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村稀奇的蟲子

農村稀奇的蟲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8:21:21

澎湃新聞記者王昱

“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生活在19世紀末的普羅旺斯。當我是個小孩的時候,可以整天跟在一位老人的身後,借自己明亮的眼睛給他觀察昆蟲的生活,并且不知疲倦地為他在田野裡搜集聖甲蟲的糞球”。

很多年前,楊小峰在博客的進站畫面裡寫下了這段話。文中19世紀的老人指的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據說他在晚年的時候由于視力嚴重下降,不得不依靠孩子和孫子們幫助,進行昆蟲觀察,但其所取得的成就至今無人匹敵。

法布爾是楊小峰心目中的偶像,而多年後,楊小峰也成為圈内頗有名氣的昆蟲觀察者,他的公衆号“法布爾的扇子”吸引了衆多粉絲。在其任職的浙江理工大學,他還開了一門頗受歡迎的公選課,給同學們科普昆蟲知識。

楊小峰并非“科班出身”,并且在成為狂熱的昆蟲愛好者之前,他說自己和很多人一樣,小時候也非常怕蟲。隻是出于對自然萬物的好奇心和愛開腦洞的性格,他将恐懼轉換成了一種積極的力量——“如果你害怕一樣事物,卻又注定無法擺脫,那麼愛上它也許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于是,在楊小峰的視角下,昆蟲是建築大師,也可以是時尚大師,昆蟲的繭能變成“行星宇宙”或是一件絕美的藝術品。他告訴大家,隻要蹲下來用心觀察,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就會向你打開。

在地球上,昆蟲是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它們蹤迹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昆蟲為什麼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長相?為什麼有人會害怕昆蟲?我們該如何欣賞它們的美?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專訪昆蟲觀察者楊小峰,講述那些被“誤解”的蟲子的故事。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

受訪人楊小峰,就職于浙江理工大學建築系,中國昆蟲學會會員。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提到昆蟲,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害怕、厭惡和排斥,聽說您以前也是這樣的人,現在已經克服了對蟲子的恐懼了嗎?

楊小峰:其實恐懼是本能的,消失不了,但因為喜愛,我可以壓制這種恐懼。對我來說,恐懼的根源是因為蟲子太脆弱了,人類隻要稍微一碰觸,它就會受傷,所以隻要和蟲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它不蹦到我身上,我不會傷害到它,那我就不害怕。

澎湃新聞:您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對蟲子着迷?

楊小峰:我從小對博物學有關的東西都很感興趣,無論是蟲子還是動物、植物,我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但說到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狂熱的昆蟲觀察愛好者,大約是在我讀研的時候。

我是學建築的,那時候為了寫論文,我就買了一個數碼相機用來搜集資料,有一次在學校裡随手拍了幾隻蟲子。很有意思的是,相機的微距功能,把我們人眼看不到的細節進行了放大,相當于延展了我們的感官,就是這次偶然的拍攝,讓我發現了蟲子細節的美,新世界的大門就打開了。

那時候我在青島讀書,隻要有空,就跑出去找草叢,特别是在荒廢的建築工地,找蟲子拍蟲子,還瘋狂地看各種和昆蟲有關的書籍。甚至當時我寫論文的時候,也結合了這門愛好,把研究課題定為“仿生建築學”,最後順利畢業了。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

楊小峰在杭州植物園拍攝昆蟲。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您的公衆号名字叫“法布爾的扇子”,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昆蟲學家法布爾對您有怎樣的影響?

