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缺鎂果實就不美麗了,膨果期補鎂肥,建議鈣鎂肥料同補
柑橘膨果期果實才生長,葉片就黃化,補鎂還是要趁早
鎂是柑橘生長發育必需的中量元素,隻有充足的鎂素供應才能保證柑果産量與品質的形成。
雖然柑橘是需鎂較多的一類果樹,但在生産上,它卻常常被忽視,往往是近果老葉有明顯的“V”型黃斑時我們才後知後覺,亡羊補牢雖不晚,但卻違背了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則,對柑橘樹勢穩固與果實發育也十分不利。
柑橘需鎂有規律
從柑橘周年吸收鎂的動态來看,當年生營養性春梢葉片在未轉綠前鎂含量較低,随着葉片老熟鎂含量逐漸升高,在花芽生理性分化期達到峰值,之後因部分鎂營養回流到枝幹又逐漸降低。
如果考量整個柑橘果實發育曆程,幼果期鎂濃度是最高的,并随果實增大而逐漸降低;果實膨大期鎂素累積量接近最大,其後吸收量逐漸減少,總累積量在成熟期達到峰值。
基于以上,柑橘補鎂應抓住坐果至膨果這一關鍵時期,鑒于追肥後,樹體對其吸收利用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最好是果實膨大前就進行鎂肥的補充,以免像上圖這樣,果剛長,葉就黃,悔斷腸。
為什麼要強調補鎂?
一方面,前面我們也提到過,柑橘需鎂量大,且鎂對于柑橘生長發育的意義非凡,缺鎂後不單單是黃葉落葉後的光合效能下降,還會影響根系生長,導緻根冠比下降,進一步影響根對鎂及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柑橘果實會因鎂缺乏而易生小果,上糖降酸困難,對内外品質均有較大影響,低質果增多。
另一方面,柑橘本就易缺鎂,而我國土壤有效鎂含量呈北高南低的趨勢,許多柑橘園鎂素本就不足,特别是對于果型大或挂果量多的品種,如柚類、沃柑、砂糖橘、臍橙等缺鎂現象比較普遍。
此外,進入膨果期後,不少果農朋友鐘情于鉀,無度的偏施隻會讓缺鎂愈演愈烈。
柑橘缺鎂的預防
正所謂治病不如防病,有病不如無病,缺素作為生理病害,亦是如此,而對于缺鎂的預防重在合理追施,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地上與地下的結合:土壤施鎂一般在冬肥及膨果期進行,根據土壤酸堿性來選擇鎂肥種類,如pH>6,一般用硫酸鎂,pH<6,一般用氫氧化鎂、鈣鎂磷肥等;葉面補鎂宜在坐果後至膨果階段補充,其中膨果前是關鍵節點,選擇小分子螯合鎂肥鎂源庫更有利于吸收。
鈣與鎂的同補:鈣與鎂為同族元素,存在吸收競争,但在柑橘果實生長階段對兩者需求均比較高,因此在葉面追肥時建議噴施以糖醇螯合、鈣鎂配比科學的蓋世美。
土壤環境與平衡施肥并重:土壤及施肥因素是造成柑橘缺鎂的重要原因,一旦土壤理化性質退化,有效鎂含量或淋失或固定,均對吸收不利;而忽視元素平衡,易導緻營養元素的比例失調,如膨果期追鉀,就需要考慮增大鎂、鈣的施用量等。此外,還可通過增施有機肥,根系生長高峰前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來起到調土活根,均衡營養的作用。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農業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