芥:小草。

(8)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能。更,還。

(9)大白:酒杯。

(10)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