楊小峰:昆蟲學家法布爾是我的偶像,很多地方影響着我,比如我現在的文風,就是在模仿他,向他緻敬,還有他對待昆蟲的态度。在法布爾的時代,大多數人把昆蟲當做一個研究對象,或者說近乎沒有生命的東西,但法布爾沒有采取居高臨下的視角,而是以更加“平等”的态度去觀察昆蟲的生活,可以說他是昆蟲觀察的鼻祖。

另外,取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小插曲, “Fans”這個詞剛進入國内的時候,其實網絡上有兩種比較流行的翻譯,一個是“粉絲”,另一個是“扇子”,隻是後來越來越多人使用“粉絲”成為了主流,而忘記了“扇子”的說法。而那時候博客也剛剛興起,我就給自己的博客取名為“法布爾的扇子”,一直沿用至今。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3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是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被譯成多種不同語言。 維基百科 圖

澎湃新聞:相信很多人會好奇您是怎麼觀察昆蟲,如何發現大多數人未曾注意到的昆蟲之美?

楊小峰:怎麼欣賞昆蟲,最近一兩年,我提煉了一個觀點,叫“大中小三美”。“小美”就是哪怕你對它一無所知,也很容易通過肉眼認識到,比如很多人看到蝴蝶的外表都會覺得美,它的美是共通的。

“中美”就需要借助超微距攝影,比如通過超微距攝影局部放大後,我們能看到蝴蝶鱗片,像瓦片一樣,帶有金屬光澤,非常絢麗。這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小美”,可以通過肉眼欣賞,到了“中美”,你得有設備有技術,還得有一定的拍攝條件。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4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5

楊小峰在書桌上發現的一隻一毫米多點的小黑蟲。借助超微距攝影放大,可以看到它有金色的鞘翅,上面密布着一些小刻點,像嬰兒戴的金花生一樣,渾身都散發着珠光寶氣。 楊小峰 圖

“大美”就更複雜一些,涉及到知識儲備。通俗來說,就是當你看到蟲子的瞬間,很多信息能在一瞬間爆發出來,帶來沖擊,我把它稱之為“大美”。我現在拍照的時候,習慣在照片裡配上一段文字,因為如果你不解釋,它就是一張很普通的生态照,通過一些解說,大家就能知道裡面有非常多的奧秘。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6

雙翅目的昆蟲,雖然沒有蝴蝶那樣華麗的翅膀,但是選擇用自己的眼睛作畫布,并且經得起無限層級的放大。 楊小峰 圖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7

有着寶石光澤的甲蟲。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 腦洞是您攝影作品中一大特色,而且您會在照片上進行一些PS,把一些原本平平無奇的蟲子,變得可愛有趣。比如黃刺蛾繭,經過您的加工,一個小小的蟲繭變成了浩海宇裡的星球,這些奇思妙想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楊小峰:可能我天生聯想能力比較強(笑)。比如前幾年,我拍了一隻胡桃豹夜蛾,拍到的時候,浮現在我眼前的就是一隻貓科動物的臉,好像在那裡盯着我。但我給朋友看,朋友卻看不出來。後來我就給它加了兩隻眼睛、胡須、還有牙齒,看起來真的像一隻老虎了。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8

楊小峰在胡桃豹夜蛾上加上了“眼睛”“胡須”“牙齒”,看起來真的像一隻老虎了。 楊小峰 圖

還有一個例子,我在設計《追随昆蟲》這本書的時候,特意在封皮上添加了20個小圖标,這其實是我故意留給讀者的 “彩蛋”。每個圖标上的花紋,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昆蟲上提取的,其中一半都收錄在我的書裡,我希望讀者能像玩尋寶遊戲一樣,比對着這些圖形去尋找昆蟲。

很多時候,就是經過我這樣有創意的“點撥”,一些大家覺得不好看或者讨厭的昆蟲,馬上就可以被接受了。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9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0

照片上的黃刺蛾繭經過加工後,變成了宇宙中的一顆行星。 楊小峰 圖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1

洋辣子的幼蟲,看起來像一個小型的體育建築。用手電筒從下面打光,造成一種夜景的效果。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2

補齊了配景,更像一張真正的建築效果圖。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有沒有因為特殊的形象而被大家“誤會”的昆蟲,比如大家最害怕的蟑螂、蜈蚣、馬蜂等等?

