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就是大年夜了,過年,是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的重大節日,也是孩子們歡呼雀躍等待着的節日。那麼,就是這樣隆重的節日,古代人和我們現代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的呢?喜愛詩詞的我就用古代的詩句來回答你吧。
首先,在古代春節也被稱為“元日”,在王安石的《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裡的元日,有人會以為是元旦,其實不然,在這裡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是指“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的日子,預示着寒冬的結束,蘊含着對春天的期待。這一天中國民間有許多傳統民俗活動,包括貼春聯和門神,貼桃符。貼春聯和門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還能常常見到。傳說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怪,就派了神荼和郁壘兩個神去保護人類,當他們發現有哪個鬼怪作怪的話,就用草繩捆了去喂虎,所以,最初古人在門框上畫兩隻大虎來吓唬小妖精呢。
相傳到了唐朝,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有鬼怪嘶吼,就讓它的大将軍秦叔寶和尉遲恭在門旁鎮守,鬼怪也不敢騷擾了,夜裡十分安靜。從此,兩位将軍的畫像就被唐太宗畫下來貼在門上,老百姓也相繼效仿。
春節作為普天同慶,最熱鬧的節日,守歲、燃爆竹當然都不可少。
在古代民間,開始這是以祭奠祖先、祈求豐年為主要内容,但是從大唐開始,由于唐朝的經濟繁榮,文化璀璨,春節的習俗才從驅邪祈福的氛圍中走出,走向娛樂歡慶的氛圍。人們在拜年互贈禮品的同時,還上街舞龍、唱戲、賞梅、踩高跷、比才藝等,十分熱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