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親?今天是父親節,坐在辦公室裡,寫了一篇《作為父親,我想這樣指導和陪伴孩子的三年高中生活》後,想寫一篇有關自己父親母親的文章,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我的老父親?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今天是父親節,坐在辦公室裡,寫了一篇《作為父親,我想這樣指導和陪伴孩子的三年高中生活》後,想寫一篇有關自己父親母親的文章。
關于自己的父母,一直想寫一篇文章。但每每提起筆總是思緒萬千,卻無從下筆。感情至深時,就是無語處,可能父母在自己心中永遠就是如此的說不清道不明。但是,無論何時何地,每每想起總是往事曆曆在目,心潮難平。
我的父母均已年近八旬,兩人獨立生活在豫西南的偏遠山村裡,侍弄一畝多地,種着應季蔬菜和一些油料作物,養幾隻雞鴨,有貓有狗,過着一種典型傳統農民的自立更生的生活,節儉、淳樸,悠然自得。
我的父親
父親是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在當時的年代也算是高級的知識分子了,母親卻沒怎麼讀過書,幾乎不識字;父親先後做過教師、電影放映員和政府辦事員(非公務員,合同工),母親一直在家裡務農。他們的一生的恩愛默契、勤勞樸實、自立自強都是我一生學習的楷模。
關于父親,他雖然平凡,但他的認真敬業、潛心鑽研、清正廉潔、勤奮好學和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使他成為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最大的人。
父親自小喜好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讀高中時候,每周都要穿着草鞋、背着饅頭和糧食走路100多裡去外縣上學,這種辛苦常人很難體味。高中畢業前夕,正好盛行讀書無用論,失去了參加高考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後來恢複高考,父親已經娶妻生子,不忍心母親一人帶着三個孩子受苦,就再也沒有機會圓自己的大學夢。
父親的職業生涯分為三段。
第一段職業。高中畢業後,父親回到農村老家做了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在方圓幾裡很有名氣。直到現在,我回老家,還偶爾能夠聽到一些年屆花甲的人們對他的教學能力的啧啧稱贊。那段時間,父親業餘時間會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購買元器件組裝收音機,還免費幫助周邊村民們修理收音機,獲得了很大的認可和尊重。
第二段職業。公社組建移動電影放映隊,父親就被安排到公社放映隊做一名農村移動電影放映員。他的用心鑽研竟然獲得當時整個南陽地區的電影放映技術比賽的第一名。在父親離開放映隊的幾年裡,方圓十公裡内晚上放電影時,隻要出現故障解決不了,就一定會找父親去維修,無論春夏秋冬,時間早晚,而他總是有求必應,手到病除,威望極高。
第三段職業。在電影放映隊被民間承包後,父親就去了鄉鎮企業辦公室負責統計工作。他通過自學,竟然也能夠成為全地區的統計标兵,還通過考試拿到統計師證和會計師證。直到幾年前,還兼任鎮上幾家企業的代理記賬和報稅工作。
在職業生涯中,父親清正廉潔。記憶中,有一件事印象深刻。1991年,父親作為關鍵管理人員參與了鄉裡的一個三線兵工廠整體搬遷工作。事後,好幾位政府幹部因貪污遭到舉報被查處,更有人锒铛入獄。在配合檢察院調查後,父親分厘未沾,是唯一一位賬務清白的人員。
父親生活非常節儉。父親中年時期在鎮裡上班,不喜歡吃面條,嫌外出吃飯太貴。為了節約,他每天自帶饅頭,喝開水來對付自己的午餐,早晚騎自行車單程9公裡山路回家吃飯。而長期如此造成了他現在的慢性結腸炎一直無法痊愈。記得我上高一,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下午,父親冒着暴風雪從家到學校往返近100公裡,就為了給我買一件毛絨冬服送到學校。後來聽母親說,父親給我買完衣服後身上隻剩下回家的車費,他為此在寒冷的冬天裡忍饑挨餓了一整天。
父親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人。2012年至2017年,每年的春夏和秋冬之交,父親都會到上海住上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幫我照顧女兒。其中有将近半年的時間,女兒身體不太好,他每隔兩周都要從金山輾轉幾次公交地鐵,單程近80公裡去龍華醫院取中藥。那段時間,在我的鼓勵下,他手寫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經曆的回顧和總結,透過這些回憶,他仍在不斷檢讨着自己,覺得自己很多東西都不懂,總是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用。前些年,每次他來上海或者我回老家,總會讓我帶一些書給他。最近幾年,父親患上了輕微的眼疾,母親就不讓他看書了,于是他就先是通過手機,後來通過平闆電腦從網絡上下載書籍來聽。
