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重點文言文知識歸納?九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梳理及理解性默寫彙總,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九年級語文重點文言文知識歸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九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梳理及理解性默寫彙總
《嶽陽樓記》
(一)通假字
1、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
2、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
(二)一詞多義
1、觀 1、予觀夫巴陵勝狀(觀看)2、嶽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2、或 1、而或長煙一空(有時)2、或異二者之為(或許)3、或憑或立(有的人)
3、通 1、政通人和(順利)2、北通巫峽(通向)
4、空 1、濁浪排空(天空) 2、長煙一空(消散)
5、極 1、南極潇湘(至,到達)2、感極而悲者矣(極點)3、此樂何極(盡頭)
6、以 1、屬予作文以記之(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
7、歸 1、吾誰與歸(歸依)2、暮而歸(回來)3、雲歸而岩穴暝(聚攏)
8、臨 1、把酒臨風(面對)2、臨溪而漁(到)
9、一 1、一碧萬頃(一片)2、長煙一空(全)3、在洞庭一湖(全部)
10、和 1、政通人和(和樂) 2、春和景明(和煦)
(三)古今異義
1、屬予作文以記之 古義:寫文章 今義:學生作為練習所寫的文章。
2、增其舊制 古義:規模 今義:制度
3、而或長煙一空 古義:全 今義:常用作數詞
4、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古義:景象 今義:看
5、去國懷鄉 古義:國都 今義:多指國家
6、進亦憂,退亦憂 古義:在朝庭做官 今義:與“退”相對
7、薄暮冥冥 古義:迫近 今義:多指不厚的,淺顯的
8、微斯人 古義:如果沒有 今義:微小,細微
9、氣象萬千 古義:景象 今義:大氣的狀态和現象
10、越明年 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11、南極潇湘古義:向南面直達 今義:地球自轉的軸線的南端,南半球的頂點。
12、濁浪排空 古義:沖向天空 今義:全部去除
13、前人之述備矣 古義:詳盡 今義:準備
(四)詞類活用
1、谪守巴陵郡 (守,名作動,做太守)
2、百廢具興(廢,動作名,荒廢的事情)
3、前人之述備矣(述,動作名,記述的文字)
4、北通巫峽,南極潇湘(名詞作狀語,往北,往南)
5、憂讒畏譏(饞,名作動,說别人壞話)
6、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在……之後)
7、或異二者之為 (為,動作名,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
(五)文言句式
1、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多會于此(狀語後置,倒裝句)
2、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定語後置,倒裝句)
3、吾誰與歸(賓語前置,倒裝句)
4、屬予作文以記之(省略句,省略主語)
5、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判斷句)
(六)文言虛詞
乃 1、乃重修嶽陽樓(于是,就)
以 1、屬予作文以記之(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
(七)理解性默寫
1、從空間角度描寫洞庭湖水波浩渺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2、分别寫出文中“以物喜”“以己悲”相照應的句子:
以物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遷客騷人“喜”的句子)
以己悲: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遷客騷人“悲”的句子)
3、《嶽陽樓記》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4、不管是在榮譽面前,還是受到不公正對待,作為一名老黨員,他都能泰然處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現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
5、表現“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6、體現範仲淹遠大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醉翁亭記》
(一)一詞多義
1、歸 1、雲歸而岩穴暝(聚攏) 2、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去)
2、樂 1、山水之樂(樂趣)2、人知從太守而樂(歡樂)3、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以……為快樂,意動用法;快樂,名詞)
3、秀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麗)2、佳木秀而繁陰(茂盛)
4、謂 1、太守謂誰(是,為)2、太守自謂也(命名)
5、臨 1、臨溪而漁(到)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二)古今異義
1、伛偻提攜 古義:被牽扶的人,即兒童。今義:多指提拔。
2、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意趣;情趣 今義:意思,含義
3、負者歌于途 古義:背着東西的人 今義:多指失敗的一方
4、野芳發而幽香 古義:花 今義:花草的香味
5、射者中 古義:投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 今義:射擊
6、非絲非竹 古義:弦樂器,管樂器 今義:蠶絲;竹子
7、山間之四時也 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8、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古義:離開今義:到,往
9、頹然乎其間也 古義:醉醺醺的樣子 今義:頹廢的樣子
(三)詞類活用
1、環滁皆山也(名作動,環繞)
2、山行六七裡(名作狀群攻,在山上,沿着山路)
3、名之者誰(名詞做動詞,命名)
4、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名詞做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5、故自号曰醉翁也(名作動,取别号)
6、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形作動,散發清幽的香氣;形成濃密的綠蔭)
7、至于負者歌于途(名作動,唱歌)
8、伛偻提攜(動作名,彎腰曲背,即老人)
9、雜然而前陳者(名作狀,在前面)
10、太守之樂其樂也(第一個“樂”,意動用法,以……為快樂。第二個“樂”為名詞,快樂)
11、醉能同其樂(形作動,歡樂)
(四)文言句式
1、環滁皆山也琅琊也釀泉也醉翁亭也,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等(判斷句)
2、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醒能述以文者(狀語後置)
(五)文言虛詞
而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溪深而魚肥泉香而酒洌 起坐而喧嘩者(并列)
2、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水落而石出者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已而夕陽在山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承接)
3朝而往,暮而歸臨溪而漁雜然而前陳者人知從太守遊而樂(修飾)
4、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轉折)
5、而年又最高(遞進)
