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1歲時生長突然放緩

嬰兒1歲時生長突然放緩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6 17:47:21

日前,奶粉智庫迎來了一件大事: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曾果教授莅臨指導,并開展了“嬰幼兒營養”“學齡前兒童營養”和“孕産婦營養”等3大專題講座,我們感受到了“專業的力量”,深受啟發,特别升級“專家說”欄目,圍繞生命早期1000天、一生飲奶、膳食指南、孕期營養、貧血等話題開展深度科普。

嬰兒1歲時生長突然放緩(專家說生命早期1000天)1

成立8年多來,奶粉智庫一直堅持傳播正能量,傳播科學知識,精耕内容,專業進階,《專家說》升級欄目将是我們依托醫學、營養、食品等相關領域專家觀點推出的專業内容,以“專業之力,成長之光”為核心理念,憑專業之力,助成長之光,立足生命早期1000天,呵護母嬰健康成長,本篇為《專家說》升級後的第1期,總體的第12期。

嬰兒1歲時生長突然放緩(專家說生命早期1000天)2

生命早期1000天是270天(孕期) 730天(寶寶從1歲到2歲的時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足以影響孩子一生。著名的DOHaD(全稱為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理論,即“健康與疾病發育起源”學說,認為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許多疾病可能是由于生命早期的不利因素(如營養不良、緻癌物等)所造成的,其中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哮喘、心血管疾病,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好幾代人。

2010 年世衛組織提出以改善嬰幼兒營養為目的的“1000天行動”,這是因為從孕期到2歲是一個生命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營養不良後果是不可逆的,兒童早期營養缺乏和不良的養育環境的遠期影響,還會導緻其學習成績的下降以及終身工作機會和經濟效益的下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9年世界兒童狀況:兒童、食物與營養》指出“營養不良的三重負擔”為營養不足、隐形饑餓和超重,并強調應該将兒童利益置于核心位置,了解兒童在成長各個階段獨特的營養需求,特别是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以及此後直至學齡期的每一天。

中國有句古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2022版也對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做了重要說明,突出了其重要性。看到這裡,請一定要重視生命早期1000天,以中國人均壽命77.3歲換算後,一生約為28214.5天,我們樂觀點以30000天計,從一代人來看,這1000天影響寶寶30000天;從長遠來看,1000天甚至影響超過100年,影響後代的後代。生命早期的1000天如同杠杆,找好支點,就能撬動一生30000天的健康。

嬰兒1歲時生長突然放緩(專家說生命早期1000天)3

當下,業内關于生命早期1000天的說法已很普遍,但大家的重視度還不夠,簡單地拿營養來說,孕期、嬰幼兒期以及哺乳期,媽媽和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依然很嚴峻,盡管2022年出台了新的膳食指南,國民營養計劃也在不斷推進,但孕期吃動不平衡、體重增長不正常、寶寶不長肉或者超重等還是很常見,所以孕期糖尿病、産後肥胖、嬰幼兒生長發育不達标等也成為了母嬰群體的全球性難題。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曾果教授表示,生命早期1000天對于寶寶日後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這1000天,涉及胎兒、嬰兒和幼兒,也涵蓋孕媽、産婦和乳母,是改變一生和改變未來很重要的窗口期;這1000天,不管是營養攝入還是喂養方式,都關系到孩子一輩子的健康,是大家應該重視的“起跑線”。因此,我們要特别重視生命早期1000天,特别是跟其密切相關的營養和護理。

在營養方面,無論是媽媽還是寶寶,全面均衡的營養攝入都尤為重要。

  • 目前,媽媽們妊娠期貧血/糖尿病、缺維A/維D、孕期增重不達标以及膳食營養不均衡等問題普遍。國際婦産科聯盟特别強調,隻有媽媽健康了,才能為寶寶提供健康的宮内環境。因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營養過剩、肥胖和營養不良,是經濟而有效的幹預措施。
  • 據《2019年世界兒童狀況:兒童、食物與營養》相關報告,全球5歲以下兒童面臨着營養不足、因缺乏必需營養素而引起的隐性饑餓以及超重的問題嚴峻,因此保證奶量、科學添加輔食、注重營養搭配、不要過早吃“大人飯”等都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基礎。

根據2022版膳食指南,孕婦和乳母部分營養每日推薦攝入量為:600μg葉酸(乳母為550μg)、300~500ml奶量、1000mg鈣(孕早期800mg)、10μg維生素D、20~29mg鐵(孕早期20mg,孕中期和乳母24mg,孕晚期為29mg)等;2歲内寶寶部分營養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0μg維生素D,7-9月齡寶寶奶量不低于600ml、10-12月齡約為600ml、13-24月齡約為500ml等。對于DHA而言,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孕婦和乳母每天需要攝入200mg,0~3歲嬰幼兒則為100mg。

在護理方面,提高母乳喂養率,培養科學喂養行為也不容忽略。

  •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堅持母乳喂養對媽媽和寶寶都充滿了好處,比如幫助子宮收縮和恢複、預防媽媽産後貧血、促進身體康複,減少女性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幾率;比如提供寶寶所需的豐富營養,更有利于增強寶寶抵抗力、免疫力,減少嬰兒消化不良和過敏現象,還有助于降低成大後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的目标,可見國家政策對國民健康的賦能。
  • 護理方式要得當。根據奶粉智庫2021年用戶搜索關鍵詞,消費者對喝奶、段位、轉奶、月齡、吐奶等喂哺疑問以及便便、過敏、濕疹、上火、身高/體重等育兒問題的關注度都較高;從奶粉智庫後台留言中也能看出,不少家長的喂養方式都存在一定問題:比如選奶不當、頻繁換奶、沖調過濃……

1000天不到3年,但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奶粉智庫在這裡呼籲大家,重視生命早期1000天,重視媽媽的營養攝入和寶寶的成長需求,重視母乳喂養和正确的喂養方式,從現在開始,從細節做起,防患于未然。更多内容,我們會在後面的“專家說”系列文章裡進行詳細闡述。

面對生命早期的關鍵1000天,

我們看到專業的力量,

憑專業之力,助成長之光,

開啟母嬰健康成長之路。

本期是奶粉智庫《專家說》欄目升級後的第1篇文章,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後期推送的其他内容。當然,還有任何相關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