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年級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五年級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3:37:52

五年級第二單元教材分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解讀與教學建議)1

單元整體解讀

本單元導語頁中有冰心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樂也好心酸也好,對于他都是心動神移的最深刻的記憶”,可知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年往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前者是閱讀訓練要素,後者是習作訓練要素。選文包括精讀課文《古詩三首》《祖父的園子》,略讀課文《月是故鄉明》《梅花魂》,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以及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台、詞句段運用、古詩《遊子吟》)。從主題和内容看,這是一個典型的屬于“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的單元。

在統編版教材中,以“童年”作為人文主題的單元為數不少,可以說在每個年級都會涉及,但此處“往事”一詞凸顯了本單元選文以回憶性文章為重點。而且較之低、中段感受多彩童年這種學生當下正經曆着的美好童年有所不同,這裡的童年,多是回憶裡的童年,而且不隻是描寫天真爛漫的童年趣事,與童年往事交織在一起的還有對于故鄉(祖國)、母親的眷戀。汪曾祺在老年之時曾說:人的一生感情最深的莫過于家鄉、父母和童年。可見童年的記憶裡往往有繞不過的故鄉還有血濃于水的親情。這在本單元選文以及日記月累部分均有體現。與低、中段相較,難度與深度有所提升。這與五年級作為小學高段,學生在“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提升與發展” “審美的鑒賞與創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已有較大提升相關。

本單元是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并行且結合緊密的單元。“童年往事”這一人文主題,既指向人類最美好的童年記憶,也使學生認識到故鄉這個詞在人們心中的分量,為本單元的讀寫活動創設了特定的學習境遇。

本單元的閱讀訓練要素是“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感情”這一要素,在統編版教材有如下的設計:

五年級第二單元教材分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解讀與教學建議)2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是統編版教材中反複出現的閱讀要素,隻是不同學段有不同的要求。就如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統編版教材的安排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從低年級借助“想象”,到中年級“邊讀邊想”,以及抓人物動作、語言、神态、抓關鍵語句,再到高年級注意“場景和細節”,最後是本單元靈活運用以上方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從最初指出方法、搭建學習橋梁,到直接運用方法“體會”,可謂是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

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能夠區分文章主要内容與思想感情的不同,主要内容是“文章寫了什麼”,而思想感情是“通過内容想表達的情感”。學生已經學習了查閱資料、借助關鍵語句、關注場景和細節等方法,能夠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中既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法,也去掉了“初步”二字,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如何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呢?通觀本單元選文、課前導語、課後習題、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詞句段運用,可以得知以下方法:

1.通過想象畫面(圖像化)的方式體會思想感情。主要體現在《古詩三首》的學習中。課後習題部分有“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眼前浮現的畫面,體會其中的樂趣。” 這樣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去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以第一首《四時田園雜興》為例,寫的是夏日鄉村,男男女女都在田裡或家裡忙碌,不懂耕織的兒童天真爛漫,也學着大人的樣子在綠樹成蔭的桑樹底下學習種瓜的畫面,傳達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喜愛之情。

2.通過角色自居的方式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中指出“讀《月是故鄉明》這一課時,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來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在這一篇課文中,作者由月亮想到了自己在故鄉的童年趣事,如數星星、抓知了、看月亮、夢月亮,這是隻有故鄉的月下才能有的快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角色自居,充分體會這種快樂,這樣就更容易理解作者離開家鄉後,哪怕見到各國再大的月亮,住到再美的賞月勝地也無法取代這份童年的美好回憶,以此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樣,學習《祖父的園子》時,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想成“要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倭瓜、黃瓜、玉米、蝴蝶等,邊朗讀邊想象,體會文章表達的這份“自由和快樂”。

