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由EA出品的《戰地》都是3A射擊遊戲當中最特立獨行的一部作品,該系列以宏大的戰場多人對抗作為系列長期以來的最大賣點。
相較于其他多人對抗型FPS遊戲,《戰地》系列的格局無疑是要大上許多,因此無論是在遊戲氛圍還是在臨場感上的塑造,迄今為止少有作品能夠與《戰地》系列的大戰場相提并論。
然而,即便《戰地》系列在自己的領域當中難逢敵手,由于該系列近年來的一堆騷操作也可謂是讓它的忠實玩家們苦不堪言,尤其是系列最新作《戰地5》,甚至直接将以一個半成品的姿态草草落下帷幕,令無數翹首以盼的玩家大失所望。
4月23日,《戰地5》官方正式宣布在2020年夏季是将會為遊戲提供最後一次更新,由此往後本作将不會再有任何形式的大更新,也就是說這個号稱“不一樣的二戰”的《戰地5》,其故事線美軍甚至還沒參與歐洲西線戰場就已經宣告結束,可謂是令無數首發玩家以及在第二季度購買遊戲的玩家失望透頂。
《戰地5》自上市至今輿論不斷,在其推送更新的一年多當中總是能整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騷操作,而就在人們開始幾乎一邊倒的抨擊《戰地5》的同時,玩家們又逐漸将目光放在另外一款更早之前的遊戲,而這款遊戲則是曾經同樣飽受争議的《星球大戰:前線2》。
粉絲們的理想《星球大戰》這一IP自1977年誕生以來始終在娛樂界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系列電影對于後世的影響力以及在全球的知名度可謂非同小可,從首部電影上映之後便在全球各地收獲了數量相當大的粉絲群體,随之而來的便是其相關的周邊産品,而其中自然也會包含各種各樣的電子遊戲。
雅達利以及FC紅白機時期,多數《星球大戰》遊戲大多僅僅是獲得了《星球大戰》這一IP的授權,以蹭熱度的形式草草開發一款遊戲并上市,為的就是能夠讓那些不明事理的玩家自己送上門來,不可否認這些遊戲很大程度上敗壞了這一傳奇IP的聲望,因此從許久之前開始,有不少人便非常期待有生之年能夠玩上一款真正高質量的《星戰》遊戲。
目前最好的星戰遊戲《星戰:舊共和國武士》
由EA出品的《星戰:前線》系列雖然是在2015年上市,但實際上這一系列早在2004年便推出了系列第一款作品,這款遊戲由Pandemic工作室開發,并由《星球大戰》版權方盧卡斯藝術負責發行。
這款遊戲在當時的最大賣點便是集合了電影當中多個經典的戰争場景,允許多名玩家在遊戲當中扮演不同的勢力展開對抗,而遊戲的主要玩法則與EA旗下的《戰地》系列十分相似,單單是沖着能夠親臨星戰戰場這一點,就足以吸引大量的星戰迷們蜂擁而至。
比較令人遺憾的是,多數時候玩家們所扮演的并非是那些一馬當先的英雄角色,而是那些在英雄身後負責瘋狂輸出然後倒下的雜兵,但就整體氛圍上而言,《星戰前線》也确實營造出了較為出色的臨場感,整個遊戲體驗仿佛夢回電影片場一般。
《星戰:前線》
僅在一年之後,盧卡斯藝術便為該作品推出了續作《星戰:前線2》,遊戲在前作的基礎上大幅提升的畫面的質量,并且為遊戲添加了更多前作當中沒有的場景,同時還為遊戲加入了用于深入了解遊戲機制的單人戰役内容,由于各種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本作比起前作的可玩性要大大提升,同時還能夠在遊戲中加入各種MOD,極大程度延長遊戲的壽命,而本作也一度被視作有史以來最好的《星戰》題材多人遊戲之一。
