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兩次成功舉辦奧運會,人們運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再加上疫情的突然來襲,使得人們提高身體素質尤為迫切。
在諸多的體育項目中,跑步無疑是人們最多的選擇,不需要器材,場地要求不高,适合一個人運動。
而在多人協作對抗的球類選擇中,羽毛球當是熱門項目,上手快,運動量可大可小,兼具有氧和無氧運動特性,器材簡單,非常适合家庭集體運動。
打了這麼多次羽毛球,你知道羽毛球握拍分為幾類嗎?分别是什麼樣的握法?下面讓我們一一解答。
你之前的握拍是不是這樣的?
上面的握拍方法,在一局比賽中,經曆了多拍擊球,或者在擊球中特别用力時,非常容易造成大臂疼痛。羽毛球的發力是大臂帶動小臂,利用手腕和手指發力,錯誤的握拍方法不利于前臂、手腕和手指的發力,所以在很多時候無法将羽毛球擊打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羽毛球正确的握拍法,對于掌握合理、準确、全面的基本技術,關系重大。正确的握拍法,可以使球員随心所欲地把球打到對方場區的任何落點上;相反,如果握拍的方法不得當,往往會影響我們對球的控制能力,會限制我們的一些戰術和球路。在完成技術動作的時候,也容易被對方預先判斷到我們所要還擊的球。握拍法不得當,有時候還會影響技術動作的完成、發揮,降低了擊球的效果和準确性,減弱了擊球的威力。
羽毛球握拍有正手握拍法和反手握拍法。
正手握拍時,主要用以回擊對方打過來的自己正手位的球,也就是持拍手那一側的球,如果是右手持拍,那就是自己右側或者身體前面的球,用正手握拍法進行回擊。反手握拍主要是回擊對方打過來的自己反手位的球,也就是非持拍手那一側的球,如果右手持拍,就是身體左側位或者身體前面的球,用反手握拍法進行回擊。
正手握拍法
握拍之前,先用左手拿住球拍,使拍面與地面垂直,再張開右手,使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對着球拍框(即對着球拍的側面)。小指、無名指、中指自然并攏,食指與中指稍稍分開,自然彎曲并且貼在球拍上。握拍的時候,不要過于用勁,手部肌肉要放松。隻是在擊球的一刹那,手指突然緊握拍把而發力。
正手握拍
正手握拍各部位分解
反手握拍法
一般來說,常見的反手握拍法有兩種:
一種是由正手握拍法把球拍框往外轉(即往右方向轉),拇指前内側部位貼在球拍把的窄面部位,食指往中指、無名指、小指方向稍收回;
另外一種是由正手握拍法把球拍框往外轉,拇指伸直貼在球拍把的寬面部位,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并攏。通常反手握拍的時候,手心與球拍把之間有一定的空隙,這樣的握拍法有利于手腕力量和手指力量的靈活運用。
反手握拍
反手握拍各部位分解
利用上面的握拍方法,在最開始時候,可能會不習慣,不會發力,這屬于正常情況,這時候不要更換回原來的錯誤方法,習慣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這種握拍方法打球會非常的舒服,大臂也不會再疼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