楊小峰:在昆蟲世界裡,因為警戒色很好用,一些蟲子會拟态,通過模仿具有攻擊性的物種的警戒色,來吓走掠食者。舉一個例子,春天去公園,我們在花朵上會看到很多小蜜蜂在采蜜,但其實裡面有一半以上都是各種 “蒼蠅”,比如常見的食蚜蠅,它身上就有像蜜蜂一樣的黑黃條紋,它的成蟲吃花蜜,幼蟲吃蚜蟲,因為長得像蜜蜂,常讓人産生誤會,但其實它沒有蜜蜂的“毒針”,沒有什麼攻擊性。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3

黑帶食蚜蠅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4

在所有拟态蜜蜂裡面氣質最像的長尾管蚜蠅。 楊小峰 圖

說到改觀,我們昆蟲愛好者對蟑螂的評價往往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什麼意思呢?就是蟑螂家族裡有數千個種,大部分都老老實實️地呆在森林裡當分解者,對生态系統維護至關重要,隻有一小部分跑進了人類的房子裡,而蟑螂最大的“惡”,其實是在于跑得快。

我曾總結過,人類選擇寵物的标準就是要體現出主人的控制感,因此往往偏愛行動緩慢的動物。相反,行動迅速的動物比如蟑螂、老鼠,一般就不招人喜歡。不過在蟑螂家族中,有一種很特别,它叫做“馬達加斯加發聲蟑螂”,特點是個體大,能長到手心那麼大,沒有翅膀,爬得很慢,因此成為了一種寵物蟑螂,人們親切地管它叫“馬小強”。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5

馬達加斯加發聲蟑螂 維基百科 圖

還有蜘蛛,我也挺害怕蜘蛛,因為蜘蛛有一個特點就是比昆蟲多一對足,每對足又多一個膝關節,這樣就讓它看起來更吓人了,再加上一些“人為的醜化”,大家就更不喜歡了。但其實蜘蛛的攻擊性非常弱,常見的蜘蛛的毒牙甚至穿不透我們手心的皮膚,所以相比人類,它們其實更加脆弱。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6

說到賣萌,最厲害的是蜘蛛目裡的跳蛛科,有一對巨大的前中眼。 楊小峰 圖

人類的恐懼,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無知,而我的角色就是盡量當一個“溝通者”,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向大衆解釋,當你了解以後,恐懼馬上就消散了。

澎湃新聞:有沒有您自己比較偏愛的一類昆蟲?

楊小峰:在昆蟲世界裡,蝴蝶算得上是明星物種,民間了解蝴蝶的“大神”也非常多,但其實蛾子比蝴蝶要精彩得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大多數人會把鱗翅目分成蝴蝶和蛾子兩個大類,這是不科學的,它們并不是對等的。鱗翅目下有好幾個亞目,亞目下再分次亞目,次亞目下面有總科,最大的次亞目下面有接近20個總科,而其中兩個總科下的昆蟲才被叫做蝴蝶,這就好比如果是一所小學的話,蝴蝶隻是某個年級某個班的一個小組而已,而蛾的家族龐大得多。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7

碎斑青鳳蝶 楊小峰 圖

在我看來,蝴蝶的美是二維的,把鱗片剝去後,所有的蝴蝶都長得差不多,沒有什麼特點,并且每一個鱗片隻有一個顔色,好比一個個像素,需要靠許多鱗片組合在一起才能呈現完整的圖案。但蛾就不一樣,它是立體的,鱗片的類型也非常多,一根鱗片上就會呈現不同的顔色和變化。

另外蝴蝶習性比較單一,蛾子的行為習慣卻非常豐富,比如有一種專門吸牛眼淚的蛾子,常常待在牛的眼睛附近,如果牛不流淚,還會用自己的嘴去紮牛眼睛,很有趣。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8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19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0

各種各樣拟态的蛾子。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我們知道有些昆蟲被稱為“自然界的建築師”。 而您也是建築學專業出身,在觀察的過程中,昆蟲的特殊習性有沒有帶給您什麼啟發?或者令人吃驚的發現?

