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生絹做戲台,全憑十指逞诙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從南宋以來,熱鬧了800多年的海甯皮影戲,在三尺生絹戲台之上,不斷演繹着忠良奸佞、善惡美醜。這些隻有一隻眼、一條腿、一隻手的影偶,大多以90度正側面面對觀衆。但這種單手單眼的表演在觀衆的眼中卻顯得非常生動圓滿。
近日,記者從海甯市文化館獲悉,海甯皮影戲将參加9月份舉辦的第十一屆台灣·浙江文化節——嘉興文化周活動,為台灣同胞呈上《過猴林》等精彩劇目。
《過猴林》資料照片
“提前好幾個月,我們就已經開始準備了。”海甯皮影戲青年演員趙力說,為了這次展出,戲班還搭建了一個新的舞台。前幾日,他們已經把皮影、白絹、竹棍等道具報送海關。
趙力。資料照片
“我挺激動的,不僅能和台灣皮影戲作行業交流,更重要的是,能将海甯的傳統文化帶去台灣。”趙力的話語中不乏興奮。這個年輕的80後姑娘,已經有7年多的表演生涯了。2010年,趙力剛從浙江師範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畢業。找工作時,看到海甯市文化局正在招考皮影戲傳承人。想到自己的專業與皮影戲也比較對口,就一頭紮了進來,從此和皮影戲結下了不解之緣。
資料照片
“一口叙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後台笛聲、鑼聲、梆子聲聲聲入耳;幕布上刀槍劍戟,你來我往。“我是海甯硖石人,但從小幾乎沒有接觸過皮影戲,更别說表演了。”但自從拜師學習皮影戲後,趙力就愛上了這門手藝。“我希望,我能将海甯皮影戲傳承下去,留住海甯人的共同記憶。”
【浙江新聞 】
趙力簡介:
海甯皮影戲青年演員,師從海甯皮影戲國家級傳承人張坤榮。主攻海甯皮影戲表演,能操作多個經典劇目,熟練演唱演奏海甯皮影戲傳統曲牌曲譜,并能簡單制作海甯皮影戲影偶道具。先後作為海甯皮影戲代表參加21屆國際木偶節、2016中卡文化年中國節、海峽兩岸交流活動、全國中青年木偶皮影傳承技藝展演等重要賽事。
參演劇目:《過猴林》(根據故事《過猴山》改編)
《過猴林》資料照片
劇情簡介:有個賣草帽的李老伯經過一個猴林,因困倦在樹下小睡。一群調皮的猴子偷走了草帽和酒葫蘆,李老伯奮力追趕卻沒有拿回,累得癱倒在地,一氣之下把頭上的帽子扔在地上,猴子們也跟着把帽子扔下來。見此情景,李老伯心生一計,拿出葫蘆喝起酒來,猴子們也打開偷來的葫蘆喝酒,直到一隻隻全都醉倒在樹上。最後,李老伯拿回草帽,悄悄地回家了。
參演人員:趙力、郎章銘、王培華、莊新音
海甯皮影戲
2006年海甯皮影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1年11月27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審議并批準了中國皮影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海甯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加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海甯皮影戲既保留了北方皮影戲演藝、聲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傳統樣式和表演精華,又與海甯當地的民間小調、手工技藝和生活習俗相結合,形成具有海甯地方特色的皮影戲表演,唱腔上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曲調高亢、激昂,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制作上以“少雕镂、重彩繪、單線平塗”為主要特點,影偶整體以單手、并足(側身)為主,極富“人情”味,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區皮影戲影偶造型;表演上,影人轉身、翻、跳,非常靈活自如,武戲中的持刀槍、揮拳格鬥、挑頭(砍頭)等高難度武打動作尤為精彩,是江南皮影戲一絕。
【原标題:漂洋過海 海甯皮影戲即将亮相台灣】,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