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羊要說一個比較前輩的人物,不對,确切的說是前輩一家。
來看這張照片,大概有些寶寶已經刷到過了,那你們猜一下,左邊的是老前輩周華健,右邊的是誰?
網友一:某不知名外國模特?網友二:某影視劇中的野性大叔?
都不是!
再給一張看看呢?今年已經58歲的周華健,臉上已經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迹,從外貌痕迹上看,右邊男士和周華健貌似相差無幾?
體态貌似也相差無幾。
還有一張表現兄弟之情的,濃濃的哥兒們味。
so,大家是不是已經放棄答題了,覺得這道題毫無興趣,無論右邊的是模特還是野蠻大叔,我們都不太感興趣,畢竟這張臉有點太過“滄桑”了。可是!如果我說他是周華健的兒子呢?你們會不會心頭一驚?
事實也是如此,上圖右邊的滄桑男士正是周華健29歲的兒子周厚安!劃重點,下面這位滿臉胡須,長發過肩,五官深邃,眼神充滿故事的人隻有29歲!是個實打實的90後!當初周華健的《親親我的寶貝》就是寫給他的。
順便幫大家回憶一下周厚安小時候的樣紙,幾乎就是個徹徹底底的外國小盆友,既可愛又羞澀,是廣大女同胞向往的、未來自己兒子的樣子。
gif體會一下,港真,很多年前看周厚安視頻的時候,還一度懷疑過周華健的基因···
早幾年的照片還是一個十足的小正太。
和爸爸擁抱起來還是滿滿的溫馨畫面。
所以對比之後大家一緻表示分不清輩分也是預料之中的···
(先聲明哈:羊沒有吐槽諷刺周厚安的意思。)
大家先别急着發問,看完周華健一家的照片後羊再一一解答你們的疑問。
衆所周知,周華健在1986年與美國人康粹蘭舉辦了婚禮。木有翻到婚禮照,但翻到了一張康翠蘭年輕時的照片,白皙的皮膚、立體的五官,美好的詞彙往她身上怼就對了。
1990年生完大兒子周厚安後康翠蘭依然保持着姣好的面容,也能看出來和周華健是同齡人。
二女兒出生後,30多歲的康翠蘭依然看起來溫婉知性。
可是随着兒女們的長大,時光也顯得異常催人老,尤其是本來就不耐老的西方長相,就顯得更加着急。
漸漸有了白發的康翠蘭好像突然老了很多,周華健頂着萬年不變的發型、做着滑稽的表情,宛如康翠蘭那不守規矩的大兒子。(真滴真滴沒有諷刺的意思!!!)
一家人的合影一下子有了“輩分”之感。
妻子康翠蘭的這些照片一爆出,網友們一邊倒的說她老,她老···
插播一顆小糖,愛妻護家的周華健直接回怼:她是一個偉大的女人,在我眼裡她永遠漂亮,如果你們知道這些年她對我的付出,就不會指責她醜。
接着再看一下在鏡頭前露面較少的小女兒周厚恩。遵循女兒随爸爸的理論,厚恩小時候的西方味很濃,但是越大,這種感覺就慢慢減少了。
下圖是今年25歲的周厚恩。
我···
也再次證明一個事實:年輕時看起來好看的歐美顔&混血顔,真的經不起時間磨練哇!
不要盲目羨慕歐美人好看的臉啊,說歐美立體長相是天生優勢,但并不是長久之計唉,在做改變之前,可以先問問自己花期長度和驚豔程度更想要哪個?
關于這類的例子羊之前說過很多,今天就再跟大家分析一下下原因,忘記的同學準備好闆凳和紙筆了嗎?羊要開始上課喽~
混血并不是全都好看
在審美日趨西方化的時代,人人都追求大眼睛、高鼻梁、立體臉···看到那些長的好看的西方寶寶或混血寶寶都投射出羨慕的眼神~
是,大部分有西方血統的寶寶在“顔值優良”血液的注入下,是比普通亞洲人更多了一絲建設顔值大樓的基石,但是并不代表好的基石就一定能建出好看的高樓哇。(大家仔細捋一捋這個關系)
所以實際情況是,好看的混血很少,尤其是當母親是亞洲人,絕大多數亞裔女性和白人男性的結合,最後很多孩子的長相很像墨西哥人。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昆淩是實打實的二分之一澳洲混血,但這張照片大家覺得怎麼樣嘞?混血特征也隻有不到40%···
莫文蔚是多國混血,據說她的爺爺是英國白人,奶奶是華人,爸爸是中英混血兒,母親是1/4波斯人,1/4德國人,1/2中國人···(雖然莫文蔚的歌和身材非常好嗑)但是她的顔在娛樂圈并不算非常出色,羊印象裡早年莫文蔚演出的角色多為醜角?
大家沒看錯,下圖是中美混血戴文·青木,大臉盤、小眼睛、塌鼻梁是不是和大家印象裡的混血相差很大?
