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長期占據“買了來讀不下去的書”榜單前三甲
今天就來談一談這本書《追憶似水年華》,它的作者是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Marcel Proust)
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意識流文學的先驅與大師。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普魯斯特出生于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自幼體質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這對他文學禀賦早熟起了促進作用。中學時開始寫詩,為報紙寫專欄文章。後入巴黎大學和政治科學學校鑽研修辭和哲學,對柏格森直覺主義的潛意識理論進行研究,嘗試将其運用到小說創作中,可以說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藝創作的導師。
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Marcel Proust)
普魯斯特的一生不算很長,他隻活了五十一歲(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那他何時開始創作這部巨著呢?大約三十五歲的時候。且慢,三十五歲是大部分人剛進入壯年時期,人生精采處可能才正要開始。可是對普魯斯特而言卻很不幸,因為健康問題,三十五歲以後的他幾乎足不出戶,全心全力投入創作這部書,直到他去世。可以說,他的一生精華與智慧就透過這部書保留了下來。
試想一個三十五歲的人,又是體弱多病的富家子弟,其人生的經曆能有多麼出奇而壯闊?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即使缺乏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曆,普魯斯特仍有他的過人之處,透過一種對抗時間與遺忘的形式,創作了《追憶似水年華》,這點在最後會做說明。
譯林出版社《追憶似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書的核心内容: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得到的不過爾爾,得到不如得不到,現實中的得到遠不如回憶中的得到。
我有一個朋友談了戀愛之後,對他的另一半态度慢慢的就變了,從剛開始的很好到後面的分手。我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因為覺得:因為剛開始我覺得她很好,很想和她在一起,後面在一起了,才發現和她在一起就是這種感覺也不過如此,慢慢的就淡了,最後就分手了。
他告訴我:這段經曆給他留下的最好的是,這一段經曆中經曆的種種事情,不管是好的不好的,都是一種美好的回憶。
這就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得到的不過爾爾,得到不如得不到,現實中的得到遠不如回憶中的得到。
若人生隻如初見
其實,得到了就是最好的
底下我抽取三個主題來說明普魯斯特的作品是如何的精彩。僅希望引起未讀過的讀者們興趣,即便隻達到千分之一,也會是我最大的安慰。
(一)我們是否還記得愛情最初萌芽時的美好?
愛情最初時
《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是馬塞爾兒時的回憶。主題是親情、對真理的追求,以及初萌芽的愛情。而愛情一直是《追憶似水年華》中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普魯斯特對愛情産生時的瞬間心裡活動的捕捉,是最令人歎為觀止的部分。
「希爾貝特的名字傳到了我的耳畔…就像綠色的噴水管中噴出的水珠,那樣尖利、那樣沁人心脾地灑在茉莉和紫丁香的花叢之上;它用純潔的空氣滲透它所經過的地區,并以缤紛的虹彩籠罩那個地區,它還以它所指的那位姑娘的神秘生活,把那個地區隔絕起來,成為有幸同她一起生活、一起旅遊的人們專有的禁地;這一聲呼喚在山楂花下,在我的肩頭,表明了他們親密的關系,表明他們同她、同她神秘的生活是親密無間的,我更覺痛心,因為我無法進入那個神秘的天地。」· ── 摘自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
這是少年馬塞爾在花園初見少女希爾貝特的心情,初生的愛情伴随着接近對方的渴望開始在馬賽爾心中萌芽。普魯斯特僅僅透過回憶卻非常精準地捕捉了愛情最初産生的那一刻,不由得讓讀到此處的讀者們心頭為之一震:我們可能已經經曆了愛情,或者正在經曆愛情,而我們是否還記得愛情最初萌芽時的那美好時刻?無論如何别擔心,普魯斯特用他獨到的細膩已替我們捕捉到了這一刻:
「我強烈地體會到若能成為她的朋友該有多美,而這對于我來說又多不可能;因此我在滿懷期望的同時又充滿絕望。現在我一想到她,常常若有所見地看到她站在教堂前面,為我講解塑像的意義,而且還面帶對我嘉許的微笑,把我作為她的朋友介紹給貝戈特。各地大教堂在我的胸中引發出的種種優美的思緒,法蘭西島起伏的丘陵和諾曼底省坦蕩的平原的妖娆風光,都以自己美麗的風采反射到我所構思的斯萬小姐的形象上來:我真是一心隻求愛上她了。為了産生愛情,必須有許多條件,其中最必不可少也最不費周折的要求,就是相信愛情能使我們進入一種陌生的生活,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 摘自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
波特萊爾說過:「不要輕忽一個人的敏感,因為那是他的天資。」我總認為這句話很適合解釋普魯斯特。正是由于他的敏感,才能忠實而細膩地觀察到自己身上的情感微妙變化,并運用他的美妙文字使之成為永恒。
(二)人的情感與理智往往相互沖突的原因
情感與理智沖突