不可否認的是,盡管盧卡斯藝術的《星戰前線》系列在設計思路上極大程度上參考了EA的《戰地》系列,甚至在規則以及單局人數上都與《戰地》系列完全一緻,但卻也實打實的做出了屬于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可以說本作是一款純粹的粉絲向遊戲,但卻有着遠超其他粉絲向遊戲的品質。
《星戰:前線2》
接手之後2013年時,知名娛樂公司迪士尼在收購盧卡斯藝術之後對外宣布與EA達成獨占協議許可,授權EA接手今後所有《星球大戰》系列遊戲的開發工作,一時間令無數粉絲欣喜若狂,畢竟在EA與迪士尼達成合作關系之前,也曾經常負責《星戰》系列遊戲的發行工作,并且其中包括《舊共和國》系列作品也是由EA旗下Bioware負責開發,讓不少粉絲一度以為沉淪多年的《舊共和國》系列有機會起死回生。
而直到現在,EA旗下共計也就推出了三款大型主機遊戲作品,其中兩款便是用次時代技術完全重啟的《星戰:前線》系列,而另一款則是由重生娛樂開發的動作遊戲《星戰絕地:武士團隕落》,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線》系列與《戰地》的模式有着極高的相似度,因此重啟版的開發也交由了《戰地》系列的開發商DICE。
重啟版《星戰:前線》
誠然,《星戰:前線》系列是一款玩法較為簡單,難度比較大衆化的射擊遊戲作品,這一點在DICE接手之後并沒有進行改動,然而正是由于本作是一款粉絲向的作品,因此各個系統的表現隻能用“難以深挖”的來形容,盡管寒霜引擎所打造出的畫面質量非常出色,但遊戲本身的深度與可玩性甚至遠遠不如早年間的原版,EA雖然沒有在這部作品上太過松懈,但這部作品終究還是沒能獲得多數玩家們的認可,留下的大多都是《星戰》系列的忠實粉絲。
值得一提的是,EA在自家另一款遊戲《FIFA》系列當中憑借賣線上球員卡獲得了不菲的收入,因此EA也希望在自家其他遊戲當中加入微交易内容,而第一個被拿來開刀的作品便是另一款續作《星戰:前線2》。
重啟版《星戰:前線2》
但就品質而言,《星戰:前線2》無疑是一款綜合質量尚可的作品,盡管依然不如曾經的原版,但相較于前作還算是有了不小的提升。
然而,EA在《前線2》當中加入了氪金抽卡元素,很難想象一款射擊遊戲的武器與角色強度竟然需要通過不确定的氪金來衡量,這一事件在當時可謂是鬧的沸沸揚揚,《前線2》的風評大幅下降,而由于《星戰》是個大IP,甚至還引起了迪士尼的關注,迫于社會壓力,EA隻好移除氪金内容并且用幾個月的時間重新設計成長系統,畢竟論聲望和影響力,《星戰》無疑要比《戰地》系列高上太多。
而《前線2》在經過兩年的更新之後,已經收納了九部電影以及多部外傳電影的所有角色、兵種與地圖,并且還追加了多種遊戲模式,緻力于再現電影經典場景,在可玩性與觀賞性上甚至要遠高于同時期的其他《戰地》系列作品。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星戰》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較小,因此在亞服當中沒有什麼人,但在海外地區,《前線2》可謂是目前玩家數量最多的“戰地”遊戲。
2019年末,知名海外媒體IGN将《前線2》的評分由原本的6.5改為了8.8,玩家評分也是一路回升,這款曾經被稱之為辣雞的遊戲最終也終于獲得了鹹魚翻身的機會,隻可惜的是有關這款遊戲的故事也已經告一段落,雖不會再有更新,但也已經是一款足夠優秀的《星戰》遊戲。
在《戰地5》的襯托下,有不少人甚至選擇了嘗試這款不太一樣的《戰地》遊戲,或許在這一次風波之後,EA還将會繼續将這個系列做下去,既然EA對這IP這般上心,隻希望以後的作品不會令玩家們感到失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