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帶無處不在,這東西讓很多司機都非常讨厭。特别是各式各樣的“變态”減速帶,更是磨人的小妖精。
車上隻有自己一個人還好,但是有别的乘客,還要顧及到乘客的舒适度。當通過這些減速帶的時候,要用什麼“姿勢”才能讓颠簸感最小呢?
有一些車主做過這樣的測試:
分别以10km/h、30km/h、50km/h的速度經過兩條連續的減速帶,每個速度下通過3次,記錄每次測試的颠出水量,求出每個速度下颠出水量的平均值,水量越少則說明越“舒适”。
測試結果如下:
10km/h:平均颠出水量46.66ml
30km/h:平均颠出水量75ml
這涉及到車子的“最強”共振頻率,如果車身受到這個頻率的震動,車子就會十分颠簸。而比這個“共振頻率”低或者高的頻率,引起的颠簸都沒有“最大”共振頻率引起的颠簸劇烈。
這麼說,是不是過減速帶,必須要以高速通過?
這答案肯定是:NO!
至于為什麼,大家都是老司機了,就不多啰嗦了。
那麼,你覺得這種方法對過減速帶的舒适感評定靠譜嗎?實際情況中過減速帶的正确姿勢又應該是怎樣的呢?
看看咖友們是怎麼說的
【三峰】真白:常見的斜過,和高速過都是比較傷懸挂避震的,而低速過舒适是因為沖擊力本來就不大,所以呢,低速過,人和車都舒适,速度到一定程度,舒适和避震壽命選一個,速度足夠快,沒得選,隻能靠避震懸挂硬抗了。
xx:那種比較高的減速帶,一般15km/h通過,較為平緩的,一般25km/h通過。這是我開昂克賽拉的經驗得出較為舒服并且不慢得離譜的通過速度。
DPC27149:減速帶本身就是用來控制車速的,50公裡每小時……減速帶不就形同虛設了。
王曉宇:有些國家從來沒減速帶也沒發現比我們事故多,正常開車的到了路口或某些地方自然會減速,設減速帶是種病,碰到2b亂開車的還是沒毛用。
雅尊精選:我們下來擡過去,畢竟五菱之光可以拉很多人。
那麼你平時過減速帶又是用什麼姿勢的?不妨也留言分享一下哦!
看完之後别忘了點贊和轉發分享哦!一手好料持續每天為大家更新!
點擊鍊接,學習更多過減速帶的舒服“姿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