楊小峰:給我帶來的啟發很多,但我目前還沒把它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比如齧蟲的絲巢,讓我感到驚奇的一方面是它的結構之美(到現在也沒想明白,它的絲巢模型是如何建立的),另外一方面是這頂“帳篷”既能抗風,也能保暖,齧蟲躲在裡面,吃随風而來的花粉和孢子,生存能力十分強大。所以隻要你仔細留意,基本每棵樹上都能找到齧蟲,即便是冬天也能見到它。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1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2

齧蟲的絲巢,結構之美令人震撼。 楊小峰 圖

然而很可惜的是,我去查資料,結果發現在世界範圍内齧蟲目的專家居然隻有個位數。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的科研體系它是務實的,這個蟲子其實跟我們沒什麼關系,它既不是害蟲也不是益蟲,隻有像我這種純粹出于興趣的才會去關注它。

但我仍然覺得齧蟲蘊藏着一些潛在的價值,或許對建築學來說,齧蟲的絲巢可以對大跨度屋頂的結構選型提供一些借鑒意義,我也希望有興趣有能力的人能幫我破解一下。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3

蜾蠃的築巢行為,在正常情況下,做完一個以後會在上面做第二個,一直下去,形成一個糖葫蘆的形狀。 楊小峰 圖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4

蓑蛾的幼蟲切割葉柄,然後沿着一條細密的螺旋來完成它的建築,可以看到葉柄的直徑是越來越粗的,但長度始終保持同一規格。 楊小峰 圖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5

衣蛾的幼蟲躲在衣櫃裡,吃毛衣做絲巢,因為什麼顔色的毛衣都吃,所以它們編成的絲巢花花綠綠。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6

楊小峰做了一個實驗,從文具店買來一種閃粉混在毛線裡,一個星期以後,衣蛾幼蟲交出來了令人震撼的藝術作品。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您從博客到現在的公衆号,一直堅持昆蟲科普,有思考過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嗎?

楊小峰:我在讀研的時候,偶然看到過一篇文章,談到了博物學導論在高校推廣的工作,文章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華傑寫的,他也是我們國家博物學領域的領軍人物,翻譯了很多博物學著作,有很多自己的見解,現在也在北大開設《博物學導論》這門課。

很搞笑的是,當時這篇文章我其實沒有完全讀過,隻是看到了标題,内心好像就受到了感召一樣,萌生出了一個想法——把推廣博物學當做自己的事業。後來2020年,我的書《追随昆蟲》獲得了首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的“青年原創大獎”,劉華傑教授正好就是評審專家之一,在獲獎感言中我提到了當時的初心。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7

楊小峰所著的《追随昆蟲》獲得了首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的“青年原創大獎”。

其實可以看到,近幾年,大衆對博物學的關心越來越多,特别“雙減”了以後,博物教育也開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甚至是資本的關注,越來越多人從事昆蟲科普。所以我發現相比較成年人,現在的小朋友對昆蟲興趣更高,我們在組織夜觀昆蟲活動的時候,甚至有的爸爸還不如孩子知道的多。

農村稀奇的蟲子(被嫌棄的蟲子的一生)28

楊小峰給小朋友們科普昆蟲知識。 楊小峰 圖

澎湃新聞:昆蟲觀察的愛好給您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楊小峰:首先,對于我來說,它是一個自然療愈的手段,每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去看看蟲子就好了。其次就是從昆蟲身上學習了很多東西,給我帶來了現實的利益和純粹的快樂。

其實昆蟲,隻是跟我們有着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形式,所以讓人覺得它怪異,但當你去了解了它的生活,認識它的精彩之處後,你就會發現昆蟲不但不可怕,而且非常酷。

責任編輯:王昱

校對:施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