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3班 宋知文
沒有風暴,船帆隻是一塊破布。
——題記
古有名言:殷憂啟聖,多難興邦。每一次災難都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禮,是對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
“災難”是一次人生的契機。據真正的清史記載,順治帝當年是得了天花病而亡。在他臨死之際,他選定時年八歲的玄烨——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成為了他的繼承人,原因竟是因為康熙得過天花病,康熙也因此因禍得福,成為了大清王朝的一代明君。“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闡述的正是這樣的道理吧!康熙在位年間,他曾下令各地推行種痘免疫法,在康熙的倡導推動下,清朝天花防治開始走向科學化與系統化的道路,飽經天花病毒威脅的中華民族在抗擊天花的道路上由此也邁出重要的一步。
“災難”也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考驗。2020年似乎是不平凡的一年,竟會這樣有一個魔幻的開頭: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國,美國爆發大規模的緻命流感,澳大利亞遭遇長達五個月之久的山火,加拿大百年不遇暴風雪,波蘭禽流感,非洲還有超大個兒的蝗蟲飛來飛去……或許這就是死神對全世界人民的考驗。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如狂風暴雨般來勢洶洶,肆虐着中國大地,但那些中國的脊梁們,從未為讓中國趴下。湖北武漢,知音湖畔。曆經短短十天時間,一座現代化醫院——火神山醫院,在這裡拔地而起。在這個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一群最美的逆行者诠釋了什麼叫做“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奉獻精神,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把一個個病人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他們有着相似的背影,有着相同的目标,他們便是中國的脊梁。
“災難”是一種力量。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鬥力就越強。
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碾過曆史的車輪,我們不難發現,不僅僅是個人需要磨煉去感受生活,同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需要用磨難以推進民族的振興。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風,是大鵬一躍而上的契機,若沒有它,大鵬依舊是停泊在北冥的一隻遊魚。磨難,便是這一陣風,讓中國從弱小變得強大,從貧窮變得富強昌盛。五千年曆史的風雲滄桑,神州依然老當益壯。
指導教師:焦汗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