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說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也不知道怎麼了,全球經濟都陷入到了逆差。先是日本,咱們聊過日本經濟,說日本經濟已經連續11個月出現逆差了,接着是韓國,韓國經濟已經連續五個月出現逆差。好吧,這兩個國家是對外依賴比較強的,可是我們周邊還有兩個新興國家比如說越南和印度,在最近幾個月也出現了逆差。像印度經濟每個月逆差高達幾百億美元,甚至越南前一陣很多越吹說大量的中國産業轉移到了越南,越南出口創了很多外彙。
可是仔細一算賬,今年上半年越南竟然還是逆差。而且就在前兩天還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什麼呢?德國也逆差了,這簡直太讓人吃驚了!大家知道嗎?在2021年之前,德國連續四年是這個世界上順差最多的國家,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德國是工業強國,德國賴以立國的就是工業基礎。德國的汽車在我國賣的是最好的,德國的工業産品是賣滿全球的。所以說在過往這些年德國一直是大把的賺美元,大量的貿易順差,這非常正常。
也就是在2021年吧,由于疫情的影響德國很多企業關門了,所以我國才僥幸的戰勝德國,成為了世界貿易順差的第一強國。但即便這樣,人家德國也排第二,人家德國一年的順差也超過2000億美元。然而咱們能想象得到嗎?根據德國自己的統計,剛剛過去的五月份德國貿易逆差10億歐元。雖然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不過10億歐元而已,幾架飛機的價值,但是這個影響真是很大,這标志着德國靠出口已經不賺錢了,德國的進口已經要大于出口了。
當然有朋友可能還想了解一下美國什麼情況,我覺得這都不用講大家都清楚,美國這些年來一直是持續逆差,美國不光跟我國說逆差,美國人跟印度他都是逆差。所以很多朋友們奇怪了,你看看人均GDP比我們強很多的美國、德國、日本、韓國逆差,人均gdp比我們差很多的印度、越南也逆差,那麼全球哪些國家順差?這個沒有道理,不可能隻有逆差國而沒有順差國呀!
當然全球是有順差國,因為經濟它本身就是一個聯合博弈,你要進口就必須有國家出口,你要出口就必須有國家進口。那麼什麼國家現在是順差國?兩種國家,第一種國家就是能源資源輸出型,比如說像沙特,比如說像俄羅斯,從經濟結構上講,我們或許可以說他們不夠健康,這些國家就是太幸運了,沒辦法,人家國土下面就有大量數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能源。甚至像沙特這樣他幾乎都沒有什麼開采成本,很便宜的就可以把石油開采出來,然後賣一個高價。
以往人家就可以坐着賺很多錢了,現在由于俄烏戰争的影響,國際能源價格飙升,雖然這兩天石油價格略微有點下探,那也100美元一桶,那比2020年疫情之初還要高二倍到三倍。所以像沙特和俄羅斯這樣的石油出口國、能源出口國,人家現在是賺大錢了,能源俄烏戰争打得越狠,美國西方的制裁越厲害,國際能源價值越飙升,人家賺到錢越多。我們可以把這種國家稱作為老天賞飯吃,沒辦法人家有這個資源,人家就有這個能力把這個能源出口。
還有一種國家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國家了,那就是我國了。我國實際上是能源消耗大國,而且我們跟美國不一樣,美國那個能源基本上可以自産自銷,它是自己的,而我國這個能源大量是從海外購買來的,但即便這樣,國際能源價格飙升,我們花在能源上的錢也多了,然而我們還是保證順差。
而且這些年來我們順差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我們的順差超過了3000億美元。是的,日本的逆差、韓國的逆差、德國的逆差、越南的逆差,印度的逆差、美國的逆差,減掉那些能源輸出國家,剩下的逆差都被我們轉成了順差。這确實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就像我上期節目說的那樣,當一個大國崛起之時,他對周邊國家甚至對全球經濟都是有重大影響,當我國的經濟迅速崛起之後,我們會全力的追逐那些排在我們前面的國家。
比如說我們跟韓國十多年前我們是比較互補的,韓國生産大量的商品,我們是生産不了的,或者說我們的品質不如人家,品牌不如人家,賣不過人家。可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跟韓國之間的關系慢慢已經從互補扭轉成競争了,韓國生産手機,我們也生産手機,韓國生産汽車,我們也生産汽車,韓國造船,我們也造船,甚至韓國生産芯片,我們也生産芯片。
而且當我們的這些産品起來之後,我們率先在中國市場上把日本商品韓國商品驅逐出去,當然不是用行政手段,而是我們商品價廉物美,我們這商品有競争力,不單我們把中國市場搶回來了,進一步我們又走到海外去,把海外市場也給搶過來了。我們每多搶一塊,他們就喪失一塊,我們每多賺一塊錢,他們就少賺一塊錢,而且我們跟日本和韓國是比較相似的,我們都是從海外大量進口能源原材料,然後做工業生産,然後做成工業制成品出口。
可是由于我們的成本夠低,我們工業門類夠齊全,我們的産品競争率夠高,所以當國際能源價格擡升之後,日本和韓國一算賬可能賠錢,因為你進口了能源、進口了資源之後,你那個商品價格不提升你就賺不到錢。而我們由于産品競争力比他們強,所以大家都面臨能源價格提升這個問題,我們的商品還能繼續賣出去,所以大國崛起之後的虹吸效應就把日本、韓國甚至德國這樣排在我們前面的國家的市場統統給吸過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說國際能源價格提升對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也得多花錢,我們的成本也提升。但是由于排在我們後面那些國家比如說印度也好越南也好,他們在工業制成品方面還是沒法跟我們競争的,不可能指望着他們大量的生産手機、白電、黑電、電腦、汽車去供應全球,所以能源上漲之後反而是更多的市場份額被搶到了我們手中。
于是我們看到我們周邊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逆差,我們幾乎所有的貿易對手都在逆差,而隻有我們的經濟一枝獨秀,順差的規模越來越大。當然可能下一步我們要考慮的是這麼多的順差,幾萬億的美元,我們也得給他找到一個合适的能夠增值保值的投資渠道,這樣才不枉費我們14億人口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