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小時候的bedtime story時光,相信很多人現在回想起來,都會覺得溫馨美好。被故事滋養着長大的孩子更有幸福感。這不僅是因為父母在講故事的時候,會陪伴在我們身邊,更是因為故事中有着廣闊的天地,它能激發想象力,拓展視野,教會孩子愛與被愛。
故事不僅有娛樂、教化的作用,甚至還有治療的作用。是不是很神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治愈性故事,英語裡面稱之為Healing Stories。這個概念是蘇珊·佩羅(Susan Perrow)提出來的,她是資深的幼教老師,同時也是一位母親,養育有3個兒子,在教學和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蘇珊·佩羅把講故事的特長發揮得淋漓盡緻,并撰寫成了“故事知道怎麼辦”系列書籍。
在這本《故事知道怎麼辦》中,蘇珊·佩羅詳述了什麼是治愈性故事,如何将故事融入到家庭和學校生活中,以及如何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創作治愈性故事,讓孩子有讓人驚喜的改變。如果你也想為孩子創作獨特的故事,引導他成為更好的自己,不妨來看看這本書吧。
什麼是治愈性故事?
關于故事有很多種比喻,有人覺得故事是人的精神食糧,有人認為故事是滋養心靈的甘泉。但蘇珊·佩羅認為,“藥”這個比喻更接近故事的本質。故事能夠治愈心靈,那些民間傳說以及童話宣揚真善美,表現人性的美好,能給聽故事的人帶來希望和勇氣,讓他們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苦。
有的故事讓人捧腹大笑,笑就是一種治愈,有的故事讓人感動落淚,眼淚也是一種治愈。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療的作用,但有些故事能針對特殊的情況,起到改善或者治療的作用,這類故事就被稱之為“治療性故事”。這裡的治療指的是“恢複健康、實現平衡和變得健全”,通過講述治療性故事,聽故事的人能恢複失去的平衡,重新獲得身心的健康。
事實上,我們給小朋友讀的那些繪本,很多都有治療作用,可以稱之為治療性故事。比如:
小朋友不喜歡刷牙,給他讀《蛀牙日記》、《鳄魚怕怕牙醫怕怕》、《牙齒仙子》、《牙婆婆》等繪本,讓他意識到刷牙的好處,他認識到刷牙的好處,不再排斥刷牙,這就是一種治愈。
孩子不願意斷奶,給他讀《再見,媽媽的奶》、《奶精靈的奇幻之旅》、《媽媽的乳房》等繪本,讓他能接受斷奶這件事情,溫和地斷奶,這也是一種治愈。
如何創造治愈性故事?
在讀本書之前,我覺得創作故事很難,相信很多人跟我抱有同樣的想法,其實,我們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有創造力,要對自己有信心。蘇珊·佩羅提出了一個故事創作的模式——一個治療性故事主要包含三個部分:隐喻,情節以及解決方案。在創作故事之初,先弄明白自己的目的,然後根據這個結構模式,即可寫出自己專屬的故事。
我很喜歡“猴子樹”這個故事,這是幼兒園的老師為一個4歲的小女孩寫的。她父母剛離婚,輪流帶孩子,小女孩還有三個十幾歲的哥哥姐姐,家裡整天吵吵嚷嚷的,她很難适應這種變化。根據她的情況,老師創作了“猴子樹”這個故事。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在森林裡面,有一隻叫瑪莉的小猴子,和家人住在一棵猴子樹上,它家裡有很多哥哥姐姐,因而家裡整天都熱鬧非凡。有一天夜晚,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猴子樹上的一根大樹枝被折斷了。
暴雨過後,有些猴子搬到旁邊的樹上,在那裡做窩住下來。瑪莉覺得平時走走親戚也挺好的,于是在另外的大樹上,也給自己做了一個窩。這樣一來,她可以兩邊走動,兩邊都能睡覺,而且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陪在她的身旁。
小女孩的老師和母親,經常給她講這個故事,慢慢地,小女孩的情緒變得穩定,情感上更獨立,她比以前更加自信和開心。故事的療愈功效顯現了。
現在,我們以“猴子樹”為例,來解析下治療性故事的基本框架。
隐喻
隐喻是治療性故事創作的重要手段,它能起到暗示的作用,讓人浮想聯翩。它既能充當正面角色,又能充當負面角色。
上面“猴子樹”的故事中就充滿隐喻:吵吵鬧鬧的猴子一家,比喻的是小女孩的家人,最開始的猴子樹代表的是小女孩原來的家庭,猴子樹經曆風暴的摧折,隐喻的是父母的離異和家庭重組。
如何尋找隐喻的線索呢?首先,可以從動物身上找靈感,用動物的特點隐喻主人公的行為。比如,揮舞着鉗子的螃蟹,可以用來比喻喜歡掐人的小朋友;躁動的小馬,可以比喻那些不安分、喜歡闖禍的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小鳥,就像話很多的小孩。
除此外,針對某個小孩寫故事時,還可以把她的喜好考慮進去,從他喜歡的玩具,還有生活環境中尋找線索。比如:我寶寶有個玩具小熊,因為手捧着愛心,我給它起名叫“愛心熊”,寶寶很喜歡。當她晚上不想睡覺的時候,我就對她說,
“你看,你的愛心熊困了,要睡覺了,嘟嘟陪它睡覺好不好?”
