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會計網原創首發,作者:銅豌豆
“利潤”不但對于企業而言,十分重要;對于會計人的工作和考試來講,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就和大家唠唠有關“利潤”的相關知識。
首先要“知己知彼”。利潤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其實利潤是由三部分組成,分别是“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以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好理解,就是“收入—費用”。那“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又應該如何理解呢?
這裡的“利得”和“損失”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
2所有者權益增加(減少);
3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流出)。
有了前面知識的鋪墊,接着就要“攻克”利潤計算的的“難題”了。
一共分為三步。
1、第一步計算營業利潤:
公式有些長,大家需要給點耐心記憶。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财務費用 其他收益 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淨敞口套期收益(-淨敞口套期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信用減值損失-資産減值損失 資産處置收益(-資産處置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是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的;類似的,在“營業成本”是由“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組成的。
如果考試考得比較仔細,研發費用=研發和開發過程中的費用化支出 計入管理費用的自行開發無形資産的攤銷
2、第二步計算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
營業外支出主要包括:
3、第三步計算淨利潤: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這裡會重點解析“所得稅費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當期所得稅”,另一部分是“遞延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就等于“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稅率”。
會計賬務處理是: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
遞延所得稅是分為“遞延所得稅資産”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其産生的原因主要是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即稅法利潤)在計算基礎方面有所不同,就需要去“調整”。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收益)
具體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遞延所得稅資産
貸: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最後,介紹的是利潤的結轉方法。這裡會重點介紹“賬結法”。
具體流程如下:
今天的會計知識就講到了這裡,下回見!
本文為會計網原創首發,作者:銅豌豆。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會計網保留所有權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