6、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因果)
(六)理解性默寫
1、《醉翁亭記》中描繪山間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
2、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野芳發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陰,(秋)風霜高潔,(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描寫山間四時風光的句子)
3、宴飲之時,太守的表現是:蒼顔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4、有動靜之美。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樹木之靜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相得益彰。
5、本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樂
《湖心亭看雪》
(一)一詞多義
1、一 1、上下一白(全)2、長堤一痕(數詞)
2、更 1、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2、更有癡似相公者(還)
3、絕 1、湖中人鳥聲俱絕(消失)2、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人世隔絕)
4、是 1、是日更定矣(這,指示代詞)2、是金陵人(是,判斷動詞)
(二)古今異義
1、餘住西湖 古義:我今義:剩下
2、是日更定矣 古義:這今義:判斷動詞
3、餘強飲三大白而别 古義:酒杯 今義:白色
(三)詞類活用
1、大雪三日(名作動,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名作動,客居、旅居他鄉)
3、與餘舟一芥(名作狀,像小草一樣渺小)
(四)文言句式
1、見餘大喜曰(省略句,省略主語)
2、更有癡似相公者(倒裝句,狀語後置,正确語序應為“更有似相公者癡”)
(五)理解性默寫
1、《湖心亭看雪》中寫景句是:霧凇沆砀,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點明作者偶遇知音的驚喜之情的句子是:餘強飲三大白而别。
3、以舟子的喃喃之語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1首古詩的理解性默寫
1、《行路難》中詩人用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仕途的艱難,寓含無限感慨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2、《行路難》連續運用典故,表現詩人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的詩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3、李白《行路難》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表達了詩人理想抱負終能實現的信念。(外賣小哥雷海在《詩詞大會》奪冠的經曆告訴我們:隻要你堅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的信念,成功一定會屬于你。)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飽含詩人無限的辛酸的憤怒的詩句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懷念戰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變遷而怅惘的心情的句子: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運用兩個典故,寫出詩人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無限惆怅)
3、詩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社會、時代在飛速前進,不會等待任何頹廢者和落伍者,正如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所說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點明酬贈題意,表現了詩人堅定意志和樂觀精神的詩句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蘇轼的《水調歌頭》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兩句與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2、任何事都不可能圓滿,人生本來就充滿了悲苦與歡樂,正如蘇轼《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中所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隻寫三句中的前兩句)
3、蘇轼《水調歌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天下人美好祝願,抒發離人心願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與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有異曲同工之妙。)
1、杜甫《春望》中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與他的《月夜憶舍弟》一詩中”“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表達的意思相近。
1、《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寫獲罪之快,君心難測,行程遙遠的詩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2、即景抒情,描寫秦嶺雲遮霧鎖,藍關大雪擁塞,馬亦不前,道盡英雄失路的悲慨的詩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1、溫庭筠《商山早行》,從描寫的角度上看既有視覺,又有聽覺,且最能表現“早“的詩句是: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
2、描寫山間槲葉随地飄灑,白色枳花明麗可愛的詩句: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驿牆。
3、描寫昨夜夢見故鄉杜陵彎彎的池塘,自在戲水的野禽的詩句是:因思杜陵夢,凫雁滿回塘。
1、《鹹陽城東樓》描寫溪雲乍起,夕陽沉落,山雨将至,風聲滿樓,營造出一種蕭條蒼涼的氛圍的詩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寫晚眺遠景,寓意深遠。既是對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形象化勾畫。“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名句,常轉用于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
2、寫萬眺近景,虛實結合,以實景疊合虛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詩句: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1、《無題》中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别,寫春光易逝讓人興起無盡惆怅與無奈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寄托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别的詩句)
2、李商隐《無題》詩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以象征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最為精彩感人。(《無題》中贊美獻身事業、奉獻不止的精神的詩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