她就會很乖地把愛心熊放在身邊,然後躺下來陪它睡覺,效果還比較顯著。
情節
情節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主人公做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困難,最後結果如何,這些都是情節要表達的内容。先将故事引入失衡的局面,最後又達成平衡,這才是完整的故事情節。
在“猴子樹”的故事中,小猴子瑪莉一家剛開始過着吵鬧但快樂的生活,這是一種平衡,接着因為暴風雨的侵襲,猴子樹的大樹枝折斷了,有些猴子沒有住的地方,這就是一種失衡,後來,沒有住處的猴子在旁邊的一棵大樹上,重新安家落戶,這就又回到了平衡的局面。整個故事的情節遵循了平衡-失衡-平衡的路線,形成完美的閉環。
創作故事時,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情節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故事情節要盡量簡單,可以多次重複相同的經曆,加深他們的印象,便于理解和學習。而針對稍微大點的孩子,故事情節可以複雜點。比如,可以增添一些冒險的經曆、較為曲折的過程,更為複雜的任務等等,這會激發他們的興趣,讓故事更好地發揮作用。
解決方案
解決問題才是我們創作故事的目的,所以治療性故事要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解決方案要積極,不要引發内疚或者暗含指責。還是以“猴子樹”來舉例,故事中沒有指責父母離異,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沒有嫌棄小猴子瑪莉太鬧騰,而是以客觀、冷靜的态度,講述事實,并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故事的解決方案要依據事實,不能給孩子不能實現的幻想,這會加劇他們的痛苦。比如,為父母離異的孩子創作的故事,故事結尾父母和好如初;為身患絕症的孩子寫的故事,最後卻讓主人公奇迹般治愈。這都是很不負責、且異想天開的想法,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猴子樹”的故事就很好地做到了這點,它不是讓猴子們修好了被風暴摧折的樹,或者大家繼續擠在一起,過着磕磕碰碰的生活,而是讓其他猴子另覓住處,但瑪莉能兩邊走動,保持和家人的親密聯系。這個解決方案,從事實出發,又兼顧了小女孩的感情,可以說非常治愈。
如何讓故事更好地發揮作用?
好不容易寫出的故事,如何才能讓它的作用最大化呢?這裡面有不少小竅門,根據蘇珊·佩羅的建議,以及自己的親身實踐,我總結出如下幾個注意事項。
首先,創作故事要針對具體行為,不要過于寬泛。
舉個例子,針對“不聽話”來寫故事,不聽話就非常抽象,有點無從下筆。我們需要“不聽話”的具體表現——有可能是不願意上學、不喜歡洗澡,等等,這樣拆解後,我們就能針對具體的情況來創作故事。
比如,我寶寶有時候很排斥洗澡,每次要給她洗澡,她就會鬧脾氣,說“嘟嘟不要洗澡,嘟嘟讨厭洗澡。”于是,我就結合《超級細菌工廠》裡面的情節,給她講故事:
你的皮膚表面有個細菌部隊哦,如果不洗澡,它們就會在皮膚上安家,還會拉粑粑,到時候,你的身上就會又紅又癢哦。
通常情況下,她聽到我的故事,會思考下,我會乘勝追擊,最後效果還不錯。
其次,要盡量使用道具,發揮它的神奇作用。
道具在治療性故事中有很神奇的作用,跟故事内容高度契合的道具,不僅能更好地演繹故事,還能讓小朋友感受到樂趣。我們可以購買道具,也可以定制道具,有時候,自制的道具反而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一個5歲的小女孩,飽受噩夢侵擾,在家裡不敢獨自行動。治療師告訴她,晚上會有一位“星星女孩”從窗戶飛到她的卧室,成為了她的朋友。女孩的媽媽據此做了個“星星娃娃”的道具,挂在小女孩房間的窗戶上,還做了個星星項鍊,鼓勵女孩戴上,去探索家裡其他地方。小女孩戴上星星項鍊後,真的不再害怕,敢去家裡的任何地方。
是不是很神奇?在這個故事裡面,項鍊就像護身符一樣,給小女孩帶來了安全感。所以,如果你的故事中涉及到道具,千萬記得讓它發揮作用。
最後,要善于利用重複,在故事中穿插音樂、歌謠等。
我們讀兒童讀物或童話就會發現,它的故事情節經常有重複,在重複的基礎上,稍微有些小變化。這很符合兒童心理,重複能夠加深印象,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讓整個故事形成跌宕起伏之美。另外,在故事中穿插歌謠、音樂,能為故事增添韻律美,培養孩子的審美和音樂感,安撫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除了故事中要利用重複外,我認為,有些故事也值得重複講,反複講,這樣會加深他們的印象,更好地指導行為。
我寶寶現在早托班,老師們經常會講故事,我發現她的語言能力大有提升,最近經常跟我唱,“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不開不開,就不開。”
還喜歡唱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就是在托班,老師不停重複給他們講故事所産生的效果。
在遠古時候,人們圍坐在篝火前,仰望星空,彼此間開始分享故事,可以說,人類天生就喜歡聽故事。對小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治療性故事能夠借用隐喻,來呈現孩子的心靈狀态,以及遭受的困境,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接受到這種訊息,并被故事引導着做出改變。所以,在遭遇孩子的惡魔時刻時,不妨嘗試給她講個故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