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9:44:45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1

在開始今天的故事之前,讓我們明确一個概念,那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如來佛祖”梵文翻譯過來就是“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出生在古代印度的迦毗羅衛國,這個古國大概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内。那是遙遠的公元前565年,此時的中國正處于春秋時代,我們的古代大賢孔子也誕生于這個時期。

嚴格意義上講,釋迦牟尼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

他的父親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叫做淨飯王。母親是附近一個小城,天臂城的城主善覺王的女兒摩诃摩耶。

母親是名門閨秀,父親是一國之主。釋迦牟尼的起點不可謂不高。

倆人結婚之後,很快摩诃摩耶就懷孕了。但是按照當時當地的風俗,婦女結婚,是需要回娘家生的。

摩诃摩耶懷胎出發,從迦毗羅衛國到天臂城去。這段路程其實不遠,就是小城到鄉下的距離,如果那時候有公共汽車的話,可能三十分鐘就到了。

但生孩子這事誰都沒譜,摩诃摩耶錯估了自己的預産期,還沒等回到娘家,一陣胎動,直接在路途中一個叫做藍毗尼花園(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地方就把孩子給生下來了。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2

這個孩子就是釋迦牟尼。

孩子是怎麼生下來的呢?未必真實,但很有戲劇性。

摩诃摩耶在花園漫步,四周樹木茂盛,鳥語花香。她擡眼望去,看到一顆參天古樹,摩诃摩耶用手撫摸了一根垂下來的枝條,釋迦牟尼就誕生了。

釋迦牟尼成了迦毗羅衛國的太子。

年幼的嬰兒降生的與衆不同,這讓大家都非常詫異。一位叫做阿私陀的星相學家來到王宮,看到熟睡中的釋迦牟尼,做出了如下的預言:

此子非凡,可拯救世間。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3

淨飯王喜得愛子,寵愛有加。給兒子建了一座神奇的宮殿,宮殿的名字叫做:四時宮。

這個“四時宮”可太牛了,隻要進入宮殿,一年四季都會變成春天。人在宮殿之内,不知窗外幾何,分不清春夏秋冬春去秋來的變化,也感受不到生老病死的疾苦。

這是抽象的說法,四季不可能一直如春。這隻是一座繁華宏偉的宮殿,雖然平平無奇,但卻阻斷了釋迦牟尼和外界的聯系。

這位含着金湯匙的太子爺被保護了起來。

從此,釋迦牟尼過上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快樂生活。

他天資聰穎,學啥會啥。長到十二歲,已經成了古代印度最有學問的人,堪稱“印度小神童”。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釋迦牟尼很快長到了十六歲,已經到了該結婚的年紀。釋迦牟尼娶了自己的表妹耶輸陀羅為妻,近親繁殖沒有讓他們生下畸形兒,多年之後,他們生下了一個又白又胖的小男孩,名字叫做羅睺羅。

如果一切沒有發生變化,釋迦牟尼可能會在不久的将來繼承父親王位,做一個遙遠古國的國王,最後消散在曆史的塵埃裡。

但有一件事改變了釋迦牟尼的命運。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4

由于這位古國太子從小到大都待在“四時宮”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雖然聰慧,但長期和社會外界隔離——這是一個隻知世間幸福安樂,不知世間疾苦的人。

緣起于一次釋迦牟尼駕車出城遊玩,他才知道這個世界不僅隻有“四時宮”那麼大。他親眼目睹了黎民百姓的生活疾苦和生老病死。

有人因為生病無藥可醫而死去。有人因為妒忌怨恨而傷害别人。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

各式各樣的人間态,各種各樣的生活。

新世界的沖擊讓這個年輕人突然意識到自己以前隻不過是生活在父王精心編織的“楚門的世界”裡。

釋迦牟尼在這一刻做了一個決定,并且很快的付諸了行動——他在29歲的一天丢下了自己王子的位子、妻子、兒子之後,離家出走了。

這位迷茫的年輕人抛棄了所有,準備去尋找一個不确定的未來。

我想釋迦牟尼應該是個感性的人,他眼裡或許是個見不得這些悲傷痛苦的人,所以他決定上路出發,找到破解人間疾苦的方法。

但正如當代的文藝青年去西藏洗滌心靈一樣,這個過程異常痛苦,異常無聊。

離開迦毗羅衛國後,釋迦牟尼選擇了一邊流浪一邊要飯。

是的,你沒看錯,後世僧人愛化緣,這是有傳統的,因為當年的佛教始祖就是這麼幹的。

這并不稀奇,釋迦牟尼要飯是無奈之舉,因為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王公貴族,他沒有生活經驗,也沒有生活技能。如果不要飯,就活不下去。