所以羊想說的是,混血雖美,但不是全部哦,接觸過許多混血兒的人,甚至回答:違和。
而且大家羨慕的混血顔,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弊端哦~(相比純亞洲人)
西方人的衰老特點
先看幾組混血顔值下滑的例子,張鐵林的女兒月亮,今年28歲。
鐘麗缇20歲的大女兒。
今年26歲的昆淩。
不是混血但和混血一樣具有非東亞顔值特征的迪麗熱巴,已經成了小花裡的早衰典範。
有沒有發現,上面這些例子都年紀不大,但都早早出現了大齡女人才有的一些衰老問題?西方人普遍骨骼飽滿,五官立體,臉部軟組織少,相對下垂的風險小,因為這些特點導緻他們在骨骼上非常耐老。
别急,羊不是來打臉的,重點在這句:他們因為膚色白(特指白種人),皮膚薄,五官大,所以導緻她們更容易出現第一個衰老特點:真皮層衰老。
啥是真皮層衰老?簡單理解就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皮膚表面的衰老現象都屬于真皮層衰老。這憑這點就能證明他們比我們容易老?當然了!
亞洲人跟西方人的面部結構恰好相反,骨骼結構扁平,面部組織多,面部表情少,影響我們衰老的很大問題是筋膜層衰老導緻的組織下滑。
在看一張皮膚層次圖,可以明顯看出筋膜層位于真皮層、皮下組織下面,覆蓋整個面部組織,比真皮層的衰老層次更深。
任何事情都是要先經過表面的量變才能發展成深層的質變,用在衰老上也說的通。正常來說,真皮層的衰老是因為膠原蛋白、透明質酸的大量流失,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的斷裂、松弛、被破壞,導緻了真皮層對皮膚的支撐力不足,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皺紋,普遍發生年齡是在25歲左右開始,幹皮的人甚至會出現更早。
筋膜層呢,由于所處的位置比較深,受外界的影響也比較小,在皮膚充滿活力的時候會牢牢的鎖定在原地,保護好更深的脂肪層(脂肪是保持年輕的利器)。
随着老化和重力的影響(一般得到30 或40 ),這張網開始變得松弛,于是脂肪墊也出現慢慢下垂的現象。
現在明白了不?我們的衰老點都會比他們出現的晚很多哇。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羊在醫美圈呆了這些年,聽過最多的話就是“我要歐式雙眼皮”、“我要做成xxx那樣的混血高鼻梁”、“我要把顴弓、下颌角都搞小,我要變成鵝蛋臉”···
羊奉勸大家一句:這真的不适合我們啊,而且整成這樣會加速衰老信不信?
因為理論上說,把眼睛變大,把鼻子變高,都屬于把五官增大的過程,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走過一片平原容易,還是翻過一座山容易?
在我們本來偏平緩的臉上過分的增高鼻梁、變大眼睛,就好比把上圖的山加高,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平時做表情時的幅度也會變得更用力,表情幅度大則控制表情的肌肉更容易松弛,皮膚也更容易松弛下垂。
拿眼睛舉例,我們的眼睛四周有一圈叫做“眼輪匝肌”的肌肉,我們睜眼、閉眼、微笑、哭泣···任何眼部表情都與這個肌肉息息相關。
當我們的眼睛較大,眼裂較長,做任何動作的時候,肌肉的動作幅度就會相對要大,于是牽動周邊的皮膚也會動起來,反複的擠壓、鍛煉,後果就是産生眼周皺紋,松弛···
另外還有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大部分西方人&混血的臉型普遍是窄長型,下巴偏長?
這一特點也會在視覺上增加年齡感,我們之前講過,幼齒感的标配一般少不了短下巴和偏短的肉肉臉,賽琳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雖然五官是西方人的标配,但是臉頰兩側類似嬰兒肥的嘟嘟肉,和偏短的下巴,即使配上一頭大卷發,看起來也很嫩。
所以不管什麼造型,賽琳娜總是給人一種偷穿了大人衣服,帶了假發的小女孩。
放在男生裡也說得通,小孩子不管男女都遵循上面說的幼齒感特點。再看回周厚安,他的臉型窄長、下巴長,正好和幼齒感相反,幾年前這張沒有絡腮胡和長頭發的照片依然不太像20出頭的學生吧?
所以還是那句話,切勿盲目模仿所謂的“優質長相”,真正的美是在自我的基礎上适度的提升!
混血兒現狀
說完混血不全都是美,甚至還不耐老,其實有些混血兒的生存現狀也很堪憂。
如果說混得不好看容易受歧視,又有誰知道人們眼中的尤物Maggie Q也曾遭遇過種族歧視?很多人隻知道血兒的光鮮,而沒有看到他們難以分享的痛苦——身份認同。
混血許玮甯曾自曝生長在美國的她,因為外貌和大家不同,班上的同學對她并不是很待見,導緻她一度自卑到想将自己的頭發染成黑色。
所以說,我們眼中羨慕的混血兒可能并沒有那麼好,他們常常有種奇特的感覺,一種通過别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通過周圍人輕蔑或同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靈魂。
某國外論壇上的很多混血兒都自曝他們的母親在他們小時候擁有更多白人特征時,更加寵愛他們,但是當他們長大後,亞裔特征逐漸明顯,母親更冷漠,或者更傾向他們有更多白人特征的兄弟姐妹一些。
從外網上傳到b站的視頻講述的就是一個亞洲母親與白人父親所生混血在美國遭受歧視的親身經曆。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好像沒那麼羨慕混血了?其實不管羨不羨慕,羊始終覺得理智和正确的價值觀才是第一位的,有些西方人&混血的臉确實好看,這點羊也承認,但我并不會一味的去模仿和追求,因為我深知自己的基礎并不适合那樣;而且我們看到的也隻是他們光鮮亮麗的外表,他們的生活大家經曆過咩?
好吧今天的文章差不多要結束了,最後說一句,想要擁有混血的臉,那也要承受的住背後的苦與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