2014年春節的正月初五下午,天空中飄着小雪。我準備離鄉返滬,父親拿出一張寫了幾行字的紙遞給我說:“有一些話想和你交流,但是沒有太多時間,就寫這幾句話給你思考吧!”我拿過紙,上面是父親用鉛筆寫下的蒼勁有力的六句話:“誠信待人,輕諾失信;《常回家看看》歌詞好;戒煙限酒,利己利家;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宜将有時思無時;成熟之一是不張揚;登高望遠,思慮百年。 ”這幾句話一直被我裝在相框中,放在書櫃的顯眼位置,時刻提醒鞭策着我。
我的母親
說完父親,再來說說我的母親。母親沒讀過幾天書,幾乎不認識字。所以,和父親組建家庭後,她一直任勞任怨地操持家務,下地幹活、撫養子女,處處體現出一個農村婦女的優良傳統。
母親是一個勤勞、節儉和堅韌的人。小時候,最高興的就是每年春節和換季時候,母親都會去集市扯上幾尺布料為我們縫衣納鞋,而這一切都是靠母親的勤勞和節儉而讓我們的童年過的自豪和驕傲。父親有公職,家裡的農活幾乎全靠母親一個人來操持。播種、除草、施肥、收割等,母親幹起活來比村子裡的男人都幹得好。記得小時候,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母親會定期積攢雞蛋、鴨蛋等可以換錢的農副産品,讓我和哥哥帶到五公裡外的大姨家,讓大姨幫忙在市場上售賣(大姨家附近有一家三線軍工廠,有很多非農業戶口的工人,在當時屬于有錢人)。農活之餘,母親養了一頭母牛,每天利用農閑去割草,晚上回到家後一個人鍘草喂牛,而回報就是每年可以買一頭小牛犢來增加收入。常年的辛苦勞作讓積勞成疾,飽受病痛折磨,卻從來不舍得吃穿。
母親是一個寬容和識大體的人。母親平時忙于農活,加上性格直爽,經常會不小心就得罪了同在屋檐下的思想傳統的爺爺,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兩個姑姑和大伯等家人的誤解和常年孤立為難,而母親為了我們和父親的尊嚴總是選擇忍辱負重。後來爺爺步入晚年,特别在生命的最後的兩年多時間裡,母親更是不計前嫌,和父親一起對卧床不起的爺爺進行無微不至的照料,直至爺爺離世。經過這些事後,母親因為自己的這些行為終于赢得了所有人的理解和尊重。
母親是一個堅強而獨立的人。2005年的夏天,一次暴風雨過後,母親去稻田裡除草,農村簡陋的電線設施被風刮落在水田裡,被母親不小心碰到,被電擊傷昏迷近四個小時後才在醫院裡被搶救過來,但左手幾個手指因肌肉壞死而被部分截去,手掌也不能自由伸展。後來在父親的悉心照顧下,她堅持從小事做起,鍛煉着自己這隻殘疾的左手,憑着堅強的毅力居然使這隻手恢複了絕大部分功能,對生活起居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母親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大姨家的表哥有一個女兒因計劃生育,剛出生一個月就一直在我家寄養。母親對她視若己出,不圖任何回報,直到後來中專畢業。而這個過程中,母親也會受到一些莫名的委屈和指責,但她總是說,大姨和表哥在我們小時候對我家幫助很大,要懂得感恩和回報。隻要自己做得問心無愧,時間久了,人家慢慢都會理解的。
母親是一個不善表達,卻默默愛着我們的人。每次回老家,母親都會提前幾天準備,打掃衛生、晾曬被褥、上街買菜,更會在大夏天裡,冒着酷暑在廚房裡給孩子們炸油條。在家的時候,每日三餐都會征詢着我們吃什麼,走的時候帶點什麼。當我們離鄉返滬時,巴不得把整個家裡的好東西全部塞進後備箱。這幾年,更是經常要求父親不定期給我發快遞,紅薯、花生油、菜籽油、水果等等。
畢業參加工作這麼多年,父母對我幾乎沒有提過什麼要求。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他們從不張口,更不會說一些客套話。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此很不理解,覺得父母好像不會關心我,或者拿我當外人一樣。現在想想,父母這樣才是對我最大的愛,他們唯恐自己的想法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唯恐自己的言行給子女帶來一絲麻煩。
人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在“風不止”時“樹欲靜”?為什麼一定要在“親不在”時“子欲養”?
父母一直不願意離開他們生活了将近八十年的老家,到城裡來生活。這一點,我選擇尊重他們。所以,自2019年11月開始,經過綜合考慮,我開始了自由商業顧問的道路,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未來一段時間内能夠有相對自由的時間陪伴父母和兩個孩子,能夠在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不缺席。作為兒子,我2020年和2021年增加了回老家陪伴父母的頻次,2020年回老家5次,2021年回老家四次。由于疫情的原因,除了每隔兩天和父母視頻通話之外,我已經半年多沒有回老家看望和陪伴他們了。
感恩父親母親,不單單是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的言行舉止、切實行動所帶給我的精神财富:堅強、有毅力、自力更生、勤儉節約、走正道、有孝心、做事專心、不貪心、自律、寬容等等。
我真的想父母了。
父親節裡,謹以此淩亂的文章向我的父親母親送上至高無上的敬意和感激。
期待疫情早點徹底結束,讓我能回去看望和陪伴自己的父母一段時間。
祝父母喜樂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