3.抓住關鍵語句、段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這裡的關鍵語句有顯性以及隐性之分。顯性的也即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月是故鄉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這句話,就直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深深的懷念之情。隐性的往往将感情藏在字裡行間,有時不是一句話,而是以段落呈現,需要用心體會。這在《祖父的園子》中多有體現,文章中沒有直接抒發對祖父和園子的思念之情的句子,而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比如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這段話通過描寫園子中的花兒、鳥兒、蟲子等事物,用含蓄蘊藉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祖父的園子深沉的熱愛和思念。

4.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葉聖陶先生說過:“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還要美讀。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 做到以情帶聲, 以聲傳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也可以幫助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祖父的園子》時,要注意通過朗讀來感受作者在園子裡得到的是怎樣的一種快樂和自由,而這份快樂的背後是對祖父深深的依戀和懷念。朗讀《梅花魂》時,要注意讀好外祖父的幾處話語,比如訓斥“我”弄髒《墨梅圖》時的氣憤、講述“梅花”堅韌品質時的驕傲等,因為梅花之于外祖父,就像祖國一樣重要,以此感受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

5.通過對比描寫,體會思想感情。這主要體現在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的第二個例子中。比如“在平沙無垠的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但都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雖然姑爹小船上蓋的隻是破舊的蓬,遠比不上紹興的烏篷船精緻,但姑爹的小漁船仍然是那麼親切,那麼難忘……”這裡選用了之前學過的文章片段,通過對比和轉折,突出了後者,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6.查閱資料、拓展閱讀,加深對文章表達思想感情的理解。這在《祖父的園子》課後習題中有所體現。這一課後面有閱讀鍊接,呈現的是作者蕭紅《呼蘭河傳》中的文字,這部分文字有助于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激發學生閱讀《呼蘭河傳》,研究作家蕭紅的願望,從而加深對課文内容的理解。聯系蕭紅短暫而坎坷的一生,這段與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應是她一生中最自由快樂的日子,因此她要寫下這些文字,祭奠消逝的童年,以及那個自她十幾歲逃離後便再也回不去的故鄉。學習《月是故鄉明》時,可以拓展閱讀季羨林同樣寫思念故鄉的文章《海棠花》, 還可以進一步閱讀季羨林的書《留德十年》,體會長久漂泊異域的作者對家鄉、祖國深切的思念。查閱資料可知《梅花魂》一文的作者陳慧瑛是新加坡華僑,出身書香門第,其外祖父是晚清舉人洪鏡湖先生,他下南洋做生意後定居新加坡,但他一直保留着中國文人的許多氣質,因此才會對象征祖國的梅花情有獨鐘,體會文章借梅花寫外祖父的故國之思。

7.分析文章題目,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本單元選文中最典型的是《梅花魂》,課前導語中就有“說說你對文章題目的理解”這樣的要求。題目中“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品格,梅花不管曆經所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淩,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外祖父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也如梅花一樣堅貞不屈,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對祖國卻依然是一顆赤子之心。所以,梅花就像外祖父,而梅花又象征着祖國,外祖父就融在了梅花的魂裡,從這個題目就可體會到漂泊異國的老華僑赤熱的中國心。《月是故鄉明》選自杜甫的詩《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是杜甫在安史之亂逃亡中寫下的思念家人的名篇。明明“千裡共婵娟”,月亮是一樣的月亮,杜甫卻偏說“月是故鄉明”,這份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千古以來曾引發無數共鳴,因此作者季羨林選此詩句做題,也可以體會其表達的對故鄉的眷戀。無獨有偶,《梅花魂》的作者陳慧瑛寫過一本書,也叫作《月是故鄉明》,單看題目,似乎就有助體會其思想感情。

8.從細節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祖父的園子》中,“祖父”幹嘛,“我”就幹嘛的一系列動作,還有“我”與祖父親切的對話,便可知道祖父對“我”的寬容和疼愛,以及我對祖父的深深依戀。《梅花魂》中外祖父的三次流淚,以及“我”弄髒墨梅圖後,祖父“輕輕刮去”“慢慢抹淨”的細緻動作,可知外祖父對象征着祖國的梅花的鐘愛。