延續第一卷的故事,少年馬塞爾愛上了希爾貝特。他時常拜訪希爾貝特家,兩人常常一起遊玩。但是愛情産生後,伴随而來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困擾着他,使得他的舉止表現反反複覆,讓兩人産生一些誤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敏銳的他開始用哲學家的思考,苦思愛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我們戀愛時,愛情如此龐大以緻我們自己容納不了,它向被愛者輻射,觸及她的表層,被截阻,被迫返回到起點。我們本人感情的這種回彈被我們誤認為對方的感情,回彈比發射更令我們着迷,因為我們看不出這種愛情來自我們本人。」 「愛是一種壞運,就像童話裡的那些人一樣,隻要魔法沒有解除,别人就無能為力。」 「…因此,我常常給希爾貝特寫信,在信中我沒有選用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詞句,而僅為我的眼淚尋找最溫柔的河床,因為遺憾和欲望一樣,并不試圖自我分析,隻要求自我滿足。」
· ── 摘自第二卷《在少女的花影下》
愛情真實的面貌到底是什麼?這問題看似簡單,實則非常難以解答。後來的作家卡謬也曾寫到:「我們可以知道因愛而産生的痛苦是什麼樣子,但卻不了解愛情本身。」我們也可能都經曆過愛情,可是愛情的真實面貌(本質)是什麼,卻任誰都很難三言兩語說清。但普魯斯特追根究底的精神無疑是使人感動的。透過以上摘錄的這段句子可以幫助我們反省:愛情至少有一部分是“我”向被愛者的感情投射,碰到對方後産生回彈,反彈回來的感情再被“我”接收。
「回彈比發射更令我們着迷,因為我們看不出這愛情來自我們本人。」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愛得很深,對方也同樣愛得很深,真相卻往往可能是一種誤解。這種誤解即是誤以為愛情來自對方,普魯斯特認為愛情實則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來自自身,是自我感情投射在對方的結果。(也就是一種單方面對被愛者的想象)所以愛情往往讓人期待落空,使人受苦。普魯斯特的這番理論也許可以讓遇到不順遂愛情的迷途羔羊們得到一些啟示:感情用事是很多人的弱點,其本質原因就是:
「人的幻想具有偉大的力量,愛情的痛苦就是人的幻想造成的。」普魯斯特的“發現”也可以向我們說明,為何一個人不談愛情時,可以明理地分析感情的利弊。而一旦身陷愛情時,卻可以智商全無,毫無理性。普魯斯特的“發現”,甚至大大豐富了現代心理學理論以及兩性關系科學化論述的發展。那是題外話。
(三)時光流逝以及對永恒的感悟
時光流逝
「…我已不再感到不幸,我要是再回想起這件事,就無法想象我見到希爾貝特在一個小夥子身邊慢慢地走着會感到如此不幸,心裡會想:“這事到此為止,我不願再見到她。”在那遙遠的年代,這種思想狀态(嫉妒)對我來說曾是一種長久的折磨,現在卻已蕩然無存。因為在這個一切都會耗盡、消失的世界裡,同美相比,有一樣東西會倒塌,毀壞得更加徹底,同時又留下更少的痕迹,那就是悲傷。」· ── 摘自第七卷《重現的時光》
這段文字摘錄自第七卷《重現的時光》,描述年近中年的馬塞爾回到故鄉療養時,再度與少年時期喜歡過的希爾貝特(此時已嫁給馬塞爾的好友)恢複聯系,兩人時常一起散步。在一次散步中,希爾貝特突然向馬塞爾透露當年的她其實喜歡他。可是馬塞爾聽到此番告白時,當下的心情卻反常的平靜,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馬塞爾,他已經不再愛她。
「因為生命就是細胞不斷的更新。」如今的馬塞爾跟當年的馬塞爾已是完全不同細胞的組合體,客觀上屬于不同的兩個人。即使如此,身為敏銳的觀察者,他仍是想一探究竟,試圖了解這中間發生在自己身上感情變化的原因。于是他開始回想當年兩人的往來經過,本來可能萌芽的愛情因為一番誤會,尤其是他在街上見到希爾貝特與一個青年男子并肩走在一起,而引起他的嫉妒,使他深陷悲傷之中,最終這段感情沒有結果。然而,當身為觀察者的他順着回憶,想尋找當年嫉妒在悲傷之前的那種心情轉折時,卻發現再也找不到了。
「時間的流逝逐漸導緻忘卻。」當下的他反而更像個超然的旁觀者,冷靜地看着這一切發生;于是一種悲壯的人生領悟同時展現在我們眼前,在時光的磨耗與變化之中,連悲傷也不留下痕迹。馬塞爾的感悟也可以作為我們的人生啟示:在不斷流逝的時光面前,一切事物終将不留痕迹,内部的嫉妒與悲傷情緒如此,外部的權勢與地位何嘗又不是如此?於是他又下了如此結論:
「唯一真實的樂園是人們失去的樂園。」對時光流逝而一切不複存在的感悟,最終促使普魯斯特要采取一種終極的對抗武器,也就是回憶。也是文章前半段提到的問題,為什麼普魯斯特要創作這部著作。相對于所有事物的易逝與血肉之軀的毀滅,普魯斯特意識到隻有回憶裡的一切,才可能永恒地存在,盡管那隻是一種瞬間。所以小馬德萊納點心的意義成為永恒的鑰匙之一,開啟了一種新的可能。透過回憶的存在,過去的一切更為貼近永恒。
抽像的回憶要如何永恒保留,成為普魯斯特這本着作的終極目标。這也使得其書寫行式與風格變得不好閱讀。無論如何,身為花十五年來回憶與寫作的作者,他要透過對回憶的瞬間捕捉來對抗時光所摧毀的一切。也就是瞬間即是永恒的哲學闡釋。
《追憶似水年華》部分精華摘錄:
1、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記
2、任何一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它就盛開。一旦你擁有它,它就凋謝
3、盡管我們知道再無任何希望,我們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點動靜,稍稍一點聲響
4、我現在才明白,凡屬嚴重錯誤都有一個共同的性質:那就是沒有克制感情的沖動
5、唯一真實的樂園是我們已經失去的樂園,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們尚未踏入的世界
《追憶似水年華》如果你的身邊現在有這本書,那就拿起來讀吧,不要讓它繼續“躺屍“了
喚書人,喚起你重新拿起這本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