善良的印度人民沒有讓釋迦牟尼餓肚子,靠着一路行乞要飯,釋迦牟尼拜訪了兩個人。

他明白研究這種人生意義級别的東西,自己摸索是不夠的,他需要去找一些前輩。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5

第一位前輩叫做卡拉瑪,釋迦牟尼同學在這位大師這裡學習到了一項運動——瑜伽。

第二位前輩叫做馬普特拉,釋迦牟尼同學在這裡學會了大量的哲學和宗教學知識。

這段跟着别人學習的經曆讓釋迦牟尼的視野變的開闊,思想變的豐富,他終于成了一個積極入世的人。但這離他拯救世間蒼生脫離苦海的夢想還相去甚遠。

于是他告别良師,再次踏上尋找的旅程,我見識淺薄,無法了解釋迦牟尼當時的心境。

我隻知道,他一直想要找到一個答案。但在找到答案之前,他一直都不知道問題究竟是什麼。

釋迦牟尼穿過叢林,翻過小溪,爬上雪山,一路風塵仆仆。

但他不是孑然一人,在流浪的過程中,釋迦牟尼收獲了五名粉絲。他們和釋迦牟尼一樣,都是苦行者,都是想要參透世間真理的人。六位流浪漢在森林裡飄零了整整六年。六年裡,他們依然以要飯為生。

要一天兩天還行,要一個月兩個月還行,但是長此以往的要飯,導緻釋迦牟尼身體素質大幅度下降。

他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小國王子變成了一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

非但如此,此時的釋迦牟尼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他放棄了王位,抛棄了自己的心愛的妻子,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一切的一切,他都放棄了。

但他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想要的。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6

釋迦牟尼來到河邊,看着河水中髒兮兮的自己。他突然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确,他這麼做是否是對的。思來想去,釋迦牟尼決定不再苦修。

因為如果再苦修的話,人間真理還沒等找到,自己先把自己折騰死了。于是他跳入河中,洗淨這六年來身上的塵土和污垢,決定不再過苦行僧的生活。

沒吃飯就洗澡的釋迦牟尼,身體虛弱,差點一頭栽倒在河水之中。

五位粉絲因為釋迦牟尼半途而廢的苦修而脫粉取關,但釋迦牟尼不是孤身一人,路過河邊的牧羊女為釋迦牟尼獻上了一杯香醇的羊奶。

一杯羊奶給釋迦牟尼續了命。他重新打起精神,告别善良的牧羊姑娘,獨自一人來到菩提迦耶(今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坐在一棵畢波羅樹(菩提樹)下,盤膝而坐。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7

這一坐,就坐出個如來佛祖。

是的,釋迦牟尼成佛了。

就是這麼突然,就是這麼猝不及防。沒有什麼離奇遭遇,也未必有什麼千辛萬苦。

就這麼成了。

佛是什麼?佛有超能力嗎?佛會長生不死嗎?

答案是否定的,佛和人一樣,但佛和人又不完全一樣。

他在樹下想了些什麼,參透了些什麼,了解到了些什麼。史書沒有記載,我也不知道。因為如果我知道,我就不用在頭條寫文章了,直接也成佛了。

但是不難想象,釋迦牟尼一定是一番頓悟,了解了世間萬物的人生真谛。

佛法玄妙,不敢妄議妄測。但釋迦牟尼多年追求無果,卻在一念之間得道成佛。

我們能知道的,就是他在樹下立下的誓言: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甯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成佛後的釋迦牟尼沒有忘記當年追随自己的五位粉絲,他把這五個人收為弟子。這五個人,成了釋迦牟尼最早的五位弟子,被人稱作“五比丘”。

“比丘”的意思,就是出家的男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丘”的數量越來越多,從十人,百人,千人,萬人,到數以國計。

佛教開枝散葉,在古印度傳播開來,自此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至今經久不衰。

釋迦牟尼不是無情的人,他曾經回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親人,但更多的時間,他緻力于傳播佛法。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原名(佛教領袖釋迦牟尼)8

公元前五四三年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主持完最後一場演講會,與世長辭,天外飛佛而去。

這就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故事。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被人們衆星捧月般的宗教領袖的一生故事,居然就這樣單調無聊?

曆史并不一定要傳奇,因為真實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釋迦牟尼在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響是空前絕後,無人企及的,但他的故事短暫而平凡,遠遠沒有古今中外帝王将相那樣傳奇有趣。

這很正常,因為佛祖也有生老病死和愛恨别離,他雖成佛,但卻從未離開過人們。

從這個角度上講,佛祖是人,而人人都是佛。

這裡是曆史本來挺有趣,看完記得點點關注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