以上方式,大多是學生之前學習過的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比如抓關鍵語句是四下第一單元所學,結合資料是五上第四單元學習過的,關注細節是五上第六單元學過的方式。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中沒有提供具體方式,而隻說“體會課文中表達的感情”,此處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運用之前的閱讀經驗去體會文章感情,教師在必要處予以點撥。像抓關鍵段落、分析文章題目等方法,體現了由段至篇的進階,篇章結構也是課标中高段閱讀學習的要求,這是需要教師關注的。

根據以上對本單元閱讀訓練要素的細緻分析,結合單元人文主題和選文内容的共性特點,可将單元閱讀學習目标細化如下:

1.閱讀有關童年和故鄉的文學作品,感受童年的美好,了解故鄉在人們情感中的重要分量。

2.結合課文的具體描寫,綜合運用想象畫面(圖像化)、角色自居、抓關鍵句段、有感情朗讀、對比、查閱資料拓展閱讀、分析題目、關注細節等方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讀懂作者怎樣表達感情,并嘗試運用這些方法表達具體的感情。

單元習作解讀

本單元的表達訓練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統編版教材中,與本單元在縱向上有直接關聯的表達訓練要素梳理如下:

五年級第二單元教材分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解讀與教學建議)3

通過上面的表格,瞻前顧後可知“寫事”這一表達要素在統編版教材中占據重要地位。中段從“學習寫”“把事情寫清楚”“能寫出感受”,到“按一定的順序把經過寫清楚”,再到高段“結合具體事例寫人”,“把重點部分寫具體”,最後能“通過事情寫人,并且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難度上呈現出循序漸進的特點。分析上面的表格,可知學生已有的能力,以及将來要達到的目标,不必過于拔高。利用此表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科學、準确地細化本次習作的具體學習目标。

本單元表達訓練要素中有兩個關鍵詞“重點部分”,“具體”。結合習作主題“那一刻,我長大了”,那一刻,指的是回憶童年時期的某一刻,學生需調動生活經驗,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曆,找出這樣的典型事件,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清楚,把事件中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瞬間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那一瞬間”也就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那麼,如何寫具體?

可以将“詞句段運用”中的第一題前置學習,第一題就是用總分的方式把一種情境描寫得更具體。可以關聯本單元的閱讀學習,本單元閱讀與寫作是密切相關的,不僅在“童年”這一主題上,幾篇選文從内容上也都是回憶的童年往事,在寫作時可從中學習經驗。比如《梅花魂》中描述的我與外祖父幾件事,可以學習其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在自己的習作中加入對話、動作、心理、神态等描寫。還可以調動以往的學習經驗,比如五上第六單元中《慈母情深》中就有“那一刻,我長大了”的體驗,可以回顧文中有關場景、細節的描寫,模仿學習,使自己習作重點部分更具體。

綜合上面的分析,将本單元表達訓練要素目标細化如下:

1.回顧成長曆程,回憶起自己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事件,并願意用文字的方式記錄。

2.在寫作時,能寫清這件事情的經過(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并通過細節描寫,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瞬間寫具體,要記錄自己當時真實的感受。

3.積極主動與同學互相欣賞習作,欣賞同學描寫具體的片段,學習修改。

口語交際解讀

本單元安排了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誰的童年?然後根據采訪對象的個人經曆,進行針對性地提問,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現,可以從不同方面提問,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提出多個問題。

提問的時候,注意使用禮貌用語。認真、耐心地聽别人講話,一邊聽一邊做簡單的記錄,不要随意打斷别人。這是對采訪禮儀的要求。

采訪結束之後,還要整理記錄,和同學交流,交流時要注意表達的條理性。

根據上面的分析,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要素可以細化為以下幾條學習目标:

1.确定采訪對象,根據采訪對象,列出問題清單。可以從不同方面提問,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提出多個問題。

2.認真、耐心地聽别人講話,一邊聽一邊做簡單地記錄,不随意打斷别人,不明白的地方或感興趣的地方可以适當追問。

3.采訪之後整理記錄,根據整理的記錄有條理地表達。

學習活動設計建議

根據以上對于人文主題、語文要素(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解讀以及細化的目标,在規劃本單元學習教學時應注意幾個方面。其一,靈活使用教材。如前置口語交際活動的采訪部分,這樣便于後續分享;将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的兩個例題,根據題目特點分别融入單元習作、閱讀的學習中。其二,注重積累語言,讀寫結合。本單元選文均文質兼美,在閱讀學習中應進行語言積累以及仿寫訓練,為習作打下基礎。其三,鼓勵自主學習。高年級課堂,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平台,比如安排課前預習,在掌握字詞、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嘗試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教學過程中,也應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情感體驗。為了循序漸進落實本單元學習目标,可以這樣規劃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

闆塊一:通讀單元内容,激發學習期待。

1.深入閱讀導語頁,明确單元人文主題、語文要素。

2.通讀詩文,了解單元的整體内容,形成合理的目标和期待。

闆塊二:自主學習,靈活運用經驗。

1.自主學習字詞、讀通課文。

2.閱讀課前導語、課後習題、語文園地交流平台相關内容,查閱資料,初步了解詩文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嘗試進一步理解課文。

闆塊三:細讀詩文,落實閱讀訓練要素。

這個版塊的學習活動,要在學生前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一篇一篇地閱讀學習《古詩三首》《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遊子吟》等詩文,結合詩文的具體描寫,請學生分享自己體會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梳理、總結出運用圖像化、角色自居、有感情朗讀、抓關鍵語句段落、分析題目、關注細節等閱讀策略,綜合運用這些方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要重視朗讀、品味、積累本單元這些文質兼美的詩文,注意讀寫結合,除了《古詩三首》課後小練筆任務“把詩歌改成短文”,可以将“詞句段運用”第二題引入,學習并運用對比的方式表達感情,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仿寫描寫細緻優美的、有獨特語言風格的句段(這在《祖父的園子》中随處可見),豐富語言積累和表達經驗,為習作做鋪墊。#師者說#

闆塊四:交流“他們”的童年歲月

口語交際部分可分為兩個活動學習。

一次是确定采訪對象,指導學生根據采訪對象列出問題清單(可以從不同方面提問,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提出多個問題)。然後學生課下進行采訪活動,在訪談中要注意邊聽邊記錄,可以适當進行追問。這個活動可以前置進行。

一次活動是交流訪談記錄,指導學生整理訪談記錄,學會有條理地進行表達,可以是整理的訪談結果,可以是自己在訪談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在訪談中的收獲。闆塊五:書寫童年 記錄“那一刻”

1.精心選材。翻閱影集、日記、成長手冊……回顧自己的經曆,選擇一件讓自己覺得長大了的典型事例,比如說變得勇敢、學會關心别人、體貼父母等。

2.理清思路,列出提綱。注意按照一定順序寫清楚這件事的經過。

3.動筆寫作,注意用語言、動作、神态、心理等細節描寫,突出感覺長大的瞬間,記錄真實感受,并把這種感受寫具體。

4.分享習作,學習同伴描寫具體的部分,嘗試修改。

闆塊六:日積月累,傳承文化

這個單元的課文中,出現了“童年”“故鄉”“梅花”“月亮”等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圍繞這些意象,可由學生認領任務,收集課内外與這些意象相關的古詩,然後在班裡進行分享。

還有一條可供選擇的路徑,在《月是故鄉明》《梅花魂》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古詩文片段,如《月是故鄉明》中出現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蘇轼《赤壁賦》),“八月湖水平”(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此地有茂林修竹”(王羲之《蘭亭集序》),“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數頃”(源自範仲淹《嶽陽樓記》)……同樣,還有《梅花魂》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上中送别》),“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這些古詩文的引入,使文章顯得非常有底蘊,可以引導感興趣的、學有餘力的學生查閱完整詩文,适當補充學習,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五年級第二單元教材分析(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解